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永远是半个月亮 月球上没有美丽的嫦娥 没有可爱的玉兔 那月球上到底有什么呢? 月球的背面又有什么呢? 《青少年太空探索科普丛书》 作者:焦维新 著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这套丛书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其中《月球文化与月球探测》获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揭开金星神秘的面纱》获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银奖。 这是一套奉献给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太空科普读物,全套共10分册,每分册1个专题。全套丛书采用四色印刷,语言生动活泼,图片丰富精彩,内容全面系统,既包括太阳系天体等古老的天文学内容,又包括空间站、间谍卫星等人类航天事业的最新成果,以及地外生命等读者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丛书中的《月球文化与月球探测》《人类为什么要建空间站》《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别介绍了中国快速发展的嫦娥工程、“天宫”实验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可让青少年更加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状况和辉煌成就。 作者焦维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1965年考入北京大学,1970年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的主要领域为空间探测技术、行星科学、空间天气学。经常应邀到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及央视网等新闻媒体作关于太空问题的专家访谈节目;每年到中小学作近百场科普讲座。 《月球简史》 作者:[英] 大卫·M.哈兰德(David M. Harland)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从古典时期到现代,随着对月球这个地球的天体邻居研究的深入,人类对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长久以来人类对月球认知的发展历程:从古典时期哲学家们的各类学说,到科学家们凭借望远镜和数学知识确定了月球的地貌特征和月球运行的规律,接着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绘制出了更加精细的月球地形图,拍摄了精美的月球图集。太空时代到来后,随着各种日益复杂的空间探测器绕月飞行,对月球表面进行测绘,人类开始了解月球的背面。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取得了胜利,人类成功登月,不少国家相继加入到很有吸引力的月球探测活动中。 本书融合了天文、地理、地质、遥感等知识,介绍了月球上的地形、地貌以及月球的起源理论。本书插图精美,讲解详细,为读者提供了真实的信息,展示了人类数个世纪以来如何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并期待着能够建立一个有人生存的月球基地。这将作为序曲,开启人类向太空挺进的步伐。 《月球上的一天》 作者:山本省三 著; 张彤 译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月球,这颗离我们最近的天体,从古至今为我们带来了无数的故事,人们对它充满了好奇。探月一直是我们人类的梦想,梦想有一天我们能在这颗卫星上生活。如果我们真的生活在月球上,又会是什么样的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小主人公在月球上的一天,了解月球知识,体会不一样的月球生活吧。 《太空课堂》 作者:王依兵 著; 马兴月 绘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太空课堂》(全三册)采用绘本形式,把天文知识融入十几个轻松的小故事中,利用拟人手法塑造了森林王国中的“大象老师”“卷尾猴”“尖耳猴”等动物形象,通过他们的对话讲述青少年关心的天文知识,主要包括:地球、太阳与恒星、月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以及银河系天体等相关科学知识,启发青少年思考和观察世界。 作者王依兵,北京一片星空天文科普促进中心联合创始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读博士,飞行器设计专业。北京天文馆科普志愿者,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领航”志愿科普队成员,青少年科普期刊专栏作者。热衷于天文和航空航天科普工作,曾在各类报刊发表科普文章30余篇,并在中国科技馆科普大讲堂和各地中小学做多场科普讲座。 《月球上的炊烟》 作者:昱天虹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当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逐步走向衰亡,我们该何去何从? 面对重重困境和未解难题,“嫦娥奔月”能否成为现实?科学家们能否凭借科学技术将月球改造成人类的第二家园,让月球上升起袅袅炊烟? 著名生化专家郁士贵,从生化学的角度,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人类征服月球的瑰丽画卷,谱写了一曲人类冲出地球,走向宇宙的华美乐章。 《环绕月球》 作者:[法]儒勒·凡尔纳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美国巴尔的摩城大炮俱乐部的主席巴比凯恩、尼科尔和米歇尔·阿当乘俱乐部发射的炮弹,到月球去探险。由于途中遇见一颗在太空游荡的火流星,它的引力使炮弹逸出轨道,无法抵达月球。三位旅行家将自己的危险处境置之度外,仔细地观测月球的面貌,并做了笔记。他们乘坐的炮弹因本身的速度太大,最后飞往月球和地球引力相等的死寂点的另一边,向地球降落,坠入太平洋。三位旅行家被一艘军舰救起,并受到美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月球秘密》 作者:[德] 埃里希·于波拉克 文,[德] 弗兰克·克里门特 图,陈华实 译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月球绕地球公转已经持续了数十亿年,而人类观察月球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在古代,人们将它看作天上的神灵,并梦想有一天可以踏上这一毗邻的世界。我们的祖先根据月球由娥眉月至满月的周期性变化,制定了最初的历法。相对于其他天体,月球和地球挨得很近,所以在空间、大小和地貌方面,它是人类最先开始研究的天体。 本书将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中的这位邻居,以及其他行星的卫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