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创新者,一方面活在「少数人的世界」,掌握了少数人的语言、思维方法或者信息量,另一方面,能够站在两个世界交集、联结之处,与「多数人世界」沟通。如何向世界一流的创新者看齐,进入「少数人的世界」?今天与你分享以下几本书,发现伟大设计与产品的新模式,从而与「多数人世界」沟通,成为伟大的创新者。 创新算法 1946 年,前苏联发明家阿利赫舒列尔(G. S. Altshuller)开始寻找发明的规律,在研究了世界近 250 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之后,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发明创造理论体系,称之为「TRIZ 理论」。 但当时正值苏美冷战,苏联政府决定雪藏该理论,一藏就是 50 年,直到现在,该理论才被人熟知,就是这本《创新算法》。 @xbaiyuan 人们常常相信:理想机器应该外表美观。这是个严重的误区,使发明家产生了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这种想法使发明家倾向于寻找那些漂亮雅致的机器方案。这种情况下,新概念可能就不会被考虑。 @Bobfindx 工作中,大多习惯先把限制条件罗列在侧,再想怎么解决问题,这是适应理性的做法,是让工作尽可能不出错的妥协做法,而往往不是最优,甚至称不上是优的做法。因为思维一开始已经限制在一个非最优解的解决域里面了,所以,如果想在工作中成长并有所突出,或者想在某个行业里获得弯道超车甚至颠覆创新,那么不妨尝试下舍弃所有现实限制,先定义出最终理想解 同类阅读:《进化树》、《哇!发明家诞生了》 创造力 《创新的本质》是一本近乎于道的超级好书,最接近中国人思维方式。作者野中郁次郎是知识管理之父,这本书难得的写出了禅味。就是那种大幅留白,但不给你完全点透,让你猛然领悟的感觉。 @mujincn 我们常以为创新离不开各种人际关系的支援,但其实复杂的人际关系,会打扰创新者内心的平静,也会打断创新过程中的思路,断续而破碎的进程不易产生创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不仅会消耗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最终演变为疲于处理人际关系而忘了创新才是最初的目的,并把产品导向平庸。 @AVipassana 认知吝啬鬼的原理告诉我们:随便给出结果,大脑会认为已经学会了,然后停止思考。虽然人的思维惯性和经验随便给出的方案也不会差,但是草草给出的方案所获得结果自然不会很好,并且自己的能力和成长也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同类阅读:《创造性》、《创造力》 创新的语言 日本知名的设计师深泽直人、建筑师后藤武、生态心理学学者佐佐木正人,共同分享在「affordance」 的观点下捕捉到的「设计」本质。除了设计原理,本书也分析众多经典的设计实践与创作案例,并援引美术、建筑、设计的代表作品,详尽讲解如何构思、判断与进行设计工作的步骤。 @fei913 知识的膨胀会抑制创造性的思考,从而妨碍到「设计」。「知道」并不等于设计行为的时间,切勿因「知道」抑制了思考的展开。此类知识只是司机知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弊大于利的。知识的吸收应该要思考与行动结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Bobfindx 为什么有时候越想做好,越是做不好呢?例如考驾照的科目二,练习了很久,但越练越差,教练制止了我,说练多了会影响发挥。这是因为身体的肌肉群是有记忆的,当身体记忆足够的时候,再调用意识控制就会形成意识和记忆对身体争夺控制权的局面,反而互相都乱了阵脚。 同类阅读:《形式综合论》、《创造知识的企业》 设计心理学 告诉你不一样的用户设计体验和设计准则背后的心理学基本原理,书比较薄,一共只有 140 多页,文字和排版都比较舒服,人类行为原理的入门书,建议阅读。 @sunwenbo 经历了漫长的学校学习,并且时常能看到智力挑战类的游戏和节目,因此我们可能以为人们喜欢计算和解决问题。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其实过多地凭感觉和习惯行动,而很少愿意去计算和解决问题。 @Lamperouge1 同一个学习者的动机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动机,可能是内在的也可能是外在的。比如现实生活中很多艺术家和作家,从小内心喜欢艺术、喜欢写作,无忧无虑,并喜欢以此为业,一旦之后生活中经济上遇到困难,很多艺术家和作家很多就因为外界奖励去改变自己的真的喜欢的风格,而去创造一些符合大众的口味的作品,违背自己的初心。 同类阅读:《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设计心理学》 设计的边界 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什么是有限的?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们如何通过脑力锻炼而拓展这些极限?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学术领袖克林贝里,将关于大脑进化的讨论、神经科学的历史、最前沿的科研方法学、信息理论,以及对神经可塑性的最新见解和关于多种神经发育疾病的全面综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guoyuming 如同计算机中硬件决定速度,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由脑容量决定,这给身处资讯洪流中的我们带来挑战。你有更多工作记忆,你处理信息能力越强。与工作记忆相关的智商测验,也被证明最能预测个人的财富。我们会因为看中健康而锻炼,如果现代社会需要某种能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训练它呢? @sarsbiker 工作记忆的容量大小影响着控制注意力、多任务执行、流体智力,对日常工作生活影响很大。恰恰是认识到它的容量有限,我们会有意识地减少干扰,分清任务的优先次序,学习策略。同时,主动去锻炼大脑,扩充工作记忆的容量。 同类阅读:《心智探奇》、《人类的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