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作者:[瑞典]奥维·洛夫格伦/乔纳森·弗雷克曼,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李康 对于本科低年级,专业方向意味着什么?暑期闷在家里看书真的好吗?这个时代,学习就是开书单,就是读“书”吗?各科或网上自有必读书单,暑假整块时间,补习还是拓展?经典还是前沿?修炼原典,精研《经济与社会》、《货币哲学》、《社会行动的结构》或《区隔》,还是践行中国本土化,扫荡《乡土中国》、《新乡土中国》、《寻路中国》、《中国在梁庄》,抑或真去旅游/浪荡/田野,做文艺/二货/学术合一的三体青年?站在暑假的门槛上,低年级小本可能有啥心思? 先说端正意识安心求学。韦伯《学术与政治》皆称经典,读罢纵不明亦觉厉。可此时此地的学术道路好像与其语境有异,路在何方?坊间大师传记不胜枚举,在此推荐华人社会学学者叶启政老师的自传《彳亍踬顿七十年》(远流,2013)。不妨透过他经历的社会运动风潮和学界内部纷争,细品他回顾学政两端进退、治学道路演化的沉静自省,尤其祖孙三代家国与族群、文化与现实的情怀纠缠。学人皆叹青灯黄卷,但社会学家要持守陌生人立场进出时局、直面新潮,要在韦伯说的“日常的工作”中找到内心的光明和欣悦并传诸后生,想来更有暗夜孤火的况味。 榜样在前且读书,可那些大师经典,到底是原作玄虚、翻译拙劣还是读者弱智?其实可能只是没在对的时候遇到对的人、对的书,或没找到对的方法,把高头讲章巧拨进碗,变成心下激荡的菜。江湖传说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即为明证。下列经典、现代、当代各一名著,鲜活明晰,译笔过关,与当下、个人、经验研究皆有丰富的接驳可能。 涂尔干这位“实证主义鼻祖”,在《教育思想的演进》(世纪文景,2006)中变身丰美灵动。它综览教育生活基本形式流变,层叠递进的过程叙事与抽丝剥茧的理念分析浑然一体,让你领略观念史与制度史水乳交融的大师手笔,也是反思知识分工的自由教育上佳读物。 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大,2008)和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王佩莉、袁志英译,上海译文,2009)都是轻松谐趣,妙例满篇。边读边观察周边或自己的言谈行止,定有会心一笑。但它们绝不只是微观段子集锦。指责戈夫曼局限于白人中产阶级庸常生活,其实是教材的庸常之见。你会看到他如何重视结构、权力和历史文化比较视角,而且多可比照新媒体时代SNS互动。埃利亚斯则从礼貌、仪式、行政、征税、战争等角度揭示个体、社群、国家、文明诸层次上的竞争关系与均衡机制,尤其是约束机制的强化与内化过程。 这几部书都不囿于抽象概念,读时可揣摩新史观和新史料如何互促生长,体会新颖的理论视野如何让习以为常的生活陌生化,反之亦然。带着这种眼光再去翻翻《美好生活》(赵丙祥、罗杨等译,北大,2011),看作者如何透过书写感觉、家居、礼仪的社会史,梳理主流文化对于日常习俗的建构过程,揭示那些人为区隔是怎样被自然化的。 也许你说,我是关注社会转型、文化变迁、人生跌宕,但不想早早陷入“社会学”角度,我喜欢读纯正历史,喜欢由文学艺术体味冷暖盛衰,喜欢读本国的历史,甚至开学还想转系呢……好吧,别忙,再来看三本非社会学的书。 《光荣与梦想》(朱协译,海南,2004)是部很厚但“根本停不下来”的新闻体史录,且不论是否有助于理解现代(美国)社会学理论的社会背景,繁花迷眼的材料像镶嵌画一般拼贴出波澜壮阔的20世纪美国社会史,无论大国外交、战场风云还是小民生计、世情更迭,生动的场面下都跳动着深沉的脉搏。尤其1960年代的社会文化史,心神激荡之余,若比照《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等访谈集,或许你心中也涌起写真正接地气的历史的念头,为自己所在的这片神奇土地,为父母珍藏的青春记忆或票证单据,也为你渐趋大气沉潜的写作梦。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吴晓东著,三联,2003)乍看是逐章讨论卡夫卡、博尔赫斯、福克纳等名家名作的文论,但无论反思时空、认同、叙事等范畴,还是探究界限、归属、乡愁等主题,都与社会理论有太多交汇。你应该不会从此不能专心欣赏文学艺术的美,而是会发现美国式社会学之外更多的问题意识和实质研究。 《记忆的政治》(周海燕著,中国发展,2013)讲的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典型,维度出奇,素材多样。理论资源并不复杂,但足以呈现记忆的政治操控机制和历史书写效果。读完或许你会想,网络吐槽轻松而无益,风雨如晦的时代,太多事情值得你去记录,去辑录相关的记录。 如果你觉得文论不是文学,书斋远离大地;抑或理论和文学都太小清新,想找寻更厚重的政经维度的思考,那试试《乡村与城市》(韩子满译,商务,2013)和《巴黎城记》(黄煜文译,广西师大,2010)。前者梳理近现代英国文学,书写情感结构的历史变化,展示乡村与城市、童年与成年、往昔与未来、田园与现实等现实和想象中的对立是如何被塑造出来并交缠爱恨的。乡野相继成为淳朴自然、粗粝荒蛮、阶级对抗的符号,都市逐渐汇聚进步繁华、淫奢贫困、帝国体系的象征。文学批评和社会理论中的怀旧/恋乡、陌生人/漫游者等主题,在此有了深具历史感的鲜活呈现。后者则以政治经济学、美学和日常生活研究的多重视角,纵横切割万城之城巴黎的时空演化。回望故园,无论上海、西安、深圳,还是梁庄、江城、下岬村,面对文学、新闻和人类学中诸多精彩记事,面对土地流转、政商交结、景观嬗变、人情更迭,也许你会触摸到一些新的角度关联。 最后,如果你觉得这些还都太正经学术,那还可以寓教于乐或就地取材。一是《指环王与哲学》(金旼旼译,上海三联,2005),以学术的名义重读《魔戒》,说不定自己来一发《〈三体〉与社会的构成》。二是《生而有罪:纳粹子女访谈录》(贾辉丰、臧惠娟译,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即便近途高铁,归家路上也能读完。然后试试和长辈聊天唠嗑,学名叫无结构式口述访谈。再去看红卫兵忏悔之类网络论争,你可能会有些新想法。 这本小册子引出大问题。要认清自己必先理解他人,理解凡人在实则没有英雄的场景中如何谱写其义务与职责,在历史场景变幻中触摸人们选择的可能与必然。学长们毕业步入社会,而你们还在大学上着社会。但无论对于个人、学科还是时代,最可怕的,是既丧失了表达哀痛的能力,也放弃了追寻希望的欲求。 这是一个大时代,它的热闹乃至胡闹、悖谬乃至荒谬,让社会学的探究有无尽可能,但愿这学科不要因为格局逼仄,身段僵硬,辜负了与这时代未必和谐但必然丰富的美好姻缘。雅读俗生的社会学阅读不能也不必让你抱守专业,但可能会让你多些新鲜念想。 注:李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译有《当代欧洲社会理论指南》、《Blackwell 社会理论指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