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什么?艺术是电光石火般的瞬间灵感,是白驹过隙的人生中永恒的留存。倘徉于艺术给我们带来的美与幻觉,我们获得了超乎自身尺度的体验与思考。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西方艺术史成为越来越受人瞩目的领域,引介、解读西方艺术的书籍层出不穷。本期特地选择10本(套)经典的西方艺术史的概述和导读,供大家参考。 《剑桥艺术史》(8册)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Art) 作者:[英] 苏珊·伍德福德(Susan Woodford)等 译者:钱乘旦 出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时间:2009年 推荐理由| 这套书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其趣味虽然透着过去时代的气息,但即便在今天看来,书中论述仍然严谨而有趣,不乏富有洞见的观点。 简介| 顾名思义,《剑桥艺术史》是由剑桥的学者写的西方艺术史的导论之作。这套书共8册,分别涵盖了西方艺术史的七个阶段: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17、18、19、20世纪,余下1册为《绘画观赏》。早在20多年前,这套书已有中译本,只是限于当时的条件,图片印刷较粗糙。而现在的这个译本的彩图质量已大大进步。这8册书是名副其实的“大家小书”:思想精深,文字简明;具有深厚基础的作者们对艺术史的梳理便总能去其芜杂,扼住大要。译者钱乘旦亦学识渊博,译文清通。故此书的英文版虽然出版于1983年,但放在今天仍对读者有所启迪。 作者说| 我们将不单单“看”画,还要“谈”画,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说起来很奇怪,“看画”本身经常是不够的。我们要找到能够分析绘画和描述绘画的语言,这才能帮助我们从被动的观者变成主动的观者,变成有所领悟的观者。 小编也要说| 我特别推荐其中的《绘画观赏》一册书,因为它非常清晰而准确地教给初入门者如何观赏绘画的方法,并勾勒出不同类型的画的特点。 推荐理由| 《牛津西方艺术史》是一本大部头,不仅因为作者众多——由51位艺术各领域的学者共同撰稿集成,还因为它内容丰富——对整个西方从古希腊到后现代主义的视觉艺术各门类进行了梳理。对于西方视觉艺术,它是一本研究和通识皆可的优秀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绘画、雕塑、装饰艺术、摄影、设计、艺术批评、博物馆和美术馆等一切与视觉艺术有关的艺术形式或艺术载体。在研究西方主流文化之外,涉及了苏联、拉美、印度、非洲和加勒比黑人艺术等边缘弱势文化。 作者说| 本书未使用常规的“中世纪”、“文艺复兴”等艺术时期分段编写,也未使用“浪漫主义”、“印象派”等艺术风格进行分类。它采用的是五个重大的艺术时期来构成此书逻辑,以一种不中断的崭新线索,书写了艺术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延续性。书中的图片也不是被单独分离出来的,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有意识的展示。 小编也要说| 阅读本书,如同享受一场视觉的盛宴。 推荐理由| 《艺术的故事》是贡布里希在20世纪40年代为普通大众编写的艺术入门书籍。作为20世纪最为著名的艺术史家和艺术理论家之一,贡布里希凭记忆写成的《艺术的故事》有其独到的见解。全书文字优美,语言平易。 内容简介| 在范景中译著的《艺术的故事之前》,三联还出过一个版本叫《艺术发展史》,前后两个版本的译名虽然不同,却恰好点出了本书内容的两个主要特点:“故事”和“史”。本书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试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作为一部艺术入门书籍,作者在语言上尽量避免佶屈聱牙的专业术语,而采用浅显易懂的言语,将艺术史如故事一般娓娓道来。 作者说| 本书打算献给那些需要对一个陌生而又迷人的领域略知门径的读者。本书可以向初学者展示事实状况,而不让繁枝细节干扰思路;可以帮助初学者充实学力,以便把目标更高的著作中一页页不计其数的姓名、时期和风格理出清楚的头绪,为参考更专门的书籍打下基础。 小编也要说| 上个世纪50年代本书正式出版,至今再版了十五次,是全球最畅销的艺术书籍之一,是年轻读者了解艺术不可不读的佳作。 《美的历史》 (Storia della bellezza) 作者: [意大利] 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 译者: 彭淮栋 出版: 中央编译出版社 时间:2011年 《丑的历史》 (Storia della bruttezza) 作者: [意大利] 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 译者: 彭淮栋 出版: 中央编译出版社 时间:2012年 推荐理由| 《美的历史》与《丑的历史》是两本“艾柯式”的艺术史,他不以传统中正的时间为轴,而以“美”“丑”两个概念重新建构艺术史。在“美”与“丑”两个主题之下,作者又以详实的文献加以补充,足见艾柯大师级的功力。 内容简介| 《美的历史》与《丑的历史》是大师艾柯历时数年完成的经典巨献,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出版。《美的历史》综观数千年来西方社会视为“美”的事物,辅以绘画、雕刻、建筑等作品,又旁征博引各时代的作家、哲学家之言,对“美”做多层次、多脉络的分析,将“美”从历史的洪流中抽丝剥茧,告诉人们“何谓美”以及“美”的演变历程。《丑的历史》以丑为主题,区分了三种不同现象的“丑”:丑的本身、形式上的丑以及艺术上对两者的刻画。两本书都以西方艺术为载体,大量地引用了哲学、宗教学、符号学、社会学等观念来剖析“美”与“丑”。 作者说| 美向来并非绝对、颠扑不破,而是随历史时期与国家之异而异,非仅身体之美如此(包括男、女、风景),神、圣徒、观念之美亦然。 你可以说艺术的声音是边缘性的,但艺术提醒我们:尽管一些形而上学家满怀乐观,但有个无法改变的令人难过的事实——这个世界里有个恶意的东西存在。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丑的历史》)里的很多文字和影像都在引导我们将畸形理解为人类悲剧……本书长篇讨论丑的各种化身……诚愿借此悲悯的胸怀寄诸读者。 小编也要说| 《美的历史》与《丑的历史》文献丰富、见解独到,钩沉了西方社会“美”与“丑”的演变历史,给人无限启发。 《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 (Secret Knowledge: Rediscovering the Lost Techniques of the Old Masters) 作者: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译者:万木春、张俊 等 出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时间:2013年 推荐理由| 本书和其他的艺术史书籍不同,关心的不是作品“美的历史”或“社会史”,而是作家如何作画的“制图史”。 内容简介| 标题中的“隐秘的知识”、“大师的失传技艺”,指的是西方伟大艺术家借助镜子和透镜来绘画的技术。本书的作者大卫·霍克尼自身是一位富有国际影响力的美籍英国画家,他采用数百幅画作来证明卡拉瓦乔、委拉斯开兹、凡·艾克等大师之所以能画得“栩栩如生”的真相。在此基础上,作者还讲述了光学镜头的观看方式如何逐渐主宰绘画作品面貌的过程。 作者说| 在一般流行的概念中,艺术家的形象是一个独立自足的英雄,就像保罗·塞尚、文森特·凡·高那样奋争、孤独,以新的方式生动地表现我们的世界。然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可不是这样。当时艺术家的工作室最好比之于现在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或好莱坞的电影工场。……他们是那个时代唯一的图像生产者,主持作坊的师傅是有影响力的社会精英。图像在发话,图像拥有权力,直到今天都是这样。 小编也要说| 作者从画作的细节来分析画家是根据“裸眼”来观察,还是根据“暗箱”、“透镜”、“显像器”等器材来下笔,尽管常常是推测,却显得有理有据;而且使得那些常见的大师作品呈现出了不一样的面貌。 《哥特艺术:1140-1500年 : 中世纪的视觉艺术》 (Gothic : Visual Art of the Middle Ages 1140-1500) 作者:罗尔夫•托曼 (Rolf Toman) 译者:李珮宁 等 出版: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时间:2013年 《巴洛克艺术:人间剧场 艺术品的世界》 (Baroque: Theatrum Mundi,The World as Work of Art) 作者:布鲁诺•克莱恩 (Bruno Klein) 译者:李建群 等 出版: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时间:2013年 推荐理由| 这两本书是德国专业的摄影团队在资深艺术史论的编辑罗尔夫·托曼的带领下,历经10年拍摄和写作而成。每本书均为约1米*0.8米的超大开本,铜版纸印刷,包括700多张巨幅的精美艺术图片。 内容简介| 作者用新颖的视角和有趣的笔调,还原哥特艺术和巴洛克艺术形成发展的过程,解说艺术品的宗教和社会背景,再现艺术家们的世界观和激情,给读者们带来艺术知识的审美享受和知识趣味。 作者说| “这些图像并不简单,因为他们不只是为了娱乐意义或说故事的图案罢了,而是经常传达思想与论点。当然这里所指的图像不单单是绘画,也包含雕塑和建筑甚至整个城市和景观,也就是那些已经过巧妙而艺术化的设计的图像。” 小编也要说| 阅读这两本书的正确姿势是什么?它们对于书桌的尺寸提出了挑战,我只能摊在床上,弓着身子翻阅。然而当那些占据整页甚至跨页的图像细节跃入眼帘时,我感到自己仿佛正站在艺术真品面前近距离地观看——摄影师高超的摄影技术和印刷的再现,使得艺术品的细节得以高度清晰地展示,让人感到了逼真的和美得令人窒息的震撼力! 《如何看一幅画》Ⅰ&Ⅱ (Comment regarder un tableau) 作者:[法]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Françoise Barbe-Gall) 译者:郑柯 出版:中信出版社 时间:2014年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能让我们直面作品的书。本书是专业艺术研究者面向大众撰写的,具有普及性、启蒙性的著作。同时,本书不乏对艺术作品严谨而细致的分析,既严肃,又颇具趣味。 内容简介| 《如何看一幅画》(Ⅰ)主要分为6大主题板块,在每一主题之下,填充以6幅具体作品,进行详细的解读。这6个主题为:观察简单的现实、思忖崇高与庄严、分析扭曲的可见世界、考虑表象的迷惑、克服第一印象的震惊以及沉入绘画的温柔。《如何看一幅画》(Ⅱ)延续了前一部的编排方式,把不同的“元素”分类:“自然的宝藏”,即为太阳和月亮、云、树、花、水果、贝壳、鱼、狗与猫、马、鸟;“善言的事物”,即书、十字架、天平、梯子、灯与烛、面纱、面具、镜子、窗和幕帘——再将精选的15世纪至21世纪的68幅世界名作填充其中,进行分析说明。在本书中,作者试图向读者展现那些隐藏在绘画中的象征符号及其意义。《如何看一幅画》的作者使用的语言清新优美、富有诗意,仿佛是带领读者经历一次愉快的艺术之旅。 作者说| 《如何看一幅画》的内容安排,就是要反映我们与画中表现图像的这种直接关系,还要讨论、思考所有的赏画者在观看一幅画时的体验。当然,人与人的反应各不相同,但总有某些共通之处,它们也是我们这本书所做之事的假设前提。 要想理解绘画中的象征符号,你必须摆脱这样的误解:看起来简单的物体,承载的意义也很简单。象征的精确作用,在于让心灵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超越日常世界的局限,从而一睹不为人知的真相。 小编也要说| 本书既具有专业研究的严谨,又能够与普通读者形成交流,是艺术入门的难得佳选。在当下这个“读图时代”,“如何看懂一幅画”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 推荐理由| 一个非专业出身的艺术爱好者,用最搞笑、通俗、开脑洞的方式跟你“聊”艺术。 内容简介| 《小顾聊绘画》目前出版了两部,内容脱胎于微博当红艺术科普作家“顾爷”发表的系列长微博。作者以风趣幽默、轻松时尚的语言,介绍了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家,包括卡拉瓦乔、伦勃朗、透纳、康斯太勃尔、莫奈、雷诺阿、梵高、德加、塞尚,以及第二部中的丢勒、维米尔、库尔贝、克里姆特、席勒、马奈、莫里索等人。作者“顾爷”采用现代的方式和眼光,精简而犀利地为普通读者讲述、分析了这些艺术家们的生平故事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在这里,艺术家还是那些艺术家,而在作者的另类解读之下,我们可以体验一番别样的风味。 作者说| 今天我想聊聊这个人——拉斐尔。 “我不喜欢拉斐尔……” 如果你在500年前的意大利说这句话,就相当于今天在网络上吐槽某个韩国一线人气歌手一样……结局一定是——瞬间被女粉丝们喷死。 拉斐尔在当时的火爆程度不输给今天任何一位偶像明星…… 那么,为什么呢? 在拉斐尔生活的年代,还有两个超级巨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 这哥俩可以说是各占半壁江山,几乎垄断了整个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界…… 那么拉斐尔是如何从他们的阴影中杀出一条血路,找到第三条路的呢? 用一句话概括:拉斐尔的画等于达芬奇的构图加上米开朗基罗的人体。 这样看可能还不大好理解……我来举个例子吧: 如果你同时拥有陈奕迅的声音和周杰伦的长相…… (摘自顾爷2015-3-30 13:02微博长图“花美男”) 小编也要说| 不懂艺术?没关系。可是你舍得错过这么多“八卦”吗?一边娱乐还能一边学习艺术常识——《小顾聊绘画》,你值得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