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推荐书 首页 读后感 查看内容

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读后感

2018-8-15 09:46| 发布者: 好书推荐| 查看: 1009| 评论: 0

摘要: 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读后感   大约是三十来年前,看过电视剧《这里黎明静悄悄》,具体故事情节都已经忘了,有印象的只是其中的两个镜头。一个是用四头高射机枪打飞机,还有一个就是一个女兵走沼泽地时 ...

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读后感

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读后感

  大约是三十来年前,看过电视剧《这里黎明静悄悄》,具体故事情节都已经忘了,有印象的只是其中的两个镜头。一个是用四头高射机枪打飞机,还有一个就是一个女兵走沼泽地时,不小心被陷死在乱泥塘。

  这一段时间看《一个中国人的真实经历》这部小说,其中,算起来和我年龄差不多大的主人公就多次提到《静悄悄》这部电影,称这部电影对他和那个时代的人有相当大的影响。昨天,我决定找出这部电影看一看。

  《静悄悄》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一个男战士领着五个女兵与德国十六个空降兵进行周旋,并最终以女兵全部牺牲为代价,消灭十三个、俘虏三个德国兵的故事。五个女兵只有一个有过短暂的婚史,留下一个小男孩。其余的女兵都没有结婚甚至没有谈恋爱。“自从十八岁穿上这该死的军装就没有在脱下。”她们最美妙的理想是找一个男人,生一个孩子。可是这么简单的理想,在战争年代却是可望而不可即。最后全部化为了泡影。如花似玉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或壮烈或卑微地献给了保家卫国的战争。

  影片中有句台词:和平就是最大的幸福。没有亲历过战争的人可能对这句话领会不深。我们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读后感

  “今天才发现,这里的黎明是那样的静悄悄,静悄悄。”

  一个破落的171火车站、一个军事运输指挥员和一群女兵,很难想象他们会和“英雄”或是“勇士”有什么关系。五名苏联少女,她们年轻、她们淳朴、她们善良。在德国入侵苏联国土后,这几位少女当了高射炮手与兽性的法西斯匪徒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现出了短暂的宝贵的生命。

  在动乱的年代,或多或少都会流传着一些战斗英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小说讴歌了少女的纯贞,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具有严酷的现实性和浓浓的人情味。

  我第一次读这部小说,只是被它的情节吸引。那些女兵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性格,还有在战前与瓦斯科夫准尉玩笑的场景无不让人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也许,一切都在必然中形成,在偶然中发生。战火就在那个黎明悄悄的萌芽了。行动中,女兵一个一个死去,让人深深感到畏惧,莫名的紧张感使我瑟瑟发抖。气愤、不平、痛恶……也许,那个指挥员的生还给人带来一股生的气息,也因为他活着,才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战争的破坏力有多强。

  小说的原名是《不曾有过的春天》,作者是苏联的鲍·瓦西里耶夫。他曾说过:“妇女的使命是生育,是延续后代,不是战争,不是死亡。杀害妇女是罪恶,是反人类的行为。”他的语气里透露出对妇女的崇敬和爱戴,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憎恶。小说中,这五个女兵的勇敢、执着、坚强和那份爱国之心,都是每个人应该学习的。也许她们的梦想不是成为英雄,也许她们的生活只需一点点色彩,也许她们有过要放弃的念头,但她们没有认输,在战场上决不后退。

  这本书的语言上也有精彩的地方。她悄悄地走出消防棚,影子似地穿过沉睡的火车站,消失在满披露珠、湿漉漉的杨树林里。“这是丽达半夜从驻地溜走的一段话,体现出了丽达致情致性的特点。”他的神志仿佛挂在最后一根细微的蛛丝上。“这句话出现在文末,是瓦斯科夫经历了战斗之后、经历了死别的痛苦之后,将自己的生命完全融入战斗之中。他虽再无力气,但却仍不忘护国。如此之景,怎不叫人动容?

  战争……战争……

  我今天才发现,这里的黎明是那么的静悄悄,静悄悄……

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读后感

  今天看完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我不知道我选择的这个译本是否是比较忠实原著,我感觉对于细节的描写显得很少,不是非常的爽。准尉同志和五个女兵的形象给我的印象并非很深刻,强烈的怀疑是我看的是个删节版。

  我是经别人的推荐看了这本书。小的时候,老师总是推荐一些各国的文学作品,其中就有这本小说,当时玩心太重,呵,根本就没有看。现在明白了,也正好有这个时间来看这些小说,我终于拿了起来,算是给自己一个交待。

  这本书给我的印象,是一种始终萦绕在我心头的一种淡淡的痛。我是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看待战争,我始终是无法体会面对着死亡的考验的那种感觉,我很不喜欢一些人看热闹似的看电影和小说,我认为应该认真的体味着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也许那些经历过战争的人们对这些作品的看法与我们是显然不同的,他们也许会嘲讽的看着我们这一代天真的理解,对于战争浪漫式的向往,现实的残酷会让他们噩梦般的忆起那些铁与血交织的岁月。我始终对那些英雄怀着深深的敬仰,每当我站在墓碑前,都会尊敬的想着他们所经历的那些严酷的岁月。

  五个小姑娘,不同的背景,最终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上了战场。她们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有些人最终成熟了,有些人始终无法走出心理的阴影,每个人都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但战争剥夺了她们的一切机会。这应该是真实的写照,如果每个人都是能够经受住心灵的折磨,那就是浪漫主义了,也不是战争了。最后,五个战士都死去了,仅仅剩下失去一只手的准尉同志。她们这个战斗团队最终完成狙击德军的任务。

  看了译者的前言,这本书是在当时苏联文坛上,对战争描述过于残酷,忽视了对人民鼓舞的时候出现的小说。作者力图强调道德和精神的力量,对战士心理描写,刻画出那种勇于献身的精神。但是,我读了过后,我认为描述人物的内心似乎并不是非常的充分,感觉不细腻。我认为战场上面也应该有那种女孩的心理变化的微妙过程,特别是在那样一个环境中。也许是我太过冷酷?我不知道。

  作者的驾驭能力非常强,主线是战争的过程,但是从中穿插着对战士身世的描述,心理的描述,不同场景的切换。你能真切的感觉到战场上所发生的一切。

  有意思的地方是有些地方体现出来,例如准尉同志在车站时候的对这帮女兵们的感觉,呵,很有意思。

  这本书主要还是体现战士为国捐躯,面对生死的考验奋勇前进的过程。对正面战场的描写并不充分。看完了本书,能从她们的经历中,窥见苏联卫国战争时社会现实的一角。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网站地图|推荐书|好看的小说|爱好书|小说推荐|好书推荐|Archiver|好书推荐 皖ICP备2021018936号-1

GMT+8, 2024-9-20 22:49 , Processed in 0.05357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4-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