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拍的老师反映,小拍在学校赶作业赶得特别勤,是不是放学后有什么着急的事情要做? 我懵住想了一圈,着急的事情,大概就是,看书? 这孩子最近是一放学没事就往房间跑,然后抱着书静止一两个小时,吃完饭后继续跑回房间,又静止一两个小时。 从2月初疫情到现在,她大概是看完了不下十本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哈利波特》1-7又快读了一遍。 老师说,她都好奇是些什么书魔力这么大,不如让我写个书单,也分享给小拍班上的孩子们。 她最近这些一翻开就停不下来的书,大部分是我推荐给她的,小部分是她自己挑的。我仔细理了理,发现挺巧的是,全是一个类别的书,经典的儿童幻想文学。 这些书差不多我都自己先读过一遍,发现它们有个共同特点,虽然是幻想文学,但不是把现实中的孩子带入一个天马行空的幻想世界,而是把神奇的人物带入了孩子的日常生活。 孩子们会觉得这些就是自己身边的故事,而不是“很久很久以前”故事。 就像彭懿老师的《幻想文学:阅读与经典》书里说的那样, “好的幻想文学,能帮助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
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它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它更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
幻想文学不是逃避现实,故事里的一切,都是对现实的折射。” 所以心理学家会说,没有经历一个相信魔力的阶段,青少年就经受不起成人生活的艰难痛苦。 记得彭懿老师在一次采访里说,每次看到青少年受到挫折轻生,就特别痛心。 他想如果那些孩子接触过优秀的幻想文学,能先在文学的世界里体验如何在失败中成长,如何给自己一点幻想的魔力,或许就会少很多悲剧。 小拍同学的幻想文学世界,也欢迎你们带着孩子们一起来参观啊。 01 《天使雕像》 光听这本书的主题,讲一对姐弟离家出走的故事,大人孩子大概都会忍不住想翻开吧,特别是对青少年期的孩子,谁心里没有动过这个念头呢? 故事主角是两姐弟,12岁的克劳蒂和她9岁的弟弟,克劳蒂突然厌恶了当乖乖女,不忿乖就理所当然被父母和老师忽视,所以她计划了一场周详的出走。 你们猜猜,她带着弟弟能去哪里呢?这个地方温暖、舒服、漂亮、还能学东西。 猜十回,也不一定猜得到,她带着弟弟直奔到纽约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喧闹都市里找到这么一个藏身之地,真是聪明的孩子。 姐弟俩靠着机敏和勇敢,用30美元,竟然在博物馆里成功生存了一周。白天在博物馆里到处参观学习,晚上跟警卫斗智斗勇,困了就倒在法国玛丽皇后的豪华大床上呼呼大睡。 当然,故事到这里才刚开始,接下来他们跟书的标题,天使雕像发生的故事才是高潮,他们跟这尊雕像产生了感情,并且要去探寻它的秘密。 是什么秘密呢?我就不剧透了,但探密的过程,也是他们自我成长的历程。 这本书我还意外读出了一些很实用的知识,比如跟着姐弟俩观赏了一遍大都会博物馆,还有姐姐对花钱的缜密心思,感觉是可以和孩子讨论理财的好素材呢。 02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 我觉得凡是看过这本书的孩子,玛丽阿姨应该都能成为他们最童年最爱的角色之一,不比会九九八十一变的孙悟空差,比哆啦A梦可厉害多了! 书上画着玛丽阿姨的样子——瘦高、长风衣、圆檐帽、小小眼睛、脸上有雀斑、手拿一把长柄雨伞。 玛丽阿姨,是班克斯家请来的保姆,妈妈请她来照顾4个小孩,她初来时,孩子们觉得她好像是被风吹进来似的。 这个阿姨可不一般,她有许多魔力,比如,她的手提袋是空的,但却可以取出肥皂、牙刷、香水、折椅等无数东西。 她那个写着“睡前一茶匙”的瓶子,能倒出来草莓汁儿、橙汁、牛奶、糖酒。 但凡神人都有宝物,玛丽阿姨也不例外,她有一个奇妙的指南针,转动它就能带着孩子们瞬间环游世界,一会儿置身于北极爱斯基摩人的冰洞,一会儿又到了南方热带的棕榈沙滩。 ...... 孩子们为玛丽阿姨的神秘力量入迷,又因为她古怪的坏脾气烦恼。她与孩子们矛盾地相处着,彼此依赖又时有摩擦,像极了现实中每个孩子和家人的相处。 故事的最后,玛丽阿姨就像来的时候那样,突然随一阵风又消失了。 看到这里,每个人都会怅然若失,美好的东西,真的会下下一阵风吹来的时候,就彻底不见吗? 我想,这个五彩斑斓的魔法故事,也是一个教孩子如何享受幸福,又如何懂得放手的故事吧。 03 《绿山墙的安妮》 每个小女孩读到它,大概都会在内心喊出来,这个安妮和我太像了!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特别想有时光机之类的东西,我好想把它打包送给小时候的自己啊。 故事的主人公安妮,是一个孤儿,她11岁的时候,绿山墙的一对兄妹收养了她,故事一直写到安妮长大成年。 安妮虽然生世悲惨,但她天性活泼乐观,想像力极为丰富。她唠唠叨叨,冒冒失失,可又那么聪明可爱,让人没法不喜欢她。 这个孤儿成人的故事,朴实又绚丽,充满着童心和梦幻。 为什么这本书读起来那么愉悦,大概是因为作者倾注了两种非常美好的才能给安妮:她那么善于感受与欣赏大自然的美,同时,又善于幻想,能够让现实焕发出诗意。 从安妮的眼睛里看到的大自然,拥有那么多细致精巧的描述,茶色的树林、曼陀罗草的清香、蔷薇色的天空......好像可以打开一个人的心和眼睛,学会了发现生命中数不清的美好的事物。 从功利一点的角度,看过这本书的孩子,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大概可以笔下如生花,视角清新又生动细腻吧。 04 《秘密花园》 这部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讲的也是一个孤儿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是很悲情的基调,富家小女孩玛丽因为一场突来的瘟疫变成了孤儿,一夜之间失去的所有,被送到英国的舅舅家生活。 舅舅家拥有古老的英式庄园,在这里,玛丽发现了一个秘密花园,她和两个孩子一起进入花园里探险,从此,三个孩子的内心和花园都开始逐渐有阳光洒入。 孩子们在生机蓬勃的小天地里不受干扰地玩耍,学会了友爱待人,恢复了纯真快乐的天性。 是大自然拯救了孩子们,也是孩子们让这个被关闭的花园,重新恢复了生机。 书读起来有一种很奇妙的感受,觉得文字是活的,书里的每个字都能流出甘饴和芳馨来。 难怪美国《纽约书评》说这是“一本神奇的、充满糖果香味的书”。 好的幻想文学作品,都是悬念丛生,又能给把阳光照进孩子心灵的吧。 05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这本书在去年的书单里也推荐过,是小拍去年最爱的幻想小说了。 孩子们从沙堆里挖到一个怪物,一双蜗牛般凸起的眼睛,身上乱蓬蓬的毛像猴子一样,他说自己是“沙仙”,每天实现孩子们的一个愿望。 但每个愿望只有一天的效力,于是孩子们每天就跑去向沙仙提愿望。 我们要变漂亮!结果保姆都不认识他们了,还把他们赶出家门; 我们要很多很多很多钱!结果这些钱不但不能用,还害得他们差点被警察抓走; 我们不想带这个小宝宝了!结果遇上一群人来抢; 我们要有翅膀!结果飞到教堂顶上,却困在那里下不来…… 每一个愿望都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很有紧张感,还给小拍带来很多逆向和发散思考。 “看起来美好的东西就真的美好吗?” “如果是我,我想给沙仙提什么愿望呢?” 06 《毛毛》 毛毛是小拍自己找来看的,她还推荐给了我,我专门写过一篇读后感,我要去云南爬雪山,包里只带了这本书。 书的名字叫做《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故事》。书名很长,书却不长,才221页。 这本书虽然不大,主题却很大,说的是时间。这么宏大的话题,作者却找到了特别具象又生动的表达方式,让小拍这么大的孩子也能理解。 小女孩毛毛意外发现了时间偷窃者的秘密,于是她想从窃贼灰先生手里夺回时间。 看起来是一个童话故事,但细想起来,故事里的情节我们每天都在经历,每天忙忙碌碌,总是想要拼命地省下时间,舍不得休息,舍不得欣赏美景。 就像故事里的灰先生用“节约时间”的借口偷走我们的时间,因为节省时间而失去的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因为低头飞奔,而无暇顾及过隙的人生美景。 不太确定小拍现在能不能完全理解这个充满哲思的故事,觉得这样的作品,是可以她反复去读的。 就像作者说的,世界上是没有所谓的“儿童文学”的,因为这样的童话,小时候看,长大以后看,每一次看,所得都不同。 有些故事,小时候看过,记住了,在长大的过程里,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以前的情结会突然浮现在你生活中的某一刻,让你一下子明白了那个作者藏在故事里的东西吧。 最后说一个蛮有意思的后续,这几本小拍卷不释手的书,前一段我也推荐给了我姐的儿子,比小拍小2岁的外甥看。 没想到我姐很苦恼地表示,他儿子对这几本书毫无兴趣,只能逼着他每天看几十页,以期望书中的细腻生动的描写,启发他枯竭的写作。 我再回头看看这几本书,原来书里的主人公全是以女孩为主的,我养育的是女儿,我又是女性,所以自然容易被女性视角的书吸引,引不起小男孩的兴趣,也非常正常吧。 其实以男孩视角为主的经典幻想文学作品也不少,接下来我也准备推荐给小拍看看: 比如讲海上探险故事的《蓝熊船长的13条半命》、顽皮小男孩的冒险生活《汤姆索亚历险记》,勇敢又善良的“坏孩子”《彼得潘》,还有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等。 当然,给文学作品分男女也是一种刻板印象,只是从我小外甥的阅读偏好想到,同性别视角的作品确实更容易共情,让孩子产生阅读兴趣。 在孩子刚开始自主阅读长篇作品的时候,挑一个他们容易代入的视角,可能也算是一个激发阅读兴趣的小窍门吧。 更强烈的建议是,这些经典的幻想文学咱们完全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不仅仅是树立阅读的榜样,更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感受小时候没有获得过的幻想的魔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