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来临,你被刚刚萌发的新叶和花骨朵撩到了么?自然无处不在,不仅仅在郊野,其实也潜伏在我们身边的钢铁丛林之中,只要留心便可发现。于是便有这么一群人,便从身边的自然出发,用自己的文字和画笔,描摹出藏在他们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记录下一年微妙、令人感动的物候变化。这些自然笔记不仅给我们这些读者在书斋中漫游的机会,也启发我们去观察、去关注、去了解那些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自然之美,去感受美好的野趣。 一九〇六,英伦乡野手记 【英】伊迪丝•霍尔登 著 紫云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伊迪丝•霍尔登,一位生活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女士,乡村女教师,童书插画家。在1906年,她身着爱德华时代的长裙,或步行,或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英格兰华威郡奥尔顿地区泥泞的乡间和多变天气中,为的是每周五为她在艺术学校的课上寻找一些供学生绘画的素材。 带着对自然的无限热情,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本记录了整整一年十二个月的乡间物候变化和自然风貌的笔记诞生了。作者的文字细腻多情,时常附上和时令相关的谚语、诗歌,她笔下的花草鸟虫虽然品种繁多,但也并不是什么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许多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得见。对于伊迪丝来说,它们的美,并不因渺小和常见而逊色。拿我们眼前的这个季节来说,野豌豆、毛茛、酢浆草、柳莺、粉蝶……构成了一百多年前的伊迪丝,和处在千禧世纪的我们共同的多姿多彩的春天。笔记中一幅幅清新优美的插图,既让读者心旷神怡,也可以说是非常生动的动植物辨认指南。 香港方物志 叶灵凤 著 商务印书馆 前段时间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世界极度濒危鸟类小葵花鹦鹉,在香港繁殖了庞大的野生种群,共有200多只,占全世界数量的10%。它们是当年日本侵略香港时被英国驻军放生的一笼宠物的后代,居然在当地不受打扰地繁衍生息至今。香港的自然友善程度,从这个小故事中可见一斑。为多数人所不知的是,香港除了是繁华大都市,还是迁徙性候鸟的天堂,每年冬季有超过六万只来自中国北方和西伯利亚的候鸟在此果冻,其中濒临危机的黑脸琵鹭就占了全球总数的25%。 客居香港大半辈子的叶灵凤写作于半个多世纪前的这本《香港方物志》,便从自然角度,写出了香港的另一面。在书中他说道,“香港的蝴蝶在世界自然科学史上所占的地位, 也许比香港商业在世界商业史上所占的地位更重要。” 作者把香港的鸟兽虫鱼和若干掌故风俗,以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全新视角记录下来,知识、情趣、文笔都在不大的篇章里传达自如,因此读起来亲切宜人。他着眼于城市中并不罕见的物事——蝉、蛙、双燕、杜鹃、榕树、木棉……以完整的一年为时间坐标,从早春的春韭讲到除夕的年糕,说自然万物,也说衣食住行,岁时习俗,生活中的闲情逸致。最新的简体版增加的大量照片、手绘插图和注释,也使此书更是一本名副其实,可以让人按图索骥的“方物志”了。 大自然笔记 任众 著 中信出版社 从书名很难想象,这是一本着眼于上海及其周边的书。从2011年起,任众开始做自然笔记,而这本书,像她在自序中所说, 所记录的自然就是她家所在的小区、离家不远处的一小片湿地、上下班必经的小路,还有每月去图书馆途经的一片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小小“荒地”。就是这么一个城市中的小角落,生活其间的植物、鸟儿、昆虫……构成了全书厚厚304页的全部内容。 本书依照七十二物候,按月记录了一年中在自然里的各种生物,配以作者手绘的色彩缤纷的插图,展示了即便是在繁忙城市夹缝中,各类生物怎样按四季变化而消长、生息的过程。自然的美变化万千、周而复始,它们大隐于市,又真真切切地隐藏在我面前身边。还有多少美是我们从未发现的? 四季啊,慢慢走——北京自然笔记 年高 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参加了一个“自然笔记”小组后,在北京整日忙碌于工作的年高渐渐开始知道了身边每一种植物的生长周期,认得了单位河边一家子翠鸟的家,知道什么季节吹什么样的风,什么食物会在什么时间出现,知道原来北京是一个被山半包围的城市,山里有顶冰盛开的侧金盏,有珍稀的大花杓兰,有美丽的长瓣铁线莲。而本书便是她三年多观察和记录的果实。 本书可称作是第一本华北地区全年植物和物候的自然笔记。作者用文字与绘画记录北京一年四季,从三月到次年二月间一百多种最具代表性的植物,细致而系统地展示了华北地区的植物特色和令人心动的自然世界。从文字和绘画中,可以看到作者对身边的自然所怀有的深刻热情与兴趣。在她笔下,从身边城市的一草一木,到偏僻山野里不为人知的野花野草,无一不顺应自然的内在节奏,罗织成一张丰富细密的生态网。 她既记录北京街头白蜡树落下黄叶的那一刻,也会在春寒料峭时翻山越岭去山里的植物:“每年清明后一周,我都要去寻访悬崖“三隐士”,这是我给它们起的绰号,它们是槭叶铁线莲、独根草和房山紫堇。喊它们“悬崖”隐士是有原因的,如果你看到它们生长的地方,那一面面垂直九十度的崖壁,肯定也和我一样打心里佩服这几种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