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为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是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典志体通史,论述了上起上古,下至南宋宁宗嘉定末年典章制度的沿革。全书共348卷,分为24门,即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等。此书以杜佑《通典》为蓝本,但内容与材料比《通典》更丰富,尤详于宋代典章制度的记载,门类较也杜佑《通典》更详细,其中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为《文献通考》新创。《通典》以《食货》为首,郑樵《通志》将之移于《选举》、《刑法》之后,而马端临更将之列于全书之首,且增加为8门之多,首列《田赋考》,体现出其对经济的重视和卓越见识。全书有“文”,有“献”,有“考”,“文”是叙事,保存史料,做到信而有证;“献”是论事,汇集百家思想,采录前人评论;“考”即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议论。《文献通考》的材料丰富,分类详细,是继《通典》、《通志》之后规模最大的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文献通考》问世后,代有续作者有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 35、《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为北宋司马光撰,原名《通志》,宋神宗因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定名为《资治通鉴》。全书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民族关系、文化、人物事迹等。全书共294卷,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秦纪、汉纪、魏纪、晋纪、宋纪、齐纪、梁纪、陈纪、隋纪、唐纪、后梁纪、后唐纪、后晋纪、后汉纪、后周纪。《资治通鉴》沿用《春秋》编年史体裁,贯通古今,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取材广泛,记事注重资料的考异求真。司马光将有关历史记载的各种不同说法与自己取舍理由逐条记载下来,作成《通鉴考异》30卷,又作《通鉴目录》30卷,以便检阅。《资治通鉴》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编修方法,先按时间顺序排比资料编成“丛目”,然后初步整理为“长编”,最后考订删定,写成定稿。全书于叙事后有附论,为历代各家的评论,其中“臣光曰”是司马光对历史的评论。《资治通鉴》的注本,元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为最佳。《资治通鉴》之后,仿其体例而续编者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毕沅《续资治通鉴》等。 36、《通鉴纪事本末》 《通鉴纪事本末》的作者是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从《资治通鉴》所载1362年的史事中选编239件大事,每事独立成篇,始于《三家分晋》,终于《世宗征淮南》,各按时间顺序详其始末,共42卷。《通鉴纪事本末》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不是因其史料价值和历史见解,而是其在编年体、纪传体、政书体外创立了一种新型的纪事本末体,是对中国历史编纂学的重要贡献,开辟了史学发展的新途径。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记事前后割裂,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叙事支离、重复。袁枢针对以上史书体裁的缺点,据《资治通鉴》记载的史实,以事件为中心,“因事命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各事述其起讫,前后连贯,完整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使事件的原委清晰可见,达到“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之效,以补编年体与纪传体之不足。纪事本末体的缺点在于不能表明同一时期各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且不能对全部历史作系统记述,在保存史料方面有局限性。《通鉴纪事本末》后,用纪事本末体续作者有章冲《春秋左传事类始末》、杨仲良《续资治通鉴纪事本末》、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张鉴《西夏纪事本末》、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魏源《圣武记》等。 37、《元史》、《新元史》 《元史》,明宋濂等编修,为纪传体断代史,共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事上起元太祖铁木真称汗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206—1368)共一百六十五年的历史。《元史》依据的材料主要来自于元十三朝实录和《元经世大典》,由于十三朝实录和《经世大典》已失传,部分内容靠《元史》才得以保存下来。本纪保存了大量原始史料,以《世祖本纪》、《顺帝本纪》最为详尽,史料价值较高。《元史》的志书内容丰富,比较详细的记述了元朝的典章制度,保存了大批珍贵的史料,其中以《天文》、《历》、《地理》、《河渠》的史料最为珍贵。《元史》体例整齐,文字浅显,叙事明白易懂,还保留了当时的不少方言土语。因此,《元史》称得上是一部较好的正史。《元史》问世后,学者们的批评《元史》的编纂工作过于草率,没有认真的融合贯通,基本上都是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略加删削修改而成。正因为它多照抄史料,所以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它是最早的全面、系统记述元代历史的著作,是我们今天了解、研究元代历史的极其珍贵的文献。1976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底本,参照各种版本,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新元史》为清末民初柯劭忞撰写。《新元史》体例基本以《元史》为底本,略有改动。全书二百五十七卷,包括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柯劭忞修《新元史》时,利用《元朝秘史》和《元史译文证补》等新材料。《新元史》补充了元世祖以前的蒙古史事,还补充了北元时期的一部分历史,载述的截止时间延长到昭宗宣光八年(1378年)。《新元史》中增补了许多列传,像宋元之交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如夏贵,《宋史》、《元史》没为他立传,《新元史》考虑他在元宋战争中的重大作用,增补了《夏贵传》。对元朝初年不肯降元的一些英雄志士,尤其是元末农民大起义中的领袖人物,《新元史》都为他们列传,详述他们的事迹。《新元史》的内容比《元史》充实。此外,《新元史》对成吉思汗至蒙哥时期蒙古经营西域的内容、四大汗国盛衰兴亡的情况等,记载也较《元史》详细。另,《新元史》对《元史》一人两传、列传编排不合理等进行了纠正。《新元史》没有编写《艺文志》,且书中所引用的新资料,都没有注明出处,以致后人研究元史时,使用它的史料深感不便。此外,《释老传》里没有补上回教传和耶教传,马可·波罗等人在元朝的活动,也没有写入。 38、《蒙古秘史》 《蒙古秘史》原名《脱卜赤颜》,旧译作《元朝秘史》,元佚名撰,共十二卷,近三十万言。《蒙古秘史》为十三世纪蒙古国官修编年体史书,原文是用畏兀儿体蒙古文以叙事诗形式写的,是我国蒙古族最早用蒙古文字写成的的历史文献。现存的文本是明四夷馆的汉文本。明初翰林译员出于学习蒙古语的需要,用汉字音写蒙古语原文,逐词傍注汉译,并分段作了节译,题名《元朝秘史》。该书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蒙古古代游牧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时间上讲,从蒙古民族图腾、成吉思汗的二十二代远祖,一直写到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汗在位时期。从地域角度,横跨蒙古高原。全书内容共分十二章章二八二节,大致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一是成吉思汗先祖的谱系;二是成吉思汗本人一生的活动历史,书中突出描述成吉思汗早年的艰难经历和他在战乱中壮大自己势力,建立蒙古汗国,南征金、夏,收服畏兀儿,进兵中亚,远征欧洲的情况;三是窝阔台汗的活动历史。此外,该书还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记载了十二、十三世纪蒙古人的生活、社会组织、军事活动、古代蒙古人的社会心“理”和道德观念,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变迁的过程。总之,该书是一部重要的蒙古史典籍。1980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合校本。 39、《蒙古源流》 《蒙古源流》是蒙古文史学名著《诸汗源流宝史纲》的清代汉译本的简略书名。该书是一部编年史,被誉为蒙古古代三大名著之一。作者萨冈彻辰,出身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该书完成于1662年,篇幅宏大,参考文献丰富,内容分为七大部分:一、宇宙生成、人类起源;二、印度王统史。三、西藏王统史;四、蒙古汗统史;五、满洲皇统史(努儿哈赤至康熙帝即位);六、跋文;七、格言诗。另外,书中还插有汉朝至金朝末年的汉地皇统简史和明朝的皇统简史。第四部分蒙古汗统史是全书的中心内容,而元惠宗退回蒙古草原以后至清初的历史(即明代蒙古史),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丰富,叙述详细,是最具史学价值的部分。这一部分的价值在于:提供了元末至清初蒙古大汗的完整系谱;详细记载了达延汗统一蒙古本部的过程;达延汗诸子名号及其属部之名;真实、生动地描述了鄂尔多斯万户的历史;记录了格鲁派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的历史;反映了明代蒙古社会组织、部落变迁、经济状况、阶级状况、阶级关系、思想意识、封建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此外,书中蒙元时期部分的历史记载也值得注意,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蒙古源流》作为蒙文史书三大著作之一其史料价值一直得到充分的肯定。《蒙古源流》的版本较多,其中库伦本不仅内容完整,用字古老,字迹工整清晰,而且保存得也相当好,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最佳本子。 40、《史集》 《史集》是中世纪著名的世界通史著作,又名《集史》,波斯文。此书由波斯伊儿汗国宰相拉希德丁(Rashid al-Din,1247~1317,又译“拉施特”)主持编纂,成书于1300年~1310年间。内容主要包括世界各民族史,尤其是蒙古帝国史,以及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的历史。全书共分三部,第一部为蒙古史,共三卷。第一卷为突厥蒙古部族志、成吉思汗先祖纪及成吉思汗传记;第二卷为波斯伊儿汗以外的成吉思汗后裔史;第三卷为波斯伊儿汗国史。第二部为世界史,记述了从波斯古代诸帝王到萨珊王朝的兴衰史,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传记,哈里发艾布·伯克尔以及穆斯塔法诸哈里发时期的历史,包括伽色尼王朝、塞尔柱王朝、花刺子模王朝、撒勒噶尔王朝以及伊斯玛仪教派史和印度等民族史。第三部为世界各地区的地理志,已佚。该书是目前古文献中对蒙古史研究中最重要的书籍之一,书中所述十四世纪以前蒙古族的历史,是极为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书中对蒙古史的许多记载,都是以前为学者所广泛参阅的《蒙古秘史》中所述不详或没有记载的,史料价值极高。该书的第一部目前已经有多国学者出版了多种语言的译本。1946~1960年苏联出版了蒙古史的俄文译本。该书由余大钧、周建奇等人据俄文本译成的汉译版第一部三卷本已于1986年11月出齐,共约130万字。 41、《多桑蒙古史》 《多桑蒙古史》为瑞典人多桑(1780—1855)著,是一部用法文撰写的历史文献,对蒙古民族在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活动史实作出了详细的叙述。全书分四册,1852年出齐。全书分七卷,前三卷记述自成吉思汗至元末时的事迹。关于成吉思汗的记述是从蒙古人的传说开始,包括成吉思汗祖先,成吉思汗少年时代至其故去一生的事迹。后三卷专言伊儿汗国的史事,并附带言及钦察、察合台两汗国。第二卷和第三卷记述成吉思汗以后之事,多取材于中国史书的译文,其中以取材于《续通鉴纲目》、《元史类编》两书为最多,偶亦采用《元史》。该书卷帙颇巨,出版百余年来,全部译成东方文字的只有中国冯承钧的汉译本。日本田中萃一郎的日译本,仅完成前3编。冯译本上下册因系分期译完,有些译名未能统一。1958年陆峻岭将两册的译名加以统一,书后增添译名对照等表,由中华书局出版,分上下两册装订。 42、《长春真人西游记》 元代丘处机弟子李志常记述,共二卷。丘处机号长春子,于南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121)赴西域朝觐成吉思汗,本书即这次西游的见闻录。本书除兼记丘处机生平外,以日记的形式比较具体记述了十三世纪初期蒙古兴起时蒙古和畏兀儿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人情风俗,描绘了漠南、漠北、西域、中亚一带的山川地理,对成吉思汗西征及当时蒙古的社会政治情况也有记述。《长春真人西游记》是研究蒙古早期社会历史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十三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乾隆年间钱大昕从《道藏》中抄出,得到学术界重视。现在流行较广的是王国维1926年校注本。 43、《蒙兀儿史记》 《蒙兀儿史记》为清末民初屠寄撰。屠寄(1856—1921),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作者在主持编绘《黑龙江舆地图》之暇,因深感《元史》之不足,博采中西史料,费二十多年之精力编撰此书,全书未完成而病卒。该书于1934年刊行,共28册。本书采用正史纪传体例,有本纪十八卷;列传一百二十九卷;表二十卷;志一卷,共一百六十卷。但全书未及修完,实存一百四十六卷,内十四卷有目无文。本书内容起讫,不囿于元代,从蒙古族祖先兴起到北元政权衰亡及漠北三大汗国的世系均有记述,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突破了元史研究的传统格局,是一部以蒙古族的活动历程为纲的史记。本书补充了《元史》以外的许多史实。并对《元史》纪传中散见的史实进行收搜、考证、充实,自撰自注,纠正了《元史》中不少错误。特别是有关蒙古族的起源、兴起,各部情况及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钦察汗国的宗室世系、舆地等方面对前史的补正尤多。由于作者对东北、蒙古地区有过实地考察,故对蒙古族发源地、西北、东道诸王分地的地理和中西交通“一山一水,皆能知其古地今名,分注纪传中。大足补洪(钧)、魏(源)二家之阙误”(本书《凡例》)。还有些历史事迹,为他书所未载者,如《顺帝纪》所载北京地震,即为《元史》、《新元史》等书所未见。各卷末均有史论,其中不乏精譬、新颖之见。总之,该书在中、外文史料的引用和考证上,都在魏源的《元史新编》和洪钧《元史译文证补》的基础上大为进步,相比于同代改编元史的著作,有其独到之处。 44、《世界征服者史》 《世界征服者史》是有关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西征的历史著作。撰者为 13世纪伊儿汗国史学家志费尼(1226~1283)。因公务繁忙,未能写完。该书是研究13世纪蒙古史的基本资料之一。史料价值最高的部分是第一卷成吉思汗及其后裔史,第二卷二十六至三十一章波斯地区蒙古长官史,以及第三卷前七章拖雷、蒙哥、旭烈兀史。这些部分都是作者根据耳闻目睹的第一手材料写成的。此外,第一卷的畏兀儿史,第二卷的花剌子模王朝史,第一、二卷中有关哈剌契丹(西辽)史的记述,对研究畏兀儿史、中亚史、西辽史也有重要价值。留存至今的波斯文抄本散见於法、英、伊朗、苏联等国,其中最古老、最好的抄本为巴黎国家图书馆收藏的1290年抄本。卡兹维尼(M.M.Qazwn)从1906年起利用巴黎图书馆所藏七种波斯文抄本进行校勘,以1290年抄本为底本,从1912年到1916年出版了集校本第一、第二卷。后来他又增加另外七种波斯文抄本,共用十四种抄本校勘第三卷,於1937年出版。1938至1958年,英国学者波伊勒根据卡兹维尼集校本将该书译成英文。 45、《马可波罗行纪》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人,1275年到达元上都,因受忽必烈赏识,留居元17年,1291年随伊利汗国使臣由海道辗转回国,《马可波罗行纪》是他的口述记录。全书共四卷,第一卷记载了马可·波罗诸人东游沿途见闻,直至上都止。第二卷记载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宫殿,都城,朝廷,政府,节庆,游猎等事;自大都南行至杭州,福州,泉州及东地沿岸及诸海诸洲等事。第三卷记载日本、越南、东印度、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诸岛屿,非洲东部。第四卷记载君临亚洲之成吉思汗后裔诸鞑靼宗王的战争和亚洲北部。该书每卷分章,每章叙述一地的情况或一件史事,共有229章。书中记述的国家,城市的地名达100多个,内容包括各地山川地形,物产,气候,商贾贸易,居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及至国家的琐闻佚事,朝章国故,也时时夹见其中。所述元朝重大政治事件、典章制度及各地情况,详细生动,对研究元史和亚洲史提供了较高价值的史料。《行纪》问世后,风靡西方,译本很多。1938年摩勒、伯希和的英文译本是目前较好的本子。国内张星烺的译本的原版本较好,但不完整。1936年商务印书馆冯承钧译本比较流行。 46、《明史》 《明史》为张廷玉等撰,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最后一部,也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前后历时九十四年,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二百多年的历史。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本纪》部分记载了十六代帝王的史事,其中英宗曾两度在位,中间隔了景帝,故分前纪、后纪两部分。太祖和成组纪各分三卷,内容比较多。南明四王没有本纪,也没有单独立传。明史的志有十五种,诸志名目多沿袭《宋史》,惟有《历志》附图,为前史诸志所无。《艺文志》只记明代书目,前世著述一概不录。《食货志》详述户口、田制、赋役、漕运、俸饷、会计等方面的内容,比较全面地记载了明代的各项经济制度。表有五种,诸王表五卷,功臣表三卷,外戚表一卷、宰辅表二卷,七卿表二卷。其中前四种表沿袭旧例,只有最后一种表是本书新创。反映了明代官职的特点。明史的专几乎全部是“合传”,而无一人一传的“专传”。列传中有“类传”二十目,其中《阉党》、《流贼》、《土司》三目为《明史》所首创,其余十七目都是沿袭旧史。总的来说,《明史》在二十四史中,还算是写得较好的一部。体例严谨,文字精炼,内容充实。参加撰写者系当时名流。修成之后,得到后代史家的好评。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众人成书,或有顾及不到,在所难免。而《明史》中真正失漏之处在其有意隐蔽清建国前与明的关系及清入关后南明诸朝廷存在的史实。 47、《明实录》,俗称《皇明实录》 《明实录》俗称《皇明实录》,为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记录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的史实。其中建文朝实录附于《太祖实录》中,景泰朝实录附于《英宗实录》中。全书共十三部,二千九百零九卷。此书的纂修,系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章奏、批件等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官员收辑的先朝事迹做补充,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明实录》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基本史籍。万历中,申时行命诸学士校雠,始转相抄录,各种传抄本才得流传。其间也出现了卷帙有出入、内容有详略,以及脱落、错简等舛误。今海内外留下的各种传抄本约有十余部,已有两种影印本问世。一是1941年梁鸿志所影印的南京国学图书馆所藏抄本,共五百册;另一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在**省影印的原北平图书馆所藏“红格本”,除正文外又附校勘记二十九册,以及《崇祯实录》、《崇祯长编》、《皇明宝训》等二十一册,全部计一百八十三册。两种影印本中,某些实录的卷数有所不同。 48、《明史纪事本末》 清谷应泰撰。谷应泰,直隶丰润(今河北丰润)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谷应泰参考张岱《石匮藏书》与谈迁《国榷》,又广稽博采,顺治十五年年末成书。因该书成於《明史稿》、《明史》之前,而且属私人著述,颇受当时人所重视。该书仿《通鉴纪事本末》之例,纂次明代典章事迹,共八十卷,每卷为一目。纪事始於元至正十二年(1352)朱元璋起兵,迄於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朱由检自杀。选录其中八十个历史事件与专题,按时间顺序编排,记述始末,首尾一贯,简明扼要,卷末附有作者的史论。该书详於政治,略於经济和典章制度,且选录的历史事件也不够全面,但因成书较早﹐又综合多种明代史料编纂而成,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书中极力回避明满关系,有的内容依据野史传闻,间有失实之处。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点校本。 49、《明会典》 《明会典》,又名《大明会典》,为明代专述本朝典章制度的会典体史书。始纂于弘治十年(1497),经正德时参校后刊行,共一百八十卷。嘉靖时经两次增补,万历时又加修订,撰成重修本二百二十八卷。《明会典》一书主要根据明代官修《诸司执掌》、《皇明祖训》、《大明集礼》、《孝慈录》、《大明律》等书和百司之籍册编成。凡《明史》所未载者,多有交代。《明会典》以六部官制为纲,分述各行政机构的职掌和事例。首卷为宗人府,其下依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都察院、六科与各寺、府、监、司等为序,计吏部十二卷,户部二十九卷,礼部七十五卷,兵部四十一卷,刑部二十二卷,工部二十八卷,都察院三卷,通政使司、六科、大理寺、太常寺、詹事府、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翰林院、尚宝司、钦天监、太医院、上林苑监、僧禄司各一卷。以上为文职衙门,共二二六卷,武职衙门仅两卷,列叙五军都督府和各卫等。各官职之下多列有详细统计数字,如田土、户口、驻军、粮饷等。该书辑录明代的法令和章程,对研究明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机构与职掌、官吏的任免、文书制度、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行政管理和监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土地制度、赋税、户役、财政等经济政策,以及天文、历法、习俗、文教等,提供了比较集中的材料,是研究明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其版本通用的为万有文库本,以及1976年**的影印本。 50、《国榷》 《国榷》是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全书五百万字,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1594—1658)撰,浙江海宁枣林人。鉴于明历代实录很多地方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肤浅伪陋,谈迁以《明实录》为本,寻访各种资料,广征博采,考证订补,立志编撰翔实可信的明史。天启元年(1621)始编著,中间经历书稿被窃,以三十余年编成《国榷》一书,据称此书“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国榷》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书中敢於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於后。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国榷》取材广博,选择谨严,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原稿称百卷,书中对满清颇多贬责,当时无法流传。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直至建国后,张宗祥着手整理校订,编为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51、《弇山堂别集》 《弇山堂别集》为记录明朝史事的私人著述,明王世贞撰,成书於万历十八年(1590)。弇山堂为王世贞堂号,作者以诗文为正集,以此无当於经术政体,故称别集。因该书记载明朝典故,时人比之一代实录。全书共一百卷,计皇明盛世述五卷,记诸帝功德,;皇明异典述十卷,记典制沿革;皇明奇事述四卷,记稗史异闻;史乘考误十一卷,考史职阙谬;表三十一卷,包括功臣公侯伯、恩泽公侯伯、三师、公孤、内阁辅臣、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大都督府左右都督、通政使司、大理寺、南京协同参贊大臣等;考三十六卷,包括亲征、巡幸、亲王禄赐、各府禄米、诸王公主岁供、命将、谥法、赏赉、赏功、科试、诏令、兵制、市马、中官等。此外,有帝系帝统一卷,郡王宗系三卷。该书记述丰富,考订周详,以史乘考误和各考较为精深,可补实录会典之阙,其方法则开清代考证史学先河。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点校本。 52、《明经世文编》 《明经世文编》原名《皇明经世文编》,明陈子龙、徐孚远、宋徵璧等选编,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二月开始,十一月便编成,时间极为短促。共五百零四卷,又有补遗四卷。编者从各地搜集文集千种以上,然后从四百二十余人的文集和奏议当中,选取了从洪武年间到崇祯年间与军国大事相关的文代言、奏疏、尺牍、杂文。该书以人物为纲,以年代先后为次,在同一人物的文集中,又以代言、奏疏、尺牍、杂文为序排列先后。其内容丰富,包括时政、礼仪、宗庙、职官、国史、兵饷、马政、边情、边墙、军务、海防、火器、贡市、灾荒、农事、水利、漕运、则政、盐法、刑法、钱法、钞法、税课、役法、科举、宗室、弹劾、谏诤等。大部分内容与经济有关,这些内容对于时政的批评多能切中要害,而所提出的解决办法,有的是因袭前人的陈说,有的则有一定的创见。该书保存了许多今已不传的史料,对研究明朝历史有很高的价值,所谓“囊括典实,晓畅事情”。《明经世文编》篇幅浩繁,存在着选文重复,断限不严,去取不当的缺点,尤其有关三案、东林党以及农民起义的内容,大多未收。该书编成后即刻版印行,该书清时被列为禁书,流传极少,且多缺卷缺页。1962年,中华书局搜集整理后影印出版。 53、《罪惟录》 《罪惟录》为记载明代史事的纪传体史书,明末清初史学家查继佐(1601~1676)撰。原名《明书》,后因遭庄氏文字狱牵连,以“获罪惟录书”而署书名,故名《罪惟录》。原书分帝纪二十二卷,志三十二卷,列传三十六卷,次序纷乱,后由张宗祥、姜佐禹等人整理,分别部居,编次前后,写成目录,定为一百零二卷。与《明史》相比,该书多南明诸帝纪;志的部分也较细,设有《土田志》、《贡赋志》、《屯田志》等;传的部分为以事立传,不以人立传,与传统写法不同。另还列有**专目。该书所记,始于洪武迄于南明弘光、隆武、永历、鲁王以海、韩本铉各代,记农民起义之事尤较他书为详,是研究明代,包括南明历史的比较有系统的资料。该书写成后,即复壁深藏,秘不示人,冀以免祸。原稿涂抹殆遍,不可卒读。辛亥革命后,始见于世,藏于吴兴刘氏嘉业堂。1936年,商务印书馆据该藏本影印出版。 54、《天下郡国利病书》 作者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全书原无卷数,分定为34册,其中第十四卷已佚,清人黄丕烈将原稿分为六十册, 1936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时分定为五十册。清嘉庆时有刊本流行,嘉庆时的刊本在篇目与编次上有更改,分为一百二十卷。卷一是舆地山川总论;是全国地理的总论,分为地脉、形胜、风土、百川考四篇;分别论述了全国山脉的分布,各地的形势、气候;水系资源;卷二至卷一一四,从北直隶至贵州,是全国地理的分论,分述北直隶、江南、山东、山西……等等地的情况;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大多涉及到经济方面,尤以赋役、屯田等项为详,尤其是对明代军屯的记载更为详细。关于倭寇以及闽粤间许多所谓“海盗”活动事迹、大西南及西北少数民族的记载也不少,以上资料对研究明代社会经济有重要参考价值。卷一一五至一一七三卷,叙述了边疆的形胜和沿革,介绍了边疆的边备及河套、西域地区的交通和物产等情况;卷一一八至卷一二0记载了交趾、海外诸藩、海外入贡互市的资料,着重介绍了交趾、安南、日本一直到佛郎机等国的情况。本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丰富的资料,精审的考证,为研究明代的地理和社会经济提供了方便。 55、《读史方舆纪要》 《读史方舆纪要》作者是顾祖禹。顾祖禹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读史方舆纪要》是顾氏历时30多年时间撰成的一部历史地理著作。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经世致用的思想贯彻其中。全书共分130卷。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九卷,按照历史顺序叙述自唐虞三代、至明各朝的州域形势及历代政区沿革。第二部分一一四卷,篇幅最大,是全书的主要部分,以明代的两京及十三布政使司的行政区划为单位,分别叙述所属府州县的情况。每京、省的卷前有《序》一篇,从历史上论述该地区在地理上的重要性。每京、省的第一卷,叙述该京、省的地理位置,疆域沿革,所属府、州县名,及境内名山大川、险要等;然后从第二卷起,逐一介绍各府、州的情况。每府州你的介绍,亦仿此例,先叙述其地理位置、疆域沿革、所属县名,然后再逐一介绍各县的情况。第三部分六卷,采录了历代地理书对山川、江河、漕河海运的记载。第四部分共一卷,为分野,采用了历代志书中关于各地星宿分野的的说法。本书特别注意政治、军事地理的研究,讨论了明朝的国防及首都北京的保卫,江南地区的重要性即四川的地位及坚守诸问题,除此之外,对各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城市兴衰,交通、漕运变迁,水里兴修有所叙述,为我们研究自然、经济地理提供了重要资料。 56、《清实录》、《东华录》 《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共四千四百八十四卷,是清代历朝官修史料的汇编。此书是清朝历代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纪,用编年体体例记载了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朝章国故与历史事实。《清实录》除全局总目、序、凡例、目录、进实录表、修纂官等五十一卷外,其中《满洲实录》八卷、《太祖实录》十卷、《太宗实录》六十五卷、《世祖实录》一百四十四卷、《圣祖实录》三百卷、《世宗实录》一百五十九卷、《高宗实录》一千五百卷、《仁宗实录》三百七十四卷、《宣宗实录》四百七十六卷、《文宗实录》三百五十六卷、《穆宗实录》一百七十四卷、《德宗实录》五百九十七卷,以及《宣统政纪》七十卷。各朝实录,篇幅不等,记事细目多寡不均,但主要类别大多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及自然现象等方面的内容。 《东华录》是清代蒋良骥、王先谦撰写的清代历朝实录的缩编。因为清代国史馆设在北京东华门内,故两位史臣都把自己辑录的书叫《东华录》。蒋氏《东华录》三十二卷,纂辑自太祖天命年间至世宗雍正十三年,包括五帝六朝的重要史料。王先谦仿照蒋氏《东华录》体例,于光绪年间,纂辑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史料,成书二百三十卷。后又因蒋氏《东华录》太简,王先谦又增补蒋氏之书,扩充至一百九十五卷,与前书合称《九朝东华录》。以后,潘颐福辑成《咸丰朝东华录》,王氏又加以补充成一百卷;另外,王氏自辑成《同治朝东华录》一百卷。再合以前所辑总称《十一朝东华录》。由于蒋氏《东华录》纂辑在乾隆朝重修清初三朝实录之前,王氏《东华录》纂辑在光绪朝修改历朝实录之前,故所载的史料价值超过修改后的《清实录》。继《十一朝东华录》之后,宣统元年(1909),朱寿朋又纂修《光绪朝东华录》二百二十卷。 57、《清历朝起居注》 《清历朝起居注》为编年体史书。编写者为历朝起居注官。起居注这种史书体裁在唐代就已经出现。早在清廷入关以前,清太宗皇太极就曾命令库尔缠等记注政事。在清廷入关初年,摄政王多尔衮也有委派史官为其作记注之举。这些都是有清一代立馆设官修起居注制度建立的先声。康熙九年,清廷正式在太和门西廊建立起居注馆。清制,凡皇帝三大节受贺,举行大典,处理朝政,如临雍、大阅、耕藉、谒陵、经筵、巡幸、御门听政等活动,起居注官均须轮流在场侍值,并将耳闻目睹的情况记载下来。这样,起居注的内容无疑是十分丰富而广泛的。除皇帝内廷私生活以外的言行,在起居注册均有所反映。清廷对起居注的记注体例,有严格的规定。何事该记、何事不该记,以及记注的顺序和繁简,均载在《会典》。目前所发现的清代起居注册始于康熙十年(1671年)九月,迄于宣统二年(1910年)十二月,中间有缺佚,已不完整,共一万二千册。 58、《清史稿》 《清史稿》由赵尔巽(1844-1927)主编。民国时代北洋军阀政府袁世凯特设清史馆编修的。自1914年设立清史馆起,历时十四年修成。先后参加编写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修成后,正值北洋军阀政府垮台,来不及修改定稿,即付梓刊印。《清史稿》记事,起自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辽宁新宾)建国称汗,终于宣统三年(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共296年的历史。本书体例一如历代的正史,分为本纪、志、表、列传四个部分,共五百二十九卷。计本纪二十五卷,志一三五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一六卷。本纪记载了十二个帝王的史事,以《高宗本纪》分量最重,共六卷,占本纪部分的四分之一。《太祖本纪》略叙清开国的肇祖、兴祖、景祖、显祖的事迹。志有志目十六种。在志中,只有交通、邦交二志是新创。其余都是因袭前史。改《明史》的《历志》为《时宪志》,改《五行志》为《灾异志》。新创新的《交通志》有关铁路、轮船、电报、邮政的记载,反映了清末社会的时代特点。《邦交志》记载了清王朝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特点。《艺文志》仿《明史》体例,只记述清代著述。表有十种,编写的较好。列传包括“类传”十四种。其中畴人、藩部、属国三种属于新创,其余沿袭旧史。《畴人传》,记载了梅文鼎、李善兰等历算家的事迹,为研究科技史提供了系统的资料。尽管《清史稿》存在许多缺陷,在今天还没有别的清史能替代它时,也就成了研究清史的一部有价值的史书。 59、“清三通” “清三通”即《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皆为清朝政府官修政书。 《清朝通典》原名《皇朝通典》,清嵇璜、刘墉等撰,共一百卷,分九典,分别为:“食货典”十七卷,“选举典”五卷,“职官典”十八卷,“礼典”二十二卷,“乐典”五卷,“兵典”十二卷,“刑典”十卷,“州郡典”七卷,“边防典”四卷,卷首有“凡例”四则。是书主要根据《清律例》、《清一统志》、《大清通礼》、《大清会典》等书的内容编纂而成,记载了清代开国至乾隆中期一百七十多年间的社会典章制度。 《清朝通志》原名《皇朝通志》,清嵇璜、刘墉等撰,共一百二十六卷,体例异于通志、续通志,略去本纪、世家、列传、年谱,仅存二十略。所载典章制度自清初至乾隆五十年止,但除了氏族、六书、七音、校雠、图谱、金石、昆虫草木等略以外,内容大体与《清朝通典》重复。 《清朝文献通考》原名《皇朝文献通考》,清张廷玉等撰,后嵇璜、刘墉等奉敕撰,纪昀等校订。全书300卷,体例同《续文献通考》,惟各考子目略有增删,所载典章堶度自清初至乾隆五十年止。 另,《清朝续文献通考》,原名《皇朝续文献通考》,清刘锦藻撰。本书据清代实录、会典、则例等资料编成,共四百卷,体例除《清朝文献通考》的26考外,增加《外交》(交际、界务、传教、条约)、《邮政》(总类、船政、路政、电政、邮政)、《实业》(总务、农务、工务、商务)、《宪政》等4考,共30考,下列136个子目,所载典章制度自乾隆五十一年至宣统三年止。 60、《清会典》 清代仿效明朝的做法,进行会典的编纂和修订工作,制定清会典,清会典是清代制定的行政法典,包括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朝会典。《康熙会典》一六二卷,《雍正会典》二五0卷,《乾隆朝会典》分为《清会典》一百卷,《清会典则例》一八0卷。《嘉庆朝会典》分为《清会典》八十卷,《清会典事例》九二零卷,目录八卷;《清会典图》一三二卷,目录二卷,总计一一四0卷。《光绪朝会典》分为:《清会典))一百卷,目录一卷,《清会典事例》一二二0卷,目录八卷,《清会典图》二七0卷,总计一五九九卷。清代五朝会典典章一般以官职为纲目写成,首尾相衔,比较完整。清会典基本上按宗人府、内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理藩院、都察院、通政使司、内务府以及其他寺、院、府、监等机构分目。乾隆、嘉庆两朝增设乐部、中书科,并将图示列入会典。至光绪朝又在会典中增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清会典详细记述了清代从开国至光绪朝各级官职的职掌、事例和活动原则。内容比《唐六典》、《明会典》丰富。“凡职方官制,郡县营戍,屯堡觐飨,贡赋钱币诸大政,于六曹庶司之掌,无所不录。” 因此,清会典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行政立法的总汇,也是研究清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由于清会典所记载的是“宏纲巨目”,“礼乐刑政大端”和所谓“经久常行之制”,因而有人称之为“清帝国之宪法”。 61、《圣武记》 《圣武记》的作者是魏源。《圣武记》体例为纪事本末体,全书共十四卷,将清代大事总结为三十四个事件,按事立篇。前十卷,将爱新觉罗氏的崛起,统一东北、进攻明朝,从进关直到道光年间的内外战争共归纳为六个专题记述。后四卷《武功余记》是作者的议论,着重讨论兵制、兵饷,掌故考证,事功杂述,议武五篇。该书取材广泛,有经书、正史、实录、方略,有地方志及各种私人著作,也有一些口述史料。但魏源在使用这些材料时非常谨慎,故该书的史料大多是可靠的。《圣武记》在探索清代盛衰时,涉及到大量边疆民族问题的史实。魏源肯定康、雍、乾三朝巩固我国固有疆域的功绩,用历史事实驳斥不利国家统一的论调;重视记载民族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史实,谴责制造民族不和与边境事件的不法官吏和少数民族统治者。《圣武记》不但记载清代民族间发生的战争,同时也注重记载民族之间联系加强、中央与地方关系趋向密切的事实。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乾隆对重归祖国的土尔扈特的安置。《圣武记》是研究清代历史的一部必读之作。 62、《日知录》 《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作品之一。《日知录》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日知录》书名取之于《论语·子张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该书三十二卷,有条目一〇一九条(不包括黄侃《校记》增加的2条),每条有一个标题,不分大的门类,条目的编次先后,以类相从,根据内容编订。条目长短不拘,最长者《苏淞二府田赋之重》有五千多字;最短者《召杀》仅有九字。这与作者立志学术创新有密切的联系。内容大体分为三类:经术、治道、博闻,而核心则是“治道”。潘耒把《日知录》的内容大体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四库全书总目》则分作十五类,即经义、政事、世风、礼制、科举、艺文、名义、古事真妄、史法、注书、杂事、兵及外国事、天象术数、地理、杂考证。这两种划分都有其价值。前者重视了《日知录》的经世意义,抓住了其主要的方面,后者则偏重其学术意义,重视顾氏考据之学而贬低其经世思想。在《日知录》中,作者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心性的学风。作者旁征博引,考竟源流,倡导新的治学方法。在历史编纂学方面,作者也提出了一些好的见解。 63、《文史通义》 《文史通义》作者章学诚,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杰出的史学评论家。《文史通义》共八卷,包括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篇五卷,外篇三卷。主要内容有:其一,“六经皆史”。章学诚认为《六经》记述了古代的典章制度,说明史之源起先于经,并且指明经术乃是三代之史而为后人所重视。虽然“六经皆史”不是章氏的创见,但"六经皆史"命题的提出,不但将史学的产生上溯至《六经》之前,而且扩大了古史研究的范围,对先秦史学史和史料学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其二,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纲纪天人,推明大道,所以通古今之变,而成一家之言”。所谓“纲纪天人”,即史学不但要记人事,还要记天文,要阐明自然变化与人事的关系。所谓“推明大道”,就是要阐明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所谓“通古今之变”,即详明历史事件的起讫原委及中国历史古往今来的变化过程。所以,他主张修通史,因为通史这种体裁最便于通古今之变,从阐述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揭示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第三,改变旧的史学体例。章学诚认为史学编纂要总结古代和当代史学编纂的经验教训,确定一项文、质适中的原则,既要注意文词,又要坚持质朴。第四,章氏发展刘知几的史学理论,于“才、学、识”之外,提出“史德”问题。章学诚所说“史德”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尽其天而不益以人”的治史态度。只要按照这个要求去做,就“足以称著书者之心术矣”。这是“欲为良史”的基本条件。第五,把方志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提出系统的理论主张,始自章学诚。章氏不但对方志的性质、内容、体例等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将其主张贯彻于具体的编修方志的工作中。这是章氏对方志学的杰出贡献。 64、《十七史商榷》 《十七史商榷》作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共一百卷,上起《史记》,下讫《五代史》,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考订、评论了历代“正史”十九种,内容极为广泛。其中考订、评论《史记》六卷,《汉书》二十二卷,《后汉书》十卷,《三国志》四卷,《晋书》十卷,《南史》及《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共十二卷,《北史》及《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共四卷,新旧《唐书》二十四卷,新旧《五代史》六卷,别论史家崖略,为《缀言》二卷。因当时已有毛晋汲古阁所刻之十七史(无《旧唐书》、《旧五代史》),故王鸣盛仍用十七史之名而统言之。所谓“商榷”,实际上就是考订和评论。全书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校勘文字、考证典章制度;第二,评论史书和史家,大体来说,评论都还比较公允,但个别的也有偏激的地方;第三,评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鸣盛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经常能够提出一些不同于旧史的看法,发人深思,对我们研究历史问题有一定的启发。总之,《十七史商榷》是一部以校勘考订为主,同时又兼历史评论的史学名著。 65、《廿二史考异》 《廿二史考异》作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是仿照司马光《通鉴考异》的体例写成的,共一百卷,包括《史记》五卷,《汉书》四卷,《后汉书》三卷,《续汉书》二卷,《三国志》三卷,《晋书》五卷,《宋书》二卷,《南齐书》、《梁书》、《陈书》各一卷,《魏书》三卷,《北齐书》、《周书》各一卷,《隋书》二卷,《南史》、《北史》各三卷、《唐书》十六卷,《旧唐书》四卷,《五代史》六卷,《宋史》十六卷,《辽史》一卷,《金史》二卷,《元史》十五卷。所考“廿二史”,即从“二十四史”中除去《旧五代史》和《明史》。另外又将司马彪《续汉书》志从《后汉书》中单列出来,因此总目实可见“廿三史”。《廿二史考异》是以考订、校勘、训诂见长的史学著作,对二十三部史籍及其注释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文字校勘。除校勘文字外,还对史籍记载的内容有出入、有错误的地方,以及历代典章制度、地理沿革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审慎的考证,使许多有矛盾的地方得到疏通辨析。全书考证时,先列出原书中纪、志、表、传的篇名,然后分条列出要考的原文,紧接着再写出考证文字或案语。考证的方法有本校、他校、对校,除校勘文字外,考订史实之外,还兼做了一些笺释的工作。 66、《廿二史劄记》 《廿二史札记》又名《二十二史札记》,与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并称为清代三大史学名著。作者赵翼(1727─1814年)。该书内容以研究历代正史为主,其中涉及《旧唐书》及《旧五代史》,虽书言二十二史,但实涉及二十四部正史。全书共三十六卷,补遗一卷,札记五百七十八篇。计:《史记》、《汉书》共三卷,《后汉书》二卷,《三国志》、《晋书》共三卷;《宋书》、《齐书》、《梁书》、《陈书》、及《南书》共四卷;《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及《北史》共三卷;《旧唐书》、《新唐书》共五卷,《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共二卷,《宋史》、《辽史》、《金史》共六卷,《元史》二卷,《明史》六卷。赵翼的《廿二史剳记》首先对清朝以前的二十四部纪传体“正史’做了全面考订和评论。在考订每一部“正史”时,先叙述各史的作者、编写经过、成书的年代,然后再叙述各史体例的得失、编纂方法的优劣、史料的来源及真伪、史料价值的高低等;其次,该书还评论了史事和人物。史事的评论,主要是针对某一历史时期的主要社会问题而发,反映了该时期的某些历史特点。对历史人物的评论,有褒有贬,观点十分鲜明。1982年,经王树民点校,中华书局出版的《廿二史札记校证》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67、《读通鉴论》 《读通鉴论》为明末清初王夫之撰写。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生于明末,明亡后参加南明抗清斗争,后来放弃政治活动,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以著述终其身。学者尊称为船山先生。《读通鉴论》是王夫之阅读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笔记,全书三十卷。全书根据《资治通鉴》所载史事,评论自战国至五代的历史。其中评论先秦一卷,西汉四卷,东汉四卷,三国一卷,晋四卷,宋、齐、梁、陈、隋各一卷,唐八卷,五代三卷。每卷根据《资治通鉴》所列帝王系统,分为若干篇,每篇就这一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分析和评论,对于具体的历史事实则略而不载。另附《叙论》四篇,自述撰写此书的旨意及其主要观点。全书反映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和史学思想。其思想主要有:第一、“经世致用”的思想,坚持史学为现实政治服务;第二,反对封建的“正统论”,宣传不主于一尊的民主思潮。第三、在历史观方面,王夫之提出了历史进化论。王夫之认为,历史是前进的发展过程,后来居上,上古时代并不是理想的社会,秦汉以后的情况实际上好于夏、商、周。王夫之还认为,郡县制的推行,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的建立,是由历史发展的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王夫之指出,历史的发展是通过皇帝大臣的活动来实现的。197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本是目前最好的本子。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