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当今影响最大的历史学国际盛会,素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美誉。2015 年8 月23—29 日第22 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在山东济南举行,这是该盛会首次在亚洲国家举办。 “世界史中的革命:比较与关联”是这届历史学大会的主要议题之一。大会针对这一议题的讨论将分为四个场次:大西洋世界的革命、20世纪欧洲的革命、近代非洲和中东的革命、近代东亚的革命。 将各国的革命置于世界历史的视野下进行考量,将中国革命与全球化进程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历史学研究的大势所趋。有关这些“革命”的历史研究,特别是对变动中的中西关系的讨论,中华书局和国内其他出版社曾经出版过大量的学术著述。今天,我们仅选取其中最具特色的八本,从对革命的当下讨论等四个方面,试对这一问题进行管窥。 《万历十五年》,原版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1587年,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同年,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表面上看来似末端小节的事件,实质上却是此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全书末段的这句话,恰如其分的阐释了《万历十五年》的著作主旨。 换一个视角来解读历史,世界变得更立体。《万历十五年》所折射的对于历史事件之关系因果的思考,使其自出版以来便受到学界经久不衰的高度关注。 由黄仁宇本人译写的《万历十五年》中文本由中华书局于1982年5月首次出版,此后多次重印(成为中华书局深入人心的经典作品)。2007年1月,在纪念《万历十五年》问世三十周年的“增订纪念本”基础上形成的平装“增订本”出版,图片资料上只留黄仁宇先生手记一帧,保留了“增订纪念本”中的文字修订成果:详细校订的正文改正了旧版的多处错误;重新编订的附录增添了作者《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1619年的辽东战争》两文,以及富路特(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为英文本所作的序言、美国作家欧蒲台对本书的长篇书评等,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书主旨。 中国与西方关系,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历史学界从未失去兴趣的热门话题。英国学者赫德逊撰写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的《欧洲与中国——从古代到1800年的双方关系概述》,不仅概括了此前西方学者(特别是玉尔、赫尔曼、肖夫、李希霍芬等)对中西古代陆路交通史的研究成果,而且对中西关系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赫德逊的这本著述以繁富的史料,精核的考证,描绘出古代中西关系史的基本面貌,脉络清晰、明白晓畅,自1931年问世以后,被认为是西方学界中外关系研究的代表性学术著作。作为该书中译本,本书于2004年(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出版,是中华书局“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之一。 如果说《欧洲与中国》反映的是从古代到1800年的中西关系,那么《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所讨论的,则恰好是18、19世纪之交欧洲和东亚的社会经济状况变化所导致的世界格局的变动。本书是反对西欧中心论和冲击—回应模式的思潮兴起的表现,其讨论了各家论点,详细考察了18世纪欧洲和东亚的社会经济状况,对欧洲的英格兰和中国的江南地区作了具体的比较,以新的论证方法提出了具体的比较,以新的论证方法提出了许多创新性见解,其基本观点是:1800年以前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没有一个经济中心,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完全为西方自己独有的内在优势;只是19世纪欧洲工业化充分发展以后,一个占支配地位的西欧中心才具有了实际意义。 康乾盛世后的数十年间,清王朝跌入了忧患丛生的衰世之中。在西力东侵和西潮激荡的历史背景下,外来的器物与制度长驱直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与力度改变着中国的世道人心。新旧事物的纠结缠绕中,泊来品不断转化为中国的内在之物,却难以被中国社会完全消化,由陌生变成了“夹生”。中国社会身不由己一变再变之时,背负着厚重传统的晚清士人,却仍祈望循着历史的旧径为家国找寻出路。急剧的新陈代谢,促使中国旧的社会结构由脱榫走向解体,但旧邦新造的道路却依旧曲折而漫长。 本书涉及包括中国人的历史经验和历史经验之外的世界、19世纪后期中国的绅士和绅权、中西交通和进入了中国历史的外国人条约制度:西方世界与晚清中国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等专题十四个,是作者近年来研究新题的集中讨论。 四、《旧制度与大革命》和《辛亥前十年中国政治通览》 ——对革命的当下讨论 对人类历史中的“革命”,今天的我们,多是隔着时间的洪流作辽远的回望。有别于这种客观、冰冷的审视,在革命发生当下对革命本身的研究,在讨论“革命”的诸多历史著述中,吸引着我们的目光。通观《旧制度与大革命》和《辛亥前十年中国政治通览》两书,所见的是中法两国学者对发生在本国的政治革命的研究与思考。比较两书的论点与方法,则可略窥东西方学者革命研究的特点。 托克维尔 著 法国大革命,在原有的封建制度崩溃之时,因并未带来革命预期的结果,而致使执政者与民众间的矛盾公开化,社会动荡愈演愈烈。丙辰年 (1856年)出版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所讨论的正是这一系列问题。 托克维尔开宗明义就指出,这本著述不是写另一部大革命史,而是进行“关于法国革命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本在大革命方兴未艾的“当下”进行的研究著述,从方法论说,还带有问题史学的色彩。 此外,与19世纪一些思想家、哲学家——从斯塔埃尔夫人到基内——不同,托克维尔不是凭空“思考”法国革命,而是扎扎实实地依靠对原始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他是第一个查阅有关国有财产出售法令的历史家;他还阅读、利用了前人从未接触过的大量档案材料,包括古老的土地清册、赋税簿籍、地方与中央的奏章、指示和大臣间的通信、三级会议记录和1789年的陈情书。根据这些史料,他得以深入了解、具体描绘旧制度下的土地、财产、教会、三级会议、中央与地方行政、农民生活、贵族地位、第三等级状况等,并阐发自己的论点。 杜亚泉等著,周月峰整理 “五千年来专制帝王之局,于此十年中为一大结束;今后亿万斯年之中华民国,乃于此时开幕。”《辛亥前十年中国政治通览》由《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等人在1913年1月发表的文章整理而成,原名《十年以来中国政治通览》,从辛亥革命当事人的角度,回顾辛亥前十年的经历,分析革命的前因后果。 当下记载有其特定的长处,即在其可能“捉住当前一境”的现场感,那是后人永不能有的。原名《十年以来中国政治通览》的本书,带领我们走回20世纪初叶,体悟面对时代巨变的中国社会之结构原理。 相关书目 为了更好地了解对革命的“当下讨论”之特点,我们选择了两本现代研究者对法国大革命、辛亥革命的研究著述,以供比较。 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起源 法国大革命真的是启蒙运动的产物吗?作为“新文化史”研究的典型著述,罗杰•夏蒂埃的《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起源》一书总结了自1939年以来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起源的看法,重点从启蒙思想与革命的关系、公众舆论的影响、革命书册的出版与传播、宗教变革、王权衰落等方面探讨了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起源,并对既有的结论一一进行质疑与分析,提出了究竟是文化引发了大革命,还是大革命催生了与之有关的文化这一命题,为革命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罗杰•夏蒂埃 著 译林出版社 2015年出版 原版书名: Les Origines culturelles de 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 《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 周锡瑞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年出版 周锡瑞,20世纪6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美国历史学者的新的一代,用了两年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资料,在英国和日本查阅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外交档案,从而在本书中对两湖地区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进行了比较客观和深入的探讨,从经济利益得失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各个集团政治情绪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世界史中的革命:比较与关联”是历史学界经久不衰的讨论主题,其内涵宏大广博,所涉及的范围,绝非有限的著述所能囊括的。而国内出版的相关著述繁多,亦须待有缘人细细品读。小编在此所列出的八本书目,仅是向广大读者朋友聊作推荐,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各位读者与同仁的讨论与思考。 本策划书单是应市场部约稿,由武汉大学王殷周编写,学术著作编辑室主任罗华彤指导而成的。 (统筹:启正;编辑:松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