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一起来看看钱学森的故事及简介,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关于钱学森的小故事 小飞镖蕴含大学问 读小学时,男孩子们都爱玩飞镖。做得好的飞镖,掷出去能像燕子一样飞行,还会在空中盘旋一番。钱学森很快成了个中高手,他折的飞镖总是飞得又稳又远,小伙伴们谁也赶不上他。 于是老师请钱学森讲解其中的奥秘。钱学森说:“我的飞镖没有什么秘密,我也是经过多次失败后改进的。飞镖的头不能太重,重了它会往下扎,也不能太轻,头轻尾巴沉,它向上飞一会儿还会往下栽;翅膀太小飞不平稳,翅膀太大就飞不远,爱兜圈子……” 钱学森的老师感到十分震惊,小小飞镖里蕴含了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钱学森无师自通,竟然自己悟出来了。 20多年后,钱学森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方面卓有成就。 一份96分的水力学考卷 在交大的图书馆里,珍藏着一份96分的水力学试卷,做这份试卷的人就是钱学森。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时,品学兼优,各门学科都得90多分以上。 在一次水力学考试中,钱学森答对了所有的6道题,他的任课老师金老师很高兴,给了钱学森100分的满分成绩。但钱学森却发现自己答题时把一处符号“Ns”误写成“N”了。钱学森主动把这个小错误告诉了老师,老师也把100分的试卷该为了96分。 这份小小的试卷反映了一位世界著名科学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学习、科研的一丝不苟、虚心诚实。 克服重重阻碍艰难回国 20世纪40年代,钱学森就已经成为力学界、核物理学界的权威和现代航空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在美国,钱学森可以过上富裕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然而,钱学森却一直牵挂着大洋彼岸的祖国。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兴奋不已,觉得现在正是回到祖国的时候。美当局知道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自然不想放走,因为钱学森知道了太多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在客服百般阻挠之后,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回到祖国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从成功地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导弹的发射,到我国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成功;从组织领导了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研制工作,到我国第一艘动力核潜艇的设计制造,以及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发射,他始终站在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最前沿,突破无数科研难题,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贡献。 痴迷学术,组建“自杀俱乐部” 1938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的钱学森留校任教。为从事火箭研究,他和几个同学结成了研究火箭的技术小组。没有资金和设备,他们就到旧货摊上、废品仓库里去拣废旧零件自己安装;没有试验场地,就在自家房后草坪上进行。由于成天和电机、火药、二氧化碳、废弃零件之类的物体打交道,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安全,他们将这个小组戏称为“自杀俱乐部”。 有一次,小组在古根海姆大楼实验室里进行火箭喷射推力的试验,竟然发生爆炸,古根海姆大楼都摇晃起来,钱学森等人被爆炸的气浪掀翻在地,金属零件也被炸飞,好在大家都没有受伤。不过这次爆炸后,学校便勒令火箭研究小组停止一切活动。为了继续搞试验,这几个不怕死的年轻人将实验室迁移到远离洛杉矶的马特里山的一个偏僻的山谷中,还亲自动手盖起一座简易的火箭试验台。 几十年后,这里成为美国宇航局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中心所在地。 那时,钱学森年轻的头脑里只有科学,他思维缜密、治学严谨,利用一切时间和条件进行学术研究。 长征一号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 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今年的4月24日,也是我国的首个“中国航天日”。可以肯定地说,没有钱学森,中国的 “两弹一星”不可能如此迅速地登上世界舞台。在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带领下,中国的航天技术发展水平至少提前了20年。 而未来,还在孩子们的手中! 钱学森简介 钱学森(1911—2009),出生于上海,浙江杭州人,中国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他早年在美国留学和工作,在应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和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国参加建设,在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特别是在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钱学森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高度忠诚,始终把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他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坚持真理、严谨求实,是我国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