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推荐书 首页 图书排行榜 查看内容

《作家文摘》2014年度十大好书

2015-1-27 08:48| 发布者: mghouai| 查看: 4483| 评论: 0

摘要: 近日,《作家文摘》揭晓了2014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作家文摘》总编辑张亚丽表示,本次非虚构好书的评选立足于《作家文摘》“求真、深度”的办报宗旨。谈到“致敬真实”,学者汪朝光认为,只有做到历史事实的真实、 ...

《作家文摘》2014年度十大好书

近日,《作家文摘》揭晓了2014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作家文摘》总编辑张亚丽表示,本次非虚构好书的评选立足于《作家文摘》“求真、深度”的办报宗旨。谈到“致敬真实”,学者汪朝光认为,只有做到历史事实的真实、写作的真实和读者感知的真实相一致,才能被读者接受,长久留存。以下是荣获《作家文摘》2014年度十大好书的作品:

  • 《沈从文的后半生》

沈从文,生于1902年,逝于1988年。
“如果他在世,肯定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有力 的候选人。”不少人喜欢这样的说法,以此来加重对沈从文的崇仰和表达遗憾。《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认为,这固然是个很大的遗憾,不过实在 说来,获奖与否并没有多么重要。重要的是,对沈从文的认识,能走到多远多深。1988年,远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重新发现”沈从文的工作仍将继续……
从 1948年始,沈从文在时代大转折关口的精神危机和从崩溃中的恢复,成为他后半生重新安身立命、成就另一番事业的起点。《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 1988》这部著作由此起笔,沿着他生命的坎坷历程,翔实叙述他的社会遭遇、个人选择和内心生活,叙述他为始终不肯放弃的物质文化史和杂文物研究而做的超 常努力和付出。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部传记,特别着力于呈现沈从文后半生漫长而未曾间断的精神活动。在时代的剧烈变动中,这 种连续、细密、复杂的个人精神活动,清晰见证了一个弱小个人的全力挣扎,一个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显现的强大勇气和信心,一个“有情”的知识者对历史文化 长河的深沉而庄严的爱——一如他爱家乡的那条长河,曾经不知疲倦地抒写那条河的故事,他的后半生甘受屈辱和艰难,不知疲倦地抒写历史文化长河的故事。

  •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

 本书为作者继《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1》、《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2》之后又 一研究蒋介石日记的成果精选,全书主要内容分为抗战时期、国共谈判、战后中国、退守**等四部分,通过引述和研究蒋介石日记及其他相关资料,就相关历史时 期蒋介石亲历的重要事件进行了深入详细的分析解说,提出了具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和结论。
  内容包括:绥远抗战与蒋介石对日政策的转变、蒋介石与德 国反纳粹地下活动补述、蒋介石收复新疆主权的努力、蒋介石为何拒绝在《延安协定》上签字、蒋介石提议胡适参选总统前后、蒋介石枪毙孔祥熙亲信及其反贪愿 望、蒋介石与蒋经国的上海“打虎”、蒋介石与钓鱼岛的主权争议、陈洁如回忆录何以尘封近三十年、蒋介石谋划与苏联合作反攻大陆、蒋介石与宋美龄的晚年感情 危机等。

  • 《王明年谱》

 谱主王明在中共党史上是极具争议性的人物。
  作者研究王明多年,可谓最全面掌握王明生平珍贵一手资料 ,包括延安时期以及晚年在苏联的经历。
  在原《王明年谱》基础上,20年收集整理积累,推出修订补充版。
  首次独家公开王明夫人孟庆树整理的王明晚年的回忆录,《陈绍禹——王明传记与回忆》。
  细节中披露了党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 《一个戴灰帽子的人》

这部《一个戴灰帽子的人》忆述的,是一九六○至一九六五年间的一段生活、工作经历,是邵燕祥人生之路的一 个横截面。这几年,经过了反右、大跃进、反右倾、大饥荒以后,处在“文革”爆发之前,似乎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但是社会政治风云依然鼓荡翻卷,暗流汹 涌,“树欲静而风不止”。
  虽然沾了特赦战犯的光,邵燕祥先生被摘掉了“右派分子”那顶沉重地压在头顶上的“黑帽子”,但特有的政治烙印迫使他 不得不继续“夹着尾巴做人”。这到底是怎样一种苦境呢?他的心情、心态、心境究竟如何?他历经了怎样的内心挣扎?他如何才能在准良民贱民的地位,获得一种 生活的平静、精神的安宁而不至于心理失衡呢?
  头上扣着的帽子变成了灰色。此种特殊生存状态、精神状态,邵先生一言以蔽之曰“苟活”。当然,这不过是现在的看法,当时则并非作如是观。

  • 《中国生存启示录》

著名作家龙应台说:“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矫正社会恶疾和唤醒民众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这一点上,作家梁晓声先生是令人尊敬的。”
   梁晓声在他的新作《中国生存启示录》中,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 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 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 态度。

  • 《我的家庭回忆录》

本书是当代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的一本家庭回忆录。作者深情地回忆了父母和兄弟姐妹在中国20世纪云谲波诡 的历史变迁中坎坷曲折与探索奋斗的人生,文字情真意切,故事真挚感人。钱氏家族成员的人生经历,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不同人生选择和命运的缩影,足以让 读者了解到两代知识分子在社会激剧变革时期的迷茫与探索、坚守与反思。

  • 《庭院深深钓鱼台》

  《庭院深深钓鱼台:我给江青当秘书》有以下几个看点:
  第一,以实例证实了江青确有“妖魔”的一面。
  第二,披露了许多过去鲜为人知而又有重要价值的历史细节。
  第三,提供了江青为人的另一面,即其表现的温情的一面。
  第四,透露了发生在江青身上几件令人震惊或不解的故事。
  第五,澄清了几则坊间广为流传的说法。如说江青有“三假”,江青的生活作风问题等。
  第六,江青爱好摄影,书中配有几张江青摄制的珍贵照片。如江青拍摄的“庐山仙人洞”照片最近拍卖价高达34万。

  • 《革命时代的士大夫》

 《革命时代的士大夫--汪曾祺闲录》为孙郁先生研究著名作家汪曾祺的专著,以传记形式呈现,又区别于普 通意义上的传记。《革命时代的士大夫--汪曾祺闲录》作者以传主的生活和创作经历为经,以时代背景、同时代的作家及传主的师友为纬,从现实和精神层面深入 剖析了汪曾祺的创作观和文学价值。作者为文有学者的严谨,分析细致深入,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同时,避免了学院文章的枯燥、单调,有很强的感染力。

  • 《梁漱溟日记》

《梁漱溟日记》是有“最后的儒家”之称 的梁漱溟先生现存全部日记(近80万字)的汇编,并附数十张首次公开的珍贵私家历史照片。梁先生早年起即有记日记的习惯,现存日记始于1932年,终于 1981年,历经“文革”抄家等磨难才得留存。著者早年投身乡村建设,巡视抗战敌后,调停国共两党争端,上缙云山闭关修佛,解放后参观城乡新变与土地改 革,“文革”抄家受辱,政协学习论辩,常年坚持著述修行等等,长达50年的行止经历及感受心境,在日记中都有朴实的记录。本书是梁漱溟日记首次完整单行, 编者撰写了导读性质的前言和每一年大事提要,修订及增补注释600余条,并编制主要人名索引近2000条,是深入研究梁漱溟,了解20世纪中国社会与政治 变迁的珍贵的实录。

  •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1937年12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
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

国内尚无一部从中国人的视角去全面完整地反映这一事件始末的优秀力作。这部作品将从报告文学角度填补这一空白,也是做为对首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献礼。该书已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重点选题



现在,攻打南京的是“恩师”和“中国通”,守在南京准备决战日本军的偏偏是“恩师”的朋友与学生辈的“日本通”:松井石根和蒋介石之间的这场“知恩报怨” 的中日大战,一开始就非常有戏剧性——当然是场悲剧,这场悲剧在七八十年后的今天,中日两国依然各自不依不饶地死咬着、斗争着。

——第一章《杀戮前的大决战》

我们到周围转了转,在看上去像是网球场的广场和看上去像是儿童公园的广场上看到尸体堆得很高,俨然是尸体堆积成的山。尸体有的手被反绑,有的四五人被绑在 一起;有被刺杀的,有被枪杀的。另外当时怎么也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大冬天竟然在尸体堆中发现了很多赤裸的尸体。枪杀、刺杀所留下的痕迹非常明显,从中可以看 出杀人方法多种多样。

——第三章《窒息的金陵城》

今天是当代但丁炼狱的第六天,是用血腥和淫秽的大字写成的。大批人被屠杀,成千上万妇女被强奸。看来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这些野兽们的残暴、淫欲和野蛮。开始我对日本兵笑脸相迎,免得惹起他们的愤怒,但微笑渐渐就不起作用了,我的目光也像他们一样变得冷漠和怀疑。

——第五章《拉贝和他的“南京安全区”》

阁下是否清楚一个基本事实: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和亚洲所犯罪行比纳粹的罪行有过之而无不及,难道我们的审判一定要按某一个法庭的先例来确定自己所要起诉的人数而不是按照战犯们所犯的罪行审判吗?

——第七章《审判与证词》

军 队这一组织直截了当地说就是以杀人为目的而设立的集团。因此,给士兵的任务就是杀人。和平时期的士兵为了备战,要练习开枪杀人,要掌握用刺刀刺人的技能, 要进行将上述两者综合起来的战术动作的演习,藉此掌握杀人的技术。我也成了士兵,服现役的时候整天刻苦练习杀人,而且我的进步得到了认可,比其他士兵更出 色,成了第一批被选拔的上等兵。也就是说作为士兵,我被认为比其他人更优秀。

——第八章《人鬼之间——日本兵的忏悔独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网站地图|推荐书|好看的小说|爱好书|小说推荐|好书推荐|Archiver|好书推荐 皖ICP备2021018936号-1

GMT+8, 2024-11-21 18:22 , Processed in 0.10273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4-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