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小说:我们不过是相爱,并没有罪不可赦!虽然现在还是很多人谈“同性恋”色变,其实在人类文学史上,有许多有名同性恋主题的经典名著,在这些书里,有太多感人至深,也有太多无可奈何,我们能够读到作者对同性情结那灵与肉的探寻,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拓展了我们的眼界,告诉我们一种与众不同的可能性。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聚焦民国六十年代台北新公园里一群被称为“青春鸟”的同性恋沦落少年,细腻描述了他们被社会、家庭、亲人抛弃的痛苦曲折的心路历程和不为人知的生活。故事以这群下层同性恋者的生活为主,旁及隐身于各行各业的同性恋者,并藉由龙凤神话等过往的同性恋曲,反映1960年代前后同性恋者族群被家庭、学校与社会、国家放逐的边缘处境,呈现同性恋者身体与心灵双重流亡的困境。 1.我对他说:我一身的毒,一身的肮脏,你要来做什么?他说:你一身的肮脏我替你舔干净,一身的毒我用眼泪替你洗掉。 2.我们共同有的,是一具具让欲望焚炼得痛不可当的躯体,一颗颗寂寞得发疯发狂的心。 3.写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独自彷徨街头,无所依归的孩子们。 虽然这本书描述的是同性恋的生活,但它影射的是社会和大众对于“传统”的极度拥护和对于反传统的偏激与扼杀。 在八月漫长沉闷的下午,在那个灰暗的天空底下,那个温和的聋哑人用他的孤独预示了美国这样一个狂乱年代的变更,小说通过变换叙事角度的方法,讲述了美国南方小镇一群徘徊于孤独的人们的故事。没有人能摆脱掉孤独的影子,至死方休。 1.或许,经历绝对的孤独,才能体味人生的幸福。 2.我不应该孤单,不应该没有你。 3.只要能看到你一眼,我就能平静半年。 但如果看不到你。我就死。 说这本书是纯粹的同性恋小说其实有点牵强,作者想表达的其实是在不同的亲密关系中,人都是无法真正沟通的,而孤独永存。 讲述了出生于清教徒家庭的米歇尔将与他不爱的玛丝琳到北非旅行结婚,在北非的旅行使他恢复了健康,并重新品味到了生活的乐趣。他喜欢上了一个具有偷窃倾向的阿拉伯小男孩,在容忍这个阿拉伯小男孩偷窃行为的同时,他也感受到了突破传统道德观念的快感。 1.离你越远,我爱你越深。 2.她已非常爱我,不会再仔细打量我。 3.人总以为占有,殊不知反被占有。 米歇尔是我见过最不冷漠、最不辛辣、最不假清高、最不虚荣、最不机会主义的法国人。(认证!) 德国作家前往威尼斯度假,他恋上一个少年,又因为某种机缘滞留威尼斯。此时威尼斯开始流行霍乱,而政府则封锁了消息。作家迷恋少年,长时间地追逐使他精疲力尽,同时他又吃了过于成熟而几近腐烂的草莓,染上霍乱,死于当地。在整个爱恋、追逐直到死亡的过程中,少年一直都不知道他的感情。 1.求爱的人比被爱的人更加神圣,因为神在求爱的人那儿,不在被爱的人那儿。 2.懂得一切就会原谅一切吗?我不知道。 3.对于人类肉体之美,文字只能赞美,却不能再现。 He was beautiful ,Beautiful to my eyes. On the moment I saw him ,Sun fills the sky. 中年英语教授乔治和爱人吉姆相恋十六年,然而,死亡和爱情,都没有办法预料,也没有办法改变,突然间的一场车祸夺走了吉姆的生命。幸福的日子一旦有过,就难以忍受不再有,这世界俨然变成了一座可怕的纪念馆,每处都是心碎的遗址,沉浸在悲伤之中的乔治难以自拔,而这一天也或许将成为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1.唯一能赋予人生价值的,就是能够真正地和另一个人心灵相契的片刻。 2.如果时间长到彼此的习惯在身体上烙下印记,那就再也无法重新开始了,失去你的时候,我也丢失了我的灵魂。 3.宁愿你死去,也不想你离去。 你以为这是一个死了伴的基佬的絮絮叨叨?科科,too naive,这本书看完你没哭,说明你既没谈过恋爱也没死过前任。(嗯?好像没什么不对。) 最后的絮絮叨 最近看了《蒙马特遗书》,不算是小说,但是真的很推荐。 1.很想打一个不说话的电话,只要你在电话那端,我可以枕着电话筒就好。 2.我已经失去了你,不会再失去更多了。 3.我羡慕你,羡慕你能得到一颗美丽心灵全部的爱,且这爱是还会成长,还会自我调整,历经劫难还会自己再回来,还是活生生,还会再孕育生产新东西的爱。 我一直都觉得爱是不分年龄、地位、国界和国界的,爱就是爱啊,是两个人的事而已。同性恋者只是爱上的人刚好是同性罢了,可是啊,社会容不下他们,甚至他们的家人也视他们为洪水猛兽。希望这个社会能多些宽容,不要总是以谈论他人隐私为乐。毕竟有些事你既不是当事人,也不是旁观者,有什么资格在那里大放厥词?这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