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看着自己的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都不免在心里默默许愿:希望他永远不会受到伤害,永远不必体会“失去”的痛苦。 但,这真的现实吗? 若不经历失去,孩子怎能成长? 这个矛盾同样困扰着我们,于是我从书架上,为大人和孩子找到这5本关于“失去”与“生命”的书。 孩子长大,意味着失去童年 对于孩子来说,童年就是心爱的玩偶。 大人们会忘记心爱的玩偶的意义。可能某个大人会戏谑地说:“玩偶嘛,小孩子的玩意,毛茸茸的布裹着一些蓬松松的棉花,钉两个扣子做眼睛,仅此而已。”这话没错,但只说对了一半。 对于孩子来说,玩偶是想象世界的家人,是亲密而无所不谈的朋友。孩子无法明确指出现实和想象世界的边界,会把看到的一切融入想象。他们对着玩偶说话,唱歌,照顾它,把全部的爱给予这个比他们还弱小的朋友,模仿成人的行为,并从此获得满足感。 1.当我准备好了, 我会自己踏出那一步 《再见,古纳什小兔》 [美]莫·威廉斯 著;阿甲 译 新星出版社 绘本大师莫·威廉斯所作的“古纳什小兔”系列最后一册《再见,古纳什小兔》,讲的就是“孩子失去心爱的玩偶”的故事。翠西最爱的玩具兔子在飞机上丢失了,她经过很多努力,终于接受失去古纳什小兔的现实。但当小兔失而复得后,翠西又做出让大人们惊讶的决定…… 翠西的表现让所有人欣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榜样。而翠西父母对翠西的理解与关注、陪伴与安慰也为家长们展现了优秀家长的模样。 当失去不可避免, 我们又该如何教孩子告别? 若失去玩偶意味着成长,那么失去亲人或朋友则是孩子真正面对离别与死亡。 其实很多大人对“死亡”这个话题都心怀恐惧、不知所措,更不用说孩子。孩子虽懵懂,但他们的洞察力并不输成人。面对死亡,他们需要一个温柔但直面现实的解释。 2.让孩子直面死亡, 并相信他足够坚强 《窗边的小豆豆》 [日]黑柳彻子 著;赵玉皎 译 南海出版公司 在《窗边的小豆豆》中,有一部分是《泰明死了》。泰明是小豆豆要好的朋友,他患有小儿麻痹,并在一个寒假中骤然离世。小豆豆和她的同学在校长的陪伴下参加了泰明的葬礼,与他告别。这段故事十分感人,而小豆豆在葬礼中沉着成熟的表现和自然的情感流露令所有成人读者惊讶——原来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坚强。 面对亲人离去,很多家长都选择让孩子不出席葬礼——“那是大人的场合,你们小孩子不用去。”这种保护使孩子避免直面死亡,对死亡仅有一个模模糊糊的认识。孩子迟早会长大,独自直面生活,过清清楚楚的人生。 大人要做的,是在直面死亡的过程中陪伴、疏导孩子。这当然比说一句“小孩子不用懂”难得多。 陪伴孩子理解死亡,面对失去,我们需要让他们知道…… 3.在分别前,我一定要用尽全力 让你知道,我爱你 《云端的哈利》 [日]成井文 著;黄锐 译 新星出版社 豆瓣9.2分的《云端的哈利》是在天堂的小羊哈利与羊妈妈告别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是日本乐队RamWire的歌曲《尽管我的手中空无一物》的MV。小羊哈利从云朵回到地上,尽管身体已经透明,还是不顾一切地向妈妈跑去,令大人孩子动容。 就像歌词中唱的: “尽管我们的手中空无一物 却能因此紧紧相牵 当你一人时请别迷茫 因为我无论何时都不会放手” 重要的不是我们要分开,重要的是我爱你,我不会放开牵着你的手。 4.我爱你, 但我还是要走下去 《熊和山猫》 [日]汤本香树实 著;[日]酒井驹子;赵峻译 新星出版社 接受失去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咀嚼回忆,会封闭内心,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好好说再见,然后走下去。 豆瓣9.1分的绘本《熊和山猫》讲的是熊失去好友小鸟后如何锁起心门,治愈伤痛,最终获得新生的故事。这本绘本的画家酒井驹子是《我讨厌妈妈》和《小夜熊》的作者。在《熊与山猫》中,酒井驹子选择了与以往温馨色调不同黑白色系,以平静又悲伤的氛围讲述了这个关于告别与治愈的故事,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够从中学到很多。 如果生命注定消逝, 我们又为什么而活? 也许村上春树能够给这个问题一个答案。 村上说,“所谓人生,无非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就是这个极“丧”的村上,希望他的墓志铭如下: “村上春树 作家(兼跑者) 1949-20XX 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跑到最后,不让生命力枉费,是对人生最深切的尊重。 5.生命的本质是生命力 《一片叶子落下来》 [美]利奥·巴斯卡利亚 著;任溶溶译 南海出版公司 《一片叶子落下来》是一本以叶子为隐喻的生命教育绘本。对孩子来说,直面人的死亡可能难以承受,这本绘本用一片叶子在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中的生命力消逝来讲述人生的生老病死,让孩子对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 也许这5本书中有问题的答案,为你我做些什么。让孩子在阅读中了解生命,在成长中不被残酷的“失去”击败,让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中获得第二次生命教育,在“不断丧失”的现实生活中得到些许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