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英国当代博物学作家理查德·梅比的新作,立足英国本土,涉及园艺、文学、历史等领域,解析人类与杂草之间的故事。他从历史、文学和民间故事中,剖析杂草与人类之间关系,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杂草的感情,再加上优美、生动和风趣的语言,使得本书不仅是科普书籍,更是生动有趣的植物随笔。 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是耶路撒冷旧城外第一座犹太住宅区的建造者摩西·蒙蒂菲奥里爵士的曾孙,曾主持纪录片《耶路撒冷:一座圣城的诞生》。他以客观、中立的写作态度,考证、甄别了大量史料,梳理出耶路撒冷三千年来的兴衰罔替,称得上是“百科全书”式的集大成著作。作者说,“我的目的是为普通读者书写最广泛意义上的耶路撒冷历史,不管他们是无神论者还是有信仰的人。我的任务是追寻真相,而非在不同宗教的神话间进行裁决”。 作者莉迪亚·戴维斯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来写小说,给人以全新的感受。书中的85个故事大多都很简短,有的甚至仅有一句话,似一幅微型画、一段趣事逸闻、一则寓言故事、一句智慧箴言……然而,那些透过简短故事所传达出的极富哲学思辨意味的思想,却极富冲击力。小说中的故事都取材于日常生活,作者把她对生活中各种情景、问题的观察、思考和感悟,化诸简洁、尖锐而机智的文字,传达出作者对当代生活中各种或荒诞或绝望的本质的思考。 该书是李开元先生2015年出版的新书,同时出版的还有其姊妹篇《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作者善于以一种通透而饶有趣味的方式讲述历史,令人读来手不释卷、酣畅淋漓。全书从那场历史上最有名的饭局——鸿门宴写起,结合文献史籍、出土文物,并实地踏查地上遗迹,揭示了一系列未解之谜,描绘出众多英雄豪杰卓尔不群的面目。作者对史书记述的辨正和还原,尽可能地丰富了那段历史,使楚汉相争这出大戏更为惊心动魄。 本书是美国前NASA员工、美国最热门科普漫画网站“xkcd”的创立者兰道尔·门罗的新作,内容是他在“What If”科学问答专栏的问答集,再配以“xkcd”经典火柴人漫画插图,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为人们解读各种学科知识。本书的副标题“再荒诞的问题都可能有一个科学答案”,可谓精当概括了本书特色。但是作者的解释都是有科学依据的,经过了充分的研究分析,是一本让人在忍俊不禁中轻松增长科学知识的书。 2004年,父亲逝世,年过五旬的龙应台第一次经历至亲的去世,这使得一贯以锐利笔锋批判外界现实的她,开始对亲情、对生活作深度的体会和思考,这本《目送》就是她思考人生“生死大问”写成的散文集。作者用深邃、忧伤而美丽的文字,写父亲的去逝、母亲的衰老、儿子的别离、朋友的牵挂、自己的失败和脆弱,以及独行人生道路上的所见与所思。以深情和深思写生命中的悲欢离合、骨肉亲情,提醒我们珍视生命中的本真。 本书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长篇悬疑小说,也是他继《白夜行》之后最受欢迎的作品。故事以倒叙的方式展开,三个小偷躲进一间废弃已久的杂货店,他们无意中发现,信箱里居然出现了一封来自过去的求助信。面对求助信,他们选择给予回复和安慰。于是,一封封求助信通过卷帘门投入,一段段温暖人心的故事也由此开启。书中的每个故事,既是相对独立的,又相互穿插、环环相扣,虽然没有侦探推理,依然扣人心弦,值得展卷阅读。 空寂的庄园,主人老将军迎来了一位罕见的访客,一位曾与他金兰之交的故友。昏暗的客厅里,将军与访客秉烛对坐,彻夜长谈,审判一段由爱情及友情、忠贞和背叛交织的三角关系。马洛伊用沉郁如挽歌的文字怀念逝去的帝国时代,还有随之消逝的贵族品德和君子情谊。马洛伊·山多尔是二十世纪匈牙利文坛巨匠,出生于奥匈帝国贵族家庭,一生颠沛流离,他的文字质朴大气、感情磅礴而表达节制,在德国文学批评界被视为与威茨格齐名。 全书以私人笔记的形式,细细回顾往事,整理那些泛黄的老照片、书信、日记等,串联起记忆的碎片、一个家庭的颠沛史。被誉为“先锋导演”的王小帅1966年出生于上海,先后搬迁至贵阳、武汉、北京、福州,然后又漂回北京……一路而来,颠沛流离的异乡生活使他说不清自己是哪里人,似乎从没有“故乡”的归属感。这本书记录的就是这样一个“无故乡的人的精神故乡”,对于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中“故乡”情节失落的中国人来说,值得阅读。 张志扬先生是中国哲学界具有原创性思想的学者,他最先提出“存在哲学”“语言哲学”“政治哲学”“创伤记忆”等哲学概念,一直暗暗引领中国哲学思潮的发展。在这本书中,作者谈及人生、文学、电影等领域,谈论自己曲折生命历程中经历的一些重大事件,谈论自己阅读小说、艺术和电影的所思所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引人深思。 该书是“知乎说书人”张春的随笔文章精选集,收入作者曾在豆瓣、知乎、天涯上发表的广受欢迎的文章,如《各种普通的食物最好吃的时刻》等。全书分为四个部分,“你好,小地球”讲述在厦门的创业生活,“梦境仓库”描绘性格各异的朋友们,“我和她”回忆童年、故乡、亲友旧事,“世界尽头的风景”汇集了患抑郁症后最为灰暗沉痛的作品。展卷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走进那些关于青春、梦想、爱与成长的故事,焕发起更丰沛的生活力量。 1942年,中岛幼八出生在东京,一岁就随父母来到中国东北生活。抗日战争结束,年幼的他自愿和中国的养父母一起生活,在中国北方的农村度过了童年、少年时光,直到十六岁才回到日本。1966年,他进入日本中国友好协会总部事务局,投身于为日中友好而努力的终身实践。退休后他开始撰写个人回忆录,并自费出版这本书。阅读这本书,能够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那段历史,反省战争,启发我们做一个善良而又有主见的人。 该书讲述了日本作家黑柳彻子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故事,是一本温暖、有趣而又感动人心的文学作品。小豆豆因淘气被原来的小学开除之后,来到巴学园小学。校长小林宗作先生秉持自由、平等的教育理念,亲切、随和地爱护每一个特别的孩子,引导他们舒展自己的天性,发挥自己的潜能。蕴含在故事中的教育价值,为我们提供了理想中的学校的范例。 著名作家路遥仅仅活了42岁就英年早逝,但他创作的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这样一个传奇作家,以及他那短暂曲折大起大落的人生,对于我们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谜题。作者厚夫是路遥文学馆的馆长,也是路遥生前的忘年之交。书中披露了大量路遥生活中不为人知的往事,以及他的文学事业、文学创作精神,力图让读者了解那个时代里真实的路遥。 小说主要讲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知青陈阵和他的朋友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和游牧民族间发生的一系列相依相存的故事。这一作品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涵,草原狼作为游牧民族的原始图腾,象征着自由、独立、勇敢、顽强、智慧和尊严的民族特质。人类的残酷杀戮和无度索取,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最终也逃不过自然的报复。 本书是苏枕书游学京都,探访京都旧书店逸事趣闻写下的随笔集。苏枕书出生于1988年,高中曾获“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作者怀着对京都旧书业和旧书店的勃勃兴趣,借游学之便,一一探访,听旧书店的主人讲述书店的前世与今生、旧事与新说、书人与书事……文笔淡然、温暖而雅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书的感情,也给人一种惬意的阅读感受。 ——此推荐书目摘自《文华书潮》第九期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