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推荐书 首页 读后感 查看内容

吕氏春秋读后感

2018-8-1 10:32| 发布者: 好书推荐| 查看: 3130| 评论: 0

摘要:   吕氏春秋读后感一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而自汉武帝以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一个有着合理内核,同时也有不少腐朽因素的一家学说定于一尊,自此而后,中国的思想被强制归于儒学,儒家学说中优 ...

吕氏春秋读后感

  吕氏春秋读后感一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而自汉武帝以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一个有着合理内核,同时也有不少腐朽因素的一家学说定于一尊,自此而后,中国的思想被强制归于儒学,儒家学说中优秀因素得以发扬光大,但儒学中的腐朽方面也大行其道。

  《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巨著,公元前239年左右完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前夕。又名《吕览》。《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诸门客集体编纂的一部著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纪、览、论。总括起来《吕氏春秋》全书共160篇,二十余万字,结构完整,自成体系。它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是我们民族的一份珍贵遗产。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在内容上虽然杂,但在组织上并非没有系统,编著上并非没有理论,内容上也并非没有体系。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吕不韦的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

  关于儒家

  《吕氏春秋》重视并吸收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务本》篇说:“主之本在于宗庙,宗庙之本在于民”;《顺民》篇说:“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贵公》篇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 下世。”这些言论,

  正如郭沫若所言,“具有一种钢铁的声音”,尤其在君主专制的时代。《吕氏春秋》赞赏儒家修齐治平的贤人政治, 它说/‘圣人行德乎己,而四荒咸伤乎仁。”“为国之本在于为身,身为而家为,国为天下为。故曰:以身为家,以家为国,以国为 天下。”当然,《吕氏春秋》的“重视”人民,仍是封建统治阶级的“重视”。它虽然说“宗庙之本在民”,接下去却说“民之治乱 在有司”,人民始终是被统治者;至于《吕氏春秋》贯彻修齐治平的贤人政治,也是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

  关于法家

  《吕氏春秋》肯定法家的重要性和变法的必要性,明确指出:“有金鼓,所以一耳;必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事易时移,变法宜矣。”这些观点显然与商、韩的思想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吕氏春秋》对于法家“惨礉少恩”的一面,对于《韩非子》中的种种阴谋权术,是拒斥不取的。

  关于道家

  《吕氏春秋》大量吸收道家虚静无为之说,并把它运用于为君之道的政治理念中。它说:“君也者,处虚素服而无事,故能使众智也。智反无能,故能使众能也。能执无为,故能使众为也。无智,无能,无为,此君之所执也。”“善为君者无识,其次无事。有识则有不备矣,有事则有不恢矣。不备不恢,此官之所以疑,而邪之所从来

  也。”“天子不处全,不处极,不处盈。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吕氏春秋》认同先秦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主张,它说:“大圣无事而干官尽能。”“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治事。”《吕氏春秋》认为这种表面的“无为”,才能达到“事省而国治”的目的。相反,“人主好暴示能,好唱自奋;人臣以不争持位,以听从取容;是君代有司为有司也”,其结果必然是君臣职能倒臵,造成混乱和危殆。应该说,《吕氏春秋》中的这些见解,来自于老庄而又发展了老庄。

  关于墨家

  相对儒、道二家,《吕氏春秋》对墨家思想吸收较少。墨家的尊天、明鬼、非攻、非乐等主张,它基本据弃或予以驳斥。但对尚贤、兼爱之说,还是有所吸收的。《爱类》篇说:“贤人之不远海内之路而时往来于王公之朝,非以要利也,以民为务故也。”“仁人之于民也,可以便之,无不行也。”《精通》篇强调:圣人“以爱利民为心”。《圜道》篇赞赏尧、舜“以贤者为后,不肯与其子孙”,也与墨子“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尚贤主张相一致。《吕氏春秋》中有一篇《节葬》,吸收并改造了墨子“薄葬短丧”的思想,主张:人死虽不为鬼,亦无知觉,但出于活着的亲人在感情上的需要,送死仍要有一定的仪节,然而“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无有不亡之国,是无不扬之墓也”,故此厚葬是无益的。那么社会上何以盛行厚葬之风呢?《节葬篇》说:“今世俗:大乱之主,愈侈其葬,则……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为荣,俭节者以为陋……此非慈亲孝子之心也。”这一见解比起墨子的节葬观,更显得理智和深刻。另外,《吕氏春秋》提出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名实观,注重类比推理的正确运用,批驳诡辩的名辩思想,显然也是吸收、继承了《墨经》中的优秀思想。

  由此看来《吕氏春秋》在现如今的教育过程中十分的重要的,堪为国学中的经典。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的意义在于投身于实践,净化心灵,丰富情感。让自己更智慧的,更加博学!

  吕氏春秋读后感二

  《吕氏春秋》第六篇“淫辞”一章讲到,秦赵两国在绳池会盟,达成盟约“秦国欲为之,赵国助之,吕氏春秋读后感。赵国欲为之,秦国助之”,后来秦国攻打魏国,赵国助之,秦国照会赵国曰“按照盟约,秦国攻魏,赵国应助秦,为何助赵?”,赵国答曰“按照盟约,赵欲助魏,秦国应助赵,为何攻魏?”,狗咬狗的狡辩称之为“淫辞”。

  中美在建交后的三个联合公报中已经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美国支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每当中国在努力以和平手段改善两岸关系取得成绩的时候,美国总是不断地向**xx军备。

  美国狡辩说“公报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何时终止军售,所以军售是合理的,希望中国政府不要曲解公报,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一切按黑纸白字办事,不要蛮不讲理,不要无中生有,不要想当然,美国与中国建交是慎重的,与**当局断交也是深思的,有新朋友但也不会抛弃旧朋友,任**由中国处置,中国大陆的军事数量优势一直压制着**,因为美国的存在才没有得逞,美国军事人员1979年从**完全撤离后,当然需要向**提供军备以达到相同的效果。美国反对两岸任何一方以武力改变现状,这一点虽然没有写在公报中,但中方也应该懂得,和平是平衡下才有的,平衡一旦被打破,战争就难免了,读后感《吕氏春秋读后感》。美国在公报中表态,会逐步减少对xx售,这是建立在**能够自主保持平衡的前提下,在俄国不断向中国提供军售的情况下,**军备没有相应的改善是危险的,平衡向大陆一方移动是违反公报精神的”。

  中国说“既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的,美国就应该帮助中国攻xx,而不是像赵国那样协助魏国,中美公报就像秦赵盟约一样,虽然公告中没有明确规定停止对xx售,美国帮助解放军攻xx,但意思是肯定有的,希望美国政府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作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就不要带坏**,美国不帮**,**当局早垮了,中国早统一了,两岸的中国人还会感谢美国政府和人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网站地图|推荐书|好看的小说|爱好书|小说推荐|好书推荐|Archiver|好书推荐 皖ICP备2021018936号-1

GMT+8, 2024-11-22 09:22 , Processed in 0.05234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4-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