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熙之《小镇做题家》这是一个发生在夏日鸭川河边的、温柔的故事。笔调简洁,故事温暖,是一个偏日本青春电影般的小说,极具个人影像风格。男女主人设有趣,两人看似清冷,内心却乖张可爱,看似平淡的日常,却充斥着你来我往,内里胶着的拉丝之感,甜蜜心动都隐藏在日常之下,是一部很特别的青春小说。 《小镇做题家》 作者:赵熙之 1、赵熙之《小镇做题家》小说简介 内容一 你的存在,就是飓风。被卷覆其中的我,无法旁观自己。 我想逃跑,可我也渴望接近那个中央。拨开云雨雾霭,见到你生活的真实境地。 我抬起手,也想——触碰你。 王子舟。 我听到你了。 内容二 奇遇不属于当时,只属于重逢。 所谓奇遇,所谓重逢,不是我在东竹寮见到你的那个晚上,不是我在Shiru Cafe与你说话的那个下午,不是我们在巴士站碰头的这个傍晚,也不是我们走进河豚店坐下来的那个瞬间,是当下—— 煮河豚的火锅汤底散发出氤氲水汽,你坐在对面应了一声“是吧”,然后在店员的好心提醒下,把鱼肉安置进了汤底中。 只是当下。 因此,所有的假设,都不重要了。 2、《小镇做题家》作者简介 赵熙之,人气作家,第13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网络作家得主。作品题材多样,写作风格严谨细腻。 代表作品:《夜旅人》《青乌》《有间书坊》等小说作品等。 3、《小镇做题家》赵熙之访谈实录 Q1:首先恭喜老师的新书《小镇做题家》8月10日预售啦~麻烦您给读者们介绍介绍这个故事吧! A:若要简单地用标签概括,这个故事就是关乎一名译者与一名原作者的现实接壤与碰撞——看似因为翻译一本书,两个人产生了交集。但只是如此吗?这其中是否有“处心积虑”的部分?又是否有彼此隐匿、不肯透露的前情呢? 他们是译者与原作者,也是在旺盛好奇心驱使之下的、观察者与被观察者。 他们怀揣着那种渴望被看见、又害怕被看见的矛盾心情,踯躅不安,但最终,还是克服了那些胆怯与恐惧,各自踏上了去往对方领地的探索征途,见到了对方生活的真实境地。 我想称之为“孤岛与孤岛的互相登陆”,当然在这个故事里,也不仅仅是这两座孤岛。陆续登场的友人们,同样奇形异状的孤岛们,也都在用无线电呼叫着,试图发出自己的、或接受他人的——那些关于“停滞”关于“前路”关于“他者期待”等一系列琐碎又现实的不安信号。在这样一断一续的无线电交流中,孤岛们焦灼的迷惘会不会得到安抚呢? Q2:除了主角之外,您最喜欢的是哪个配角?为什么? A:这个故事的配角少得可怜,说得上来名字的不过就是蒋剑照、曼云和谈睿鸣三个,都是我很在意的角色,所以没有特别偏向更喜欢哪个,尽管谈睿鸣因为设定的缘故在正文中一句台词也没有。蒋剑照和曼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类人,贸一看十分通透,但各自都有钻不通的牛角尖。 Q3:作为作者,书中的哪个片段是您最喜欢,最想和读者分享的呢? A:最喜欢的片段是“小游园”的临时蜡烛会议。 实体书随机明信片赠品中有一张就是画的那个场景—— 角色们化身为“小游园”中的小妖怪,点起蜡烛讨论关于“我们”这个议题。 Q4:是什么契机让你决定写这本小说呢? A:非要追溯一个起点的话,应该要到前年和我K大友人的某一次聊天。但当时对于这个故事到底要表达什么还不是很确定,所以始终动不了笔,直至去年初我到四川的一个考古工地工作,在驻地遇见了一些新朋友——基本都是高年级临近毕业的——也是在与他们的交流中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了一种大家共有的“停滞与茫然”。我的一位师妹甚至这样类比:就像一艘没有发动机的船,漂在海面上,只是随波逐流而已,并不知道自己真的要去往哪里。所以才有了故事开头描述的,王子舟即将完成毕业论文、怀揣着的那种不甚明确的空茫感受。 正是这样的一种感受,催促着我写完了这个故事。 Q5:在您小说连载阶段,有没有哪位粉丝的留言曾让你印象深刻? A:这个故事是在我的公众号上连载的,当时每天更新完最开心的就是公众号管理助手的消息推送,叮叮咚咚,叮叮咚咚。有印象的留言非常多,散布在各个章节末尾的留言区了,如果要翻出来一一举例太艰巨了也,欢迎大家去公众号“卖故事的赵公公”章尾留言区参观大机灵鬼小机灵鬼们了不起的精彩留言。 Q6:您会在写文的过程中是否有卡文的时候呢?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A:如果开始写了我基本不怎么会卡文,而且我连载期通常会预留存稿,所以就算卡了也有余地可以多想想。一般来说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会写得不顺,所以看来还是要锻炼好身体才行! Q7:作为一位新锐作家,对一直以来支持你的读者们简单说几句吧! A:感谢大家!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