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选了五本生活、人文类的书推荐给大家,在豆瓣上都是8、9分的高分书籍。这些书有的从生活细微之处打动人心,有的从大格局上给人以震撼。总之都会有一个不错的阅读体验~ 壹:我其实并不孤僻,甚至可以说开朗活泼。但大多时候我很懒,懒得经营一个关系。还有一些时候,就是爱自由,觉得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束缚自己。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知音难觅。 我老觉得自己跟大多数人交往,总是只能拿出自己的一个维度,很难找到一个像我一样兴趣一望无际的人。 推荐 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作者2005—2009年左右(尤其是2006—2007年)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在这本书里,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由于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出发点并不是写一本书,所以不同文章往往风格迥异,长短不一,质量不均,随着社会形势、荷尔蒙周期以及我逃避生活的力度而起伏。 豆瓣短评: 刘瑜这样的作者,永远聪明的既接地气,又有腔调。 这本书解答了我许多的疑问,即使是那些无法解答的,至少也让我知道我的那些焦虑、恐惧以及自我分析的漩涡并不是孤独的。 这本书读了两遍,我喜欢刘瑜那种喋喋不休,絮絮叨叨,形容词连绵起伏,用不正经的语气讲诉时事和生活,轻松地读完,感觉确实有根针扎了你一下。 贰:世界是属于勇敢者的,所以世界是属于我的。 推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威尔士的矿工少年、刚失恋的美国法律系大学生、穷困潦倒的俄国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兰伯爵,以及痴情的德国特工… 从充满灰尘和危险的煤矿到闪闪发光的皇室宫殿,从代表着权力的走廊到爱恨纠缠的卧室,五个家族迥然不同又纠葛不断的命运逐渐揭晓,波澜壮阔地展现了一个我们自认为了解,但从未如此真切感受过的20世纪。 豆瓣短评: 肯•福莱特其实跟金庸很像,他在欧美出版界的地位绝不逊于金庸在中国的影响力,而且他们都是那种肚子里装满真材实料但绝不以此刁难读者寻找古怪存在感的好作家。 我本来以为推荐言过其实了,尤其书封,什么平均三个通宵读完,哼。嗯,书封确实错了,我用一天一夜读完了。 太好看了,肯福莱特讲故事本领惊人,一战背景的大格局,各国战事情事信手拈来,每个人物饱满立体栩栩如真,感情充沛好不做作,随时都可能让人爆泪,《战争与和平》既视感。 叁: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没有比做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 推荐 这本杂文随笔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社会道德伦理,文化论争,国学与新儒家,民族主义等问题;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涉及科学与邪道,女权主义等;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涉及性问题,生育问题,同性恋问题,社会研究的伦理问题和方法问题等;包括创作谈和文论,如写作的动机,作者的师承,作者对小说艺术的看法,作者对文体格调的看法,对影视的看法等;包括少量的书评,其中既有对文学经典的评论,也有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最后,还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 豆瓣短评: 与其别人让我闭嘴,不如我自己赶快沉默了去。你的理又不是我的,我跟你辩个五六七八没意思。 我们是沉默的大多数,或在内心挣扎,或在脸上写满愤怒,然而结局终究是平庸与顺从。 傍晚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來,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肆:在遇到她以前我不怕死,不惧远行,也不曾忧虑悠长岁月,现在却从未如此真切过地思虑起将来。 推荐 87岁时,饶老先生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妻子美棠去世。那之后有半年时间,他无以排遣,每日睡前醒后,都是难过,只好去他俩曾经去过的地方、结婚的地方,到处坐坐看看,聊以安慰。后来终于决定画下他俩的故事,他觉得死是没有办法的事,但画下来的时候,人还能存在。 于是,他一笔一笔,从美棠童年画起……就这样亲手构建和存留下了的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记忆,也记录下了中国人最美、最好的精神世界。 豆瓣短评: 画风颇有丰子恺的感觉,故事平平但却真情。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这是一本90岁的老人为回忆逝去爱人所写的书,涂涂画画间真情流露,不免想你我几十年后是否仍会相爱如初,生活与爱情有时候都需信仰坚持,愿我们别丢失它,顺境笑,逆境也不总是哭,无欲无求,平淡平安即好。 伍:闲暇是人生的精华,除此之外,人的整个一生就只是辛苦和劳作而已。……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利用时间。头脑思想狭隘的人容易受到无聊的侵袭,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智力纯粹服务于他们的意欲,是意欲的工具。 推荐 这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大众阅读。虽然叔氏尽量放弃了居高俯临的审视角度,但关于错综复杂并因此众说纷纭的世俗人情的话题,经过这位思想大师一贯深刻而因此透彻的讨论之后,变得清晰简明,话题也几已穷尽矣。 豆瓣短评: 幸好没有读的太早,一开始还加加书签,后来有太多感慨的句子已经标记不过来了。 文笔晓畅,洞见幽微。哲学史把叔本华归为悲观主义哲学家是有失偏颇的,我想叔本华只是不满于那种浅薄的乐观主义吧。 我要说,如果一生只读一本心灵鸡汤,就要读这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