以下是推荐书小编为大家整理自2014年9月新浪中国好书榜总榜的上榜作品: 1.《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史》奥兰多·费吉斯 广西师大出版社2014年9月 《耳语者》大概不会被归类为一本生活书,但它确确实实写的是一个时代的私人生活。这些关于小人物的惊心动魄故事,最终归结为一个人们熟悉的词语:沉默的大多数。 这本700页的大书,极少讲述抗争,相反,深入骨髓的恐惧和发自内心的顺从,是那个时代的主流。奥兰多·费吉斯通过几千份幸存的私人档案,通过一系列的家族变迁与私人生活,还原出普通人感受中的斯大林时代:这里有出身贵族却给自己重塑工人身份最后幸运躲过大逮捕的名作家西蒙诺夫一家,这里有出身富农被处流放最后家破人亡的老实人戈洛温一家。他们的命运不同,但恐惧却并无二致。在恐惧与颤栗之中,在谎言与告密之中,在作秀式的审判和认罪过程之中,人们学会了窃窃私语地活着,并默默忍受。 书中唯一的温暖,或许来自那些旧时代的老祖母们,她们在儿女都被抓走之后,奇迹般地救回被送到孤儿院的孩子们。有可能,正是这种传自久远的人伦之力,最终帮助那个民族熬过了惨痛的日子。 2.《暗店街》[法]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年10月 幸运的是,新科获奖得主莫迪亚诺大多数书都曾出版过,得知获奖消息后,出版社只需要加印加印快加印就可以。这本《暗店街》在中国的阅读史已经有年头了,借这个机会在榜上再露个脸。二战后的巴黎。一个得了健忘症的男人被好心的私家侦探于特收留,获得了新的身份:居依?罗朗。罗朗为于特当了八年助理侦探,在于特退休之际,决定揭开自己的经历与身世之谜。在采访各种人物、搜集线索之后,他开始怀疑自己曾经拥有多重身份。他真的是一张照片上的那个年轻人,被许多人指认的那个南美外交官?他的记忆也许是在逃离德占区时丧失的? 3.《橄榄成渣》高军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年9月 “橄榄成渣,才能出油;葡萄入榨,才能成酒。”《橄榄成渣》是高军继《世间的盐》之后又一绘饰世事百态的随笔集,延续其一贯的极富趣味、极见人情的写作风格。书中或叙人情、或谈风物,或谐趣通达、或泼灵精怪,平淡的事、平常的人,却写出回味悠长的味道。 4.《燕南园往事》汤一介 乐黛云 汤丹 汤双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年9月 9月9日,汤一介先生仙逝,学术界又痛失一位大师。即将出版的《燕南园往事》成了汤一介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汤一介、乐黛云夫妇与一双儿女合著的唯一一本家庭回忆录。文字平实真挚,深厚的亲情和时代烙印下的忧伤令人动容。言语间,其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也尽现其中。 5.《天崩地解:黄宗羲传》李洁非 作家出版社 2014年7月 李洁非的《黄宗羲传》兼有史家的扎实、严谨和文人的气度和情怀,是一部明清交替之际、一代遗民士大夫的心史、痛史。作者于晚明史素有研究,《黄宗羲传》的写作便建立在数十年来所积淀的深厚历史功底之上。这也给了作者一种深邃的历史眼光,他把传主置于明末清初复杂、残酷、严峻而又纠结的历史境遇中,透过历史的烟云,写出了这个人,乃至这一代人的精神世界与心路历程。 6.《中国十亿城民》(英)汤姆·米勒 鹭江出版社 2014年7月 作者是一位长期工作、生活于中国的英国媒体人,他在这本书里讲述了近30年来发生在中国的、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的故事,并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观察和思考中国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以及城乡二元化被打破之后,未来将采取怎样的城市发展模式,从而使每个进入城市的人都能公平地充分享受城镇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7.《失落年代》林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8月 “共产主义大楼”的兴衰、一个县的官场生态、各地争盖摩天大楼的幕后、最后一个“流氓犯”的命运……《失落年代》是中青报首席记者林衍历时三年写就“中国纪事”的结集。既有对历史真相的挖掘、对现实万象的记录,亦有普通人的故事,以丰富的断面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8.《金融的哲学》周洛华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4年9月 作为名门之后,又是金融专家,周先生吧金融上升到哲学高度,更显出其深邃与广博。时寒冰推荐本书的时候就写道——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西美尔(Georg Simmel)曾著《货币哲学》,把货币与哲学联系在一起,西美尔是哲学家,站在哲学角度角度看金融。而同样把金融与哲学联系在一起的洛华兄,立足点则是金融。哲学家眼中的货币,与金融学家眼中的哲学,给我们带来的知识盛宴,同样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9.《八百万零一种死法》唐诺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9月 美国推理大师劳伦斯·布洛克有一本著名的作品叫《八百万种死法》,而“第零一种死法”就是唐诺对布洛克的导读。这本《八百万零一种死法》汇集了所有39篇唐诺为布洛克作品所作的导读,基本涵盖了中文世界已经出版的劳伦斯·布洛克作品。可谓是推理迷的不二宝典,对于非推理迷,没准看了唐诺的导读都会爱上布洛克,爱上推理。 10.《文雅的疯狂》作者:尼古拉斯·A·巴斯贝恩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9月 并非所有人都同意,书本身,也是可以构成生活主题的。无论如何,在古今写作史上,聚书甚至与书共生,是一个独特的写作门类,更是一个生命力久远的主题。手头最新这一本,来自71岁的尼古拉斯·A。巴斯贝恩,著名的猎书人,西方世界最负盛名的书话大家之一。读他笔下那些关于书的故事,会让爱书人经历激动、震惊、痛惜、叹惋等种种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不仅仅是关于书的八卦,巴斯贝恩的文笔本身,更是让人享受——想想看,一本关于书的书,入围了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决选,多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