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的意思: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词目 呆若木鸡 发音 dāi ruò mù jī 呆若木鸡的意思 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 《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呆若木鸡的故事 示例 匪首侯殿坤,在得知这个噩耗之后,特别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网后,当即呆若木鸡。(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近义词 呆头呆脑 目瞪口呆 反义词 神色自若 成语故事典故:呆若木鸡的故事 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 (shěng)子帮他训鸡。
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渻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 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 又过了几天,纪渻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渻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他那高兴的样子就甭(béng)提了。 后来人们又把“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引申表示十分愚(yú)笨,也形容因为害怕或惊奇发呆的样子。 呆若木鸡的故事启示: 这则“呆若木鸡”的故事中蕴含着极深刻的内涵:修炼最重要的是达到一种心神合一的精神境界,以这种心境来驾驭一切,才会无懈可击、无坚不摧、无往不胜。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心平气和,以静制动,心不浮,气不躁,大智若愚,实为大器之才。 呆若木鸡造句 1、小明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老师问他问题,他总是呆若木鸡。 2、听到这个坏消息,全班同学都呆若木鸡,心里暗暗为灾民们祈福。 3、你怎么呆若木鸡?在想什么心事?我都叫你老半天了。 4、屋内几人被这突来的意外吓得呆若木鸡,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5、那时我一进门,看见母亲倒在地板上,吓得我整个人呆若木鸡,竟然忘了报警求救。 6、小明失手打翻热水盆,吓得呆若木鸡。 7、看到警察拿出多样证物后,原本神色自如的嫌犯吓得呆若木鸡。 8、你怎么交了个呆若木鸡的男友,反应还真迟钝! 9、都好半天了,他仍然呆若木鸡地瞪着天花板看。 10、我们班有一个人整天嬉皮笑脸的。一到考试的时候就呆若木鸡了,等到老师发考试卷时,他更是垂头丧气! 11、看到父母吵起来了,他呆若木鸡地站在旁边,一动都不敢动。 12、小红的爸爸不幸在抢险救灾中牺牲了,小红听到这个消息后突然呆若木鸡。 13、他听了电话之后,就呆若木鸡地站在那儿,好像受了什么惊吓。 14、这个人叫他做什么都慢半拍,呆若木鸡的样子,令人生气。 15、小明上课丝毫不听,时不时呆若木鸡,连老师也无可奈何。 呆若木鸡成语接龙 顺接:呆若木鸡 → 鸡飞蛋打 → 打马虎眼 → 眼穿肠断 → 断发文身 → 身分不明 → 明争暗斗 → 斗转参横 → 横眉努目 → 目不转视 → 视同路人 → 人马平安 → 安分随时 → 时不再至 → 至高无上 → 上下一心 → 心花怒发 → 发愤图强 → 强加于人 → 人亡家破 → 破国亡家 → 家长作风 → 风吹浪打 → 打定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