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推荐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来自新浪历史好书榜的2014年3月历史书籍排行榜信息。 2014年3月历史书籍排行榜榜单
2014年3月历史书籍排行榜榜评:谁之世界 何以中国(文/陈轩) 中国历史第一场因贫富差距导致的阶级革命,爆发于山西南部的陶寺文化遗址,斗争极其惨烈,直接导致了陶寺,其时东亚第一大城邑的彻底衰亡。从此文明 的火种翻山渡河,辉耀于伊洛盆地,由王城岗而二里头,直至周公定鼎于洛邑“宅兹中国”,华夏文明的历史主舞台便一直驻扎于此。作为第一部真正向大众读者解 构与建构“夏”,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的专著,《何以中国》在历史学、考古学领域即将引起的冲击波究竟能震撼到何种程度,还不能准确预估。但作者 许宏教授,以夏商周三代考古学科的领军人物,愿意以普及者的形象来写作,冲出“考古围城”的勇气、决心之大,令人惊赞。《何以中国》高悬本月好书榜第一 名,顺理成章,众望所归。 为政之道,在于张弛有道;为学的要诀,同样在乎于此。茅海建教授的上一部《依然如旧的月色》因为篇幅、体裁、题材的原因,只能算轻松的前奏,这一本《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则 可称得上是气势恢宏的主乐章,须正襟危坐,下一点功夫才能读完。历史上的戊戌变法从来是以康、梁等激进变法派的观点为主流,相关也历史叙述因此而确立。不 过,历史事件总有其复杂的多面相,茅的这部新书则以主张变法却又与康梁分属不同政治集团的张之洞这一派的观点和行动入手,某种程度上廓清楚了历史事实。同 时茅海建再次展示其深湛的考据功力,一书捧读之余,既有读史的乐趣,又得窥见治史的门径、方法。 在今日残存下来的零散的短章诗篇中,我们可以打捞出当时士人大规模奔赴行朝的一些片段,不至于在苦难中忠于信念并付诸实践的伟大情怀彻底消失于历史之中。还有他们的痛苦与欢乐,我们似乎也能藉此轻轻地触摸与感受。 这段文字摘自于青年学者张晖的遗著《帝国的流亡:南明诗歌》一书。他的遽然去世,,是经年震荡人文学术界的焦点话题之一从文史学科的困境到整个学术 体制的颓败都由他的遭遇而引发出或大或小的议论。不过喧嚣之后,在妻、友的护持之下,张晖生前的心血没有白费,逐一展现于世人目光之中。所著之文,所编之 书,都成为他生前企慕、珍视的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相比于大多数“无声无光”的学术工作而言,终究还是幸运的。 17世纪中叶,对中国史而言,是李自成进占北京,继而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由弘光而隆武最终永历,明朝最终灭亡的过程。对于世界史,则是资本主义初现 于欧洲,已经磨拳擦掌准备占领整个世界。资本主义的高峰毫无疑问是两个世纪后的19世纪中期,霍布斯鲍姆把它准确界定在1848年—-1875年,命名为 “资本的年代”。而资本主义在1848年到1875年这段时间占据核心地位的繁荣与胜利是无可置疑的,自从法国大革命开启的欧洲革命失败后,下层再也没有 成功发动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而即使所谓的经济危机,因为有了印度、中国等殖民地与半殖民地作为缓冲器,其影响仍然被局限在资本主义框架内部,而不像过去 那样制造出政治或经济上颠覆性的结果。资产阶级已经充分地证明了他们相对传统宗教和王权统治的优越性,出现真正能够挑战他们统治方式的新生力量还要等到一 战之后。 资本主义何以如此强大?一种答案是长达几个世纪的原始积累。而为原始积累而犯下的种种罪行中,由欧洲人把持的,美洲、非洲之间的奴隶贸易是永远得不 到宽恕的罪恶。它永久伤害了非洲这片黑色大陆,扼杀窒息了它的正常发展,即使是通过《海上囚徒:奴隶贸易四百年》这样的学术著作,我们仍能从其联想到“黑 奴吁天”时的惨酷冤痛,愤火也由此而点燃。 蒙古的兴起则是资本主义出现之前,改变了世界史进程的大事件。成吉思汗和他子孙们的铁蹄,几乎踏遍欧亚大陆,从巴格达的哈里发到杭州的俄罗斯的大 公,无不臣服于兵威之下。它既毁灭同时也沟通文明,同时促生的新的文明。这场来自蒙古帝国的风暴改变了亚洲和欧洲的政治边界,把这片大陆上的人连根拔起然 后使其四处流散;它改变了很多地区的人种特点,并且持续改变着三大宗教的力量和影响;更重要的是,永远地击碎了西方看待世界的欧洲中心视角,形成了现代亚 洲的政治构架,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首次在历史上建立了“同一个世界”的观念。罗伯特•马歇尔,BBC纪录片资深制片,所撰写的这部《东方风暴》也同电视画面 一样颇具观赏性,善于利用历史的细节来丰富历史的叙述。与位居榜首的《何以中国》一样,都能启发思考,雅俗共赏,最终引领读者返回到“历史情境”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