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推荐书 首页 读后感 查看内容

《灿烂千阳》读后感——阿富汗妇女的苦难历史

2018-1-23 09:39| 发布者: 好书推荐| 查看: 1190| 评论: 0

摘要: 阿富汗妇女的苦难历史——《灿烂千阳》读后感在阅读《灿烂千阳》之前,我对阿富汗的概念仅仅缘于地理学上知道的一个“亚洲国家”这样一个名词罢了,对于其他,则一无所知。阿富汗是一个会被人们淡忘的国家,关于它的 ...

《灿烂千阳》读后感——阿富汗妇女的苦难历史

阿富汗妇女的苦难历史

——《灿烂千阳》读后感

在阅读《灿烂千阳》之前,我对阿富汗的概念仅仅缘于地理学上知道的一个“亚洲国家”这样一个名词罢了,对于其他,则一无所知。阿富汗是一个会被人们淡忘的国家,关于它的新闻基本都跟战争有关,属于他们的似乎永远都是不平和。

而接触《灿烂千阳》,缘于一位学生的热情推荐。在此之前,我从未看过阿富汗作家的作品,欧美文学倒是看了不少。当初因为工作的繁忙,并不打算看这本书,但经不起学生的热情,我还是答应她看了这本书。只看了开头几页,就把我给深深地吸引了,我不由地跟着胡塞尼的叙述看下去。看完全文,唏嘘不已,第一次这么真切地感受到阿富汗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第一次这么真切地感受阿富汗妇女的隐忍及苦难,第一次这么深切地知道有关阿富汗的“圣战组织”“塔利班”等给阿富汗人民带来的灾难。

“喀布尔每条街道都令人目不转睛 /埃及来的商旅穿行过座座市场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这段诗歌节选自17世纪著名诗人米尔扎·穆罕默德·阿里·赛依伯的诗《喀布尔》。胡塞尼就是用了这首诗里的一句"一千个灿烂的太阳"作为他第二本畅销小说的题目《灿烂千阳》(他的第一部小说是《追风筝的人》。在诗歌里,灿烂的太阳是用来比喻美丽的喀布尔的妇女,正如小说里那些可怜可爱可敬的阿富汗的女人们。)《灿烂千阳》,多么温暖而美好的名字,但我是用一种悲苦的心情读完这部小说的。

私生女玛丽雅姆的童年还算是快乐的,虽然无法和父亲生活在一起,但父亲的定期探访还是给她带来了许多快乐。在十五岁那年,为了更贴近父亲的生活,不顾母亲的阻止,执意离开她们生活的泥屋,去山下父亲的家等待父亲。但是父亲打发司机将她送回,而在家门口,她的母亲娜娜因为女儿的离开而绝望地吊死在树上。这给了对父亲还抱有幻想的玛丽亚姆近乎于死亡的打击,她终于懂了母亲所说的父亲的虚伪。在被接去父亲家没几天,父亲的几个妻子就将她嫁给喀布尔的一个老鳏夫拉希德,而她的父亲在这事情上的懦弱,让她至死不能谅解。在与老丈夫生活的十几年,玛丽雅姆怀了很多次孩子,但都不幸流产,这让粗暴的近乎是野兽的丈夫对她进行了为所欲为的虐待。玛丽亚姆以为她的生活就将如此黑暗的过去,一生不得光明。就连十五岁前父亲的探视和陪伴都是伤害她的回忆,那是辜负母亲的不能饶恕的折磨。直到莱拉出现。

莱拉是玛丽亚姆和拉希德的邻居,一个比玛丽亚姆小十几岁的小女孩。在阿富汗的战火中美丽的她失去了疼爱自己的双亲,又在拉希德的谎言下,以为失去了爱人。因为怀了爱人的孩子,不得不嫁给拉希德这个可悲可恨的男人。两个女人不但要经受战火带来的不安和困苦,还要忍受拉希德这个男人的虐待,还要总是陷在对往事的悔恨对爱人的思念当中。玛丽亚姆对莱拉从一开始的敌视,到被莱拉从拉希德的毒打下拯救,她从心里慢慢接受了莱拉这个纯真的女孩,她给予她一个母亲般的爱护。当拉希德对莱拉进行伤害的时候,她挺身而出将拉希德打死,并全力维护莱拉,让她与爱人离开是非之地,寻找他们的幸福。玛丽亚姆用生命换取莱拉的幸福,这在玛丽亚姆来说可能是简单,很正常,因为她觉得她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莱拉和她的儿女们给予的,她平静接受死亡。

“就像指南针总是指向北方一样,男人怪罪的手指总是指向女人。”看完《灿烂千阳》,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富汗女性的社会地位全浓缩在这句话里。据书中的描写,阿富汗妇女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一旦结婚,男人就要求她们穿上布卡,因为女性的面容只有丈夫才能看到,而且禁止女性在没有男性亲属陪伴的情况下出门,一旦女性私自出门,会被判为有罪;女性也禁止出去工作。在这男权至上的社会里,阿富汗妇女所能做的,就像玛丽雅姆的母亲娜娜说的“像你和我这样的女人,这辈子只需要学会一种本领就好了”,那就是“忍耐”。于是她们只能逆来顺受,忍受着丈夫的暴力行为,忍受着这个社会强加给她们的不公平待遇。莱拉的反抗,就只能给她带来丈夫更加残暴的毒打。

这部小说以女性的视角展开的,胡塞尼给我们展示的是人性的光辉,人们心底埋葬的关于希望的种子,无论在怎样艰难的处境,这粒希望种子终有萌生出嫩绿的芽的一天,救赎每一个虔诚的人。两位阿富汗出身完全不同但又普普通通的女性各自带着不属于同时代的悲惨回忆,共同经受着战乱、贫困、与家庭暴力的摧残,心底潜藏着的悲苦与忍耐相互交织,让她们曾经水火不容,又让她们缔结情谊,如母女般相濡以沫。胡塞尼的小说用最残酷的情节,来展现人性的美好,在血腥的过程后,给读者一个带着眼泪微笑的结局。玛丽亚姆的父亲给玛丽亚姆留下一封忏悔的信,这让读者在为玛丽亚姆悲戚的时候稍感安慰。玛丽亚姆和莱拉是彼此的灿烂太阳,在困苦的生活里给予彼此慰藉,依靠。女性的伟大在两个卑微的命如蝼蚁的女人身上象阳光一样辐照着读者的心。给予,永远是得到幸福最好的途径。在不可宽恕的年代,有着无法抹去的记忆,最终,自由与幸福抵达了穿越了战乱的莱拉,用玛利亚姆的生命。

这是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的阿富汗,这使我十分震惊,我意外于此般生活竟然在这么近的年代发生,这并不是过去,或者这还是未痊愈的伤。我不敢想象上个世纪阿富汗还处于那么一个封闭的情况,总觉得他们战火不断,但思想其他应该跟我们处于同一水平线,看完此书才发现自己视野狭窄。

我没法去深刻地体会阿富汗女性的苦难生活,我无法了解她们一生的深重灾难,但是,由她们,我更加感激并珍惜现在的生活,我自由,我拥有自己的权利。我出生并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一个和平的国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网站地图|推荐书|好看的小说|爱好书|小说推荐|好书推荐|Archiver|好书推荐 皖ICP备2021018936号-1

GMT+8, 2024-9-20 13:46 , Processed in 0.07193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4-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