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美)内格尔 著,宝树 译 我们的存在有什么目的?或者说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且这也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你的第一本哲学书》有关于这个主题的思考,这是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在西方可以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齐名。不管我们是有目的还是没有目的,最终我们还是活着,最终意识会给我们找一个活着的理由。出 版 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所属分类:图书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哲学知识读物 ——阴阳俞 生命是一次偶遇 正如奥修所说:“意识只是一种手段。”因为意识就是为了我们活着而存在,也许这本来就很奇怪,到底是我们活着才有意识,还是意识让我们活着?这好像涉及到唯物还是唯心的范畴。对于我们这样在唯物的光环下长大的一代,我们会非常肯定的回答——是因为我们活着才有意识!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去尝试着理解另外一种解释会是什么样呢?科学的来由也是假设,我们为什么不能假设呢?如果,是因为活着才有意识,那我们的意识就要怀疑自己存在的目的了,因为这和我们总怀疑自己为什么活着是一个道理。 外部环境塑造了我们的意识,意识来源于外部环境,需要适应外部环境,意识要反应客观环境。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自身是一个不断进化的生物,对于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来说,是一个不完善的机器,至少用理论的完美来要求的话,我们是不完善的,正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所说——我们都是理想国在现实中的投射。一方面因为我们自身的不完善,导致我们的意识无法对自然环境做到客观而又真实的反应,另一方面,外部环境不代表就是自然环境,还有种种意识所“虚拟”出来的产物。所以,我们的意识就存在很多对现实的怀疑,在这一点上《简单的逻辑学》这本书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我们的目标就是追求真实,这个答案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意识虚构出来的。所以说,逻辑学是一门本源的学科,如果可能,我们都应该去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 我们活着自然也是需要有客观的需求,但是这种需求常常被意识所蒙蔽,我们所知道的都是意识的假象,这样的说法可能很难理解,同时,我们也就有了这样的疑问:既然我们知道的都不可靠,那么怎么去追求本源呢?也许,就像我一开始说的,这种需求就是客观事实的需要,佛曰:我们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我们追求了错误的东西。我们用来检验追求本源的方法有没有错误,是可以用尊重感情(情绪)这种办法的,虽然情绪用意识表达出来本身就存在偏差,但起码这是一种接近本源的反馈,这种感情是自我最真实的反应,当然,如果这种反应经过了意识的过滤,那么也就有了虚假的可能性。我们再回到那个问题,我们想要追求本源,就要让自己接近客观世界,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如果所处的外面世界都是人为的。我们需要一种分辨的方法。 我们的周围,存在这样的做法——旅行,读书,艺术,修行等等。我不知道做这些的人们到底有多少是去追求我们人性的本我,很多都是自然而然的去做,因为这能够给他们心灵于愉悦。这条路是对的,这是一条突破意识束缚的正确道路。可惜,我们的那些所谓的旅游胜地,都已经有太多人为的痕迹,我们的书籍有太多的商业气息,我们的艺术早已经沦落,我们的修行早已经变成一种形式,甚至宗教都已经不不再纯粹。我想,我们如果想要寻找本源,那么就要找没有人为痕迹的大自然,我们需要寻找那些真正伟大的书籍去阅读,我们需要去寻找真正的艺术去感悟,我们需要真正的修行。我也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会有什么结果,因为我在堆砌这些文字的时候,也没有找到本源,也许每个人的本源都不一样,也许都一样,也许我们根本理解不了,无法用一样或者不一样去评价。 我们的自然科学就是一种用极致意识的方式去理解自然的手段,而且是最前端的手段,这个比较集中的体现在“人工智能”这个问题的争论中。当然,我们这些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到底还有多少个,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的本源,就不得而知了。我们现在简单的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其中,自然科学中的物理的最前端的研究成果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为什么无法和我们熟悉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统一呢?是因为这两个名字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是研究成果,而后者只是规则,没错,量子力学本身就是揭示现实世界的规则,而不是我们研究出来的原理或者理论。而且,我们现在的理论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现象所展现的规则。但是,不管怎么样,只要自然科学的研究目的是揭露现实的真相,那么从事这门学科的人们就是在追求本源的路上已经领先很多。 回到现实中来,我想我这套弯理也许更好理解,且不论我们是追求本源还是我们只是追求一种游戏的快感,我们都需要尊重现实,我们的所有出发点都应该源自于现实,这里,情商高的朋友也许非常占优势,因为情商高容易感知其他人的情绪,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在意识构建的虚拟世界里玩,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些当做自己的最终目标或者出发点,这样我们最后就会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东西,而迷失方向。想要在这个世界里玩好游戏,环境很重要,环境决定了你能玩到什么程度,我们要彻底的尊重环境。 现在社会有这么一个观点,就是学历高的人反而不适应社会,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是虚拟出来的,既不符合社会现实又严重落后,而且我们的人民教师又有几个能够达到教书育人的境界?产业化没有错,但是,把教育产业化就是一种荒谬的做法!尊重环境的前提下,我们就需要去确定对这个游戏有制定规则的人的需要,我们需要去适应,我们需要去探查,这个是基本条件,就像我们在一个单位,为什么要融入单位文化,因为这种文化就是规则,我们在小公司,就要知道领导到底想要做什么,我们需要判断领导想要做的东西是不是你想要做的,是不是你擅长的,在这些都没有确定之前,一定不要盲目的去努力,否则,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心理还可能失衡。 当然,一旦有了这个前提,我想在一个单位里想要做好游戏那就易如反掌了,但是,我们也要懂得放弃,一旦你不喜欢领导做的,或者等你察觉到这些前提条件的时候,再想参与这个游戏已经晚了的时候,就要勇敢的放弃。 我们的社会看着资源极大丰富,但是,远远不够,或者这个社会既然是人为的,就应该符合利己本质,就符合二八原理——大部分的资源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这是这个人为社会的铁律。因此,我们想要玩好这个游戏,就需要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马克思的《资本论》早就已经揭示资本的本性,资本的本性本来就是血淋淋,赤裸裸的剥削,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就是一个剥削过程。我们想要完成这个过程,就必须剥削别人,这是这个社会的铁律,当然,我们可以把剥削的范围放大,以好减少对人性善良的怀疑,但这需要对游戏规则的精通,但是,不管怎么样,想要成功必然需要资本的积累,包括人财物的积累,而这个过程是最残酷的。 我们的一生是为了什么,我们死去的时候就会失去一切,这个规律其实就是我们冥冥中的那个上帝在暗示我们,游戏玩的再好,最终还是需要去追求人的本源,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我想我们玩游戏只要能够保证我们能够追求本源的资本就够了,当然,是不是越成功越容易追求到本源,这不能这么说,这是没有直接逻辑关系的,而是越成功,就越有追求本源的条件,当然这是理论上的。 我们不能迷失方向,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但是,千万不要贸然用意识去猜度我们的目的,这样会让我们误入歧途。我想处于这个人为社会之中,想要追求本源,一种办法就是远离它,摒弃意识的杂质,真正与自然接近;另一种办法是把这个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跳出圈子。 生命是一种偶然,与茫茫宇宙相比,只是一个尘埃,在有限的生命中,绽放自己生命的光芒,不去追求世俗的眼球。我们的相遇更是一种偶然,何须勉强有个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