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推荐书 首页 好书推荐 专业技能 查看内容

哪些书塑造了我们的美术史观?10位学者推荐书单

2017-7-13 10:19| 发布者: 好书推荐| 查看: 3534| 评论: 0

摘要: 对于西方美术史著作,中国学者有着怎样的阅读史和接受史?本刊特邀了10位相关领域的学者,请他(她)们开列书单,从中我们可以一窥西方美术史书籍对中国学者的影响,以及基于此种影响的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一些面貌。 ...

对于西方美术史著作,中国学者有着怎样的阅读史和接受史?本刊特邀了10位相关领域的学者,请他(她)们开列书单,从中我们可以一窥西方美术史书籍对中国学者的影响,以及基于此种影响的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一些面貌。

哪些书塑造了我们的美术史观?10位学者推荐书单

《塑造美术史的十六书》书影

说起西方美术史书籍,你会想到哪些著作?是罗杰·弗莱的《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海因里希·沃尔夫林的《美术史的基本概念》、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还是丰子恺的《西洋美术史》、鲁迅的《近代美术史潮论》、傅雷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提到以上著作,是因为这些书在国内出版过,而那些只有所耳闻还未见出版的,也许正在翻译的路上,甚或还没有进入出版者的视野中。没有译介,我们不可能了解西方美术史的发展;没有出版,则不会塑造我们的美术史观。

“目前还有大量美术史的经典著作没有译介过来。去年,由英国理查德·肖恩、约翰–保罗·斯托纳德主编的《塑造美术史的十六书》有了中文版,此书提到19世纪末以来哪些著作形塑了美术史这个学科,一直写到贡布里希、汉斯·贝尔廷、T·J·克拉克等人。我带学生读英文原文,发现这16本鼎鼎大名的书只有一部分译介过来。可见,目前只读中译本还不能对整个西方美术史有完全的掌握。此类书籍译介的数量非但远远不够,引进的时间也比较迟,像维也纳学派早期的阿洛伊斯·李格尔等人的多种著作至今还没有中译本。”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郑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是什么形塑了美术史?约翰–保罗·斯托纳德在《塑造美术史的十六书》中说:“套用一位伟大的学者的话来说,其实并没有艺术史这回事,有的只是艺术史学家,而且从长远来说,有的只是他们的著作……这些著作共同描绘了这一领域的画面,并且让我们认识到,要在时代变迁里理解和保存人类历史中最重要的物品,作为方法的艺术史绝对重要。”而在郑岩看来,“美术史说到底是历史学的另一种形式,是根据图像、作品等物质的、视觉的材料来研究历史,而不是通过文字,说到底根本还是在史学范畴内。但作品分析是美术史的核心。”

不管是编译、转译还是直译,西方美术史书籍的译介至今已有百年。据邵宏的《从王国维到范景中:西学“美术史”入华100年》一文所述:“1917年,经教育部审定、姜丹书(1885—1962)撰写的《美术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现代形态的美术史著作。作为师范院校本科三四图画科的教科书,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中国美术史,下编为西洋美术史。‘西洋美术史’按历史发展分为上世期、中世期、近世期共九章——这是典型的西方美术史分期做法。”

“有的国内学者有一种警惕,觉得今天我们的美术史写作总有一种‘西洋腔’。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是要清楚我们所处的阶段,首先要把美术史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建立起来,这部分工作我们现在还没做完。”郑岩表示,作为现代学科,毋庸置疑,美术史是以西方研究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基本的术语、理论、方法都是西方的,所以我们首先应是学习。学到一定阶段以后,我们再想中国的系统怎么能够贡献于整个美术史学科的研究,“古意”“气韵”“格调”这些概念到底对于整个的艺术史学科有什么意义。但那是下一步的事。当然也可以同时做,但我们没有理由说,我们是中国人,研究中国问题不需要用西方的方法,同样也没有理由说,中国传统的研究方法完全没有用。我觉得还是一种开放的模式比较好,面向西方开放,也面向中国传统开放。

谈及西方美术史译介,不能不提到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翻译的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此书的引进虽然屡遭波折,但出版行为本身也印证了拥有开放的学术视野对于一门学科基础建设的重要性。范景中在《美术史的形状——三十年来我的出版经历》一文中写道:“如果只想普及西方美术史,那么有《艺术的故事》,再介绍些像詹森(H.W. Janson,1913—1982)之类的著作也就够了。但如果要研究美术史,特别是最终要重点研究中国美术史,那就要另辟途径。这点儿想法促使我下决心通过《美术译丛》来介绍西方的经典研究,让我们看看他们的水平和境界。因为中国美术史的起点较低,通过他山之石,到西方绕一圈以后,返回头来可能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有益。”

随着一代代学者、译者、出版人的努力,近些年西方美术史的译介有了很大改观,国内不少出版社出版了相关译作,其中包含译介西方美术史著作的丛书有“艺术史研究丛书”(范景中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范景中主编,商务印书馆与何香凝美术馆合作出版)、“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范景中主编,沈语冰、常宁生执行主编,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开放的艺术史丛书”(尹吉男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实验艺术丛书”(萧沛苍、陈侗策划,李路明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美术史里程碑丛书”(陈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未来艺术丛书”(孙周兴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艺术史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蜜蜂文库·当代艺术”(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城出版社出版)等。

范景中曾说:“不了解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的研究就会有所欠缺;同样,不了解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也很难进入美妙的境界。无论如何,不管是哪种美术史,它们都在历史中显示出一个共同的价值,那就是使我们获得了高度文化修养的那种古典文明的价值。”

那么,对西方美术史著作,中国学者有着怎样的阅读史和接受史?本刊特邀了10位相关领域的学者,请他(她)们开列推荐书单,从中我们可以一窥西方美术史书籍对中国学者的影响,以及基于此种影响下的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一些面貌。

每个时代都有影响很大的书

哪些书塑造了我们的美术史观?10位学者推荐书单

王春辰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1979年以后,影响比较大的有李泽厚主编的“美学译文丛书”等。另外,20世纪八九十年代,像“二十世纪西方美术理论译丛”(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瓦西里·康定斯基的《点·线·面》《论艺术精神》、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秩序感》等著作的翻译,在当时都有很大的影响。

1992年,易英翻译了迈克尔·安·霍丽的《帕诺夫斯基与美术史基础》,也较有影响力。至90年代末,艾未未等人主编的《黑皮书》和《白皮书》,对西方现代艺术理论和观念等概念进行翻译和介绍,对很多前卫艺术家的影响很大。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实验艺术丛书”也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颇有影响的一套艺术类书籍。

21世纪以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卡斯比特的《艺术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阿瑟·C·丹托的《艺术的终结之后》《美的滥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乔纳森·费恩伯格的《一九四零年以来的艺术》等都是西方美术史及理论当中重要译作。最近,范景中、沈语冰等组织出版了“艺术理论研究系列”,到目前来讲,这是出版数量最多并且连续在做的美术史翻译书籍。另外,尹吉男主编的“开放的艺术史丛书”是西方研究中国美术史的书籍,也是美术史翻译中的一种,影响也很大。

一本好书开启一条道路

哪些书塑造了我们的美术史观?10位学者推荐书单

帅好 历史学者、批评家

已经记不得哪一年了,在旧书摊上花5角钱买了一本约翰·雷华德著的《印象派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封面破旧,印刷粗糙。之后,我没有直接进入关于印象派的理论研究,而是掉头进入巴黎历史、文化史和法国年鉴学派的理论学习。直到后来看到克莱夫·贝尔的《塞尚之后》和罗杰·弗莱的《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等,现代艺术史上重要的一条线才算是续上。

这3本书如今已经不再醒目。2012年,我运用法国年鉴学派的方法完成了《中国、爱尔兰画家反饥荒公共行为研究》。2013年,在研究艺术家李向明的抽象表现或者观念构成作品《从赵树理到蒙德里安》中,我对比使用了19世纪巴黎城市规划图和20世纪坦桑尼亚乌贾玛村规划图。借助历史跨界图像的对比,将年鉴方法创新于审美趋势与时代政权的关系之中。更为重要的是,借助李向明作品,我一口气梳理了从宋代到当代的中国美术与灾害关系的研究。上述研究,中外艺术研究中都没有人关注过。

上面3本著作与我当下的艺术研究有什么关系?

第一,花5角钱买的这本书,看后觉得不过瘾,就找来同时期巴黎的历史书来读,感觉写法太陈旧,这样又找到了年鉴学派。第二,我把年鉴学派引入中国美术与饥荒的专题研究。第三,相关阅读还沟通了我同期完成的政治哲学视野下的英、法、美三国革命的学习,政治哲学也随之介入到我的艺术研究中。第四,更为重要的是,当看了克莱夫·贝尔、罗杰·弗莱二人“认识论下的现代形式主义”,与历史研究的丰富性相比反差极大;这种刺激,开启了我的现象学、诠释学的艺术专题研究之门。可谓,一本好书开启了一条道路。

美术史是历史学的另一种形式

哪些书塑造了我们的美术史观?10位学者推荐书单

郑岩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西方美术史书籍,还是20年前在芝加哥大学做访问学者时读到的巫鸿先生的书。当时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他研究所使用的材料我都熟悉,但他是从另一个视角、从美术史学的背景重新看待这些材料,这就让我多了一个参照系统,我反过来想,我在国内学的考古学为什么不会提出他那样的问题。因为我们在这个系统里面,觉得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不需要解释为什么。但是,一旦有了参照系统,再反过来想原来的系统,就会有很多发现。

对我的学术历程有影响的,其实不光是美术史的著作。1996年,我在美国书摊上买了一本叫《王氏之死》的二手书,是耶鲁大学的史景迁教授写的。那时候这本书还没有中文译本。我读后触动很大,原来历史学还会有这样一种形状。这本书很重视叙事,写得像小说一样,但材料上又极为扎实。后来我和汪悦进教授合作写《庵上坊》的时候,或多或少受到这类书的影响。

美术史说到底是历史学的另一种形式,是根据图像、作品等物质的、视觉的材料来研究历史,而不是通过文字,说到底还是在史学范畴内。但作品分析是美术史的核心。10年前,我对艺术作品本身并没有现在这么强烈的兴趣,现在慢慢转到对作品本体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有若干书籍对我有影响。如果要说一本的话,我觉得法国达尼埃尔·阿拉斯(Dainel Arasse)所著《我们什么也没看见》就很好。这本书写得很灵动,更重要的是,他对作品内在视觉逻辑的分析和观察是很独到的。在中国传统的美术史研究中,譬如研究卷轴画时常说的“古意”“气韵”“格调”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概念,但常常被说得玄之又玄,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作为学习者,你没有悟到,老师可能说是你修养不够、境界不够、没有慧根。这样的传授系统像是宗教,缺少分析作品的一套现代的方法论。

今天的美术史是一个现代学科,这意味着它是可以分享和传授的。像阿拉斯的研究,你能跟着他思路走,他能看见的你也能看见,你可以说他说得对还是不对,可以验证。什么叫科学,就是可以反复验证,如果再次的验证不能证实你的看法,那说明你的看法可能不成立。作为一个现代学科,不同的人用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分析方法、同样的逻辑,得出的结论应该是一样的。所以说,中国的美术史研究首先要发展成一个现代学科。

独航道上的那三座航标

哪些书塑造了我们的美术史观?10位学者推荐书单

徐旭 批评家

我在此前不久的一场网络论争中,自况为“县城老青年”,没错儿!我人生绝大多数时间困守于一个文化沙漠般的内地小城,于是,除了订阅杂志之外,所获取的西方美术史知识皆来自于如下几本书籍:

1.[法]赖那克著,李朴园译的《阿波罗艺术史》。1937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它的初版本,所以,这是一本在中国流传久远的西方艺术史名著。邓晓芒教授当年还在做搬运工时,就从湖南省博物馆借阅到这本书,并且还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由此可见此书影响力之一斑。进入21世纪以后,此书又先后有了上海书店出版社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两个版本;由此可见此书今天为何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此书翻译于20世纪30年代,故其语言风格与我们所处时代有一定的隔膜,然而,语言的隔膜却无法掩盖其内容本身的光辉。《阿波罗艺术史》是赖那克1902年至1903年在卢浮宫学院讲演时的讲稿,它文笔简约、线索清晰、评述客观、见解独到;再加上作者又是一位集考古学家、人类学家、艺术史研究者于一身的大学者,因此,多学科的叙述方式便给读者带来了宽广的阅读视野。

2.[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的《艺术的故事》。自1999年以来,这本书就先后有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广西美术出版社等多个版本,由此可见,其读者面该有多广了。若加上它在西方的所有版本的话,那么贡布里希当年一心想献给少年读者的这本艺术入门书籍,估计是全球同类书籍中传播量最大的一本。颇有趣的是:时隔半个世纪,此书译者范景中与《阿波罗艺术史》译者李朴园一样,都担任过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阅读《艺术的故事》,除了感受到贡布里希那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对各种艺术现象之时代与因果脉络的清晰梳理,以及他对不朽名作精当的分析之外,更强烈的感受便是:作者对人类艺术谦卑的伟大心灵。

3.[英]爱德华·卢西·史密斯著,陈麦译的《1945年以后的现代视觉艺术》。这本书是我当年在京求学时,从三联书店读者服务部“顺”到手的。此本出版于1988年的书籍,装帧极为朴素,页码也只有200多页,然而,它却给我理解并接受二战过后的西方现当代艺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启蒙作用。此书作者是早年从牙买加移居到英国的诗人、记者兼广播撰稿人,其人撰写有多部艺术史论方面的著作。史密斯在此书的开篇就清楚地交代了他的写作意图:二战结束的年份,成为了艺术史家们观照西方艺术的一条分界线,同时,它也是20世纪绘画和雕塑真正得以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史密斯在书中列举了若干西方现当代哲学家与思想家在这个时期的观点,并以这些哲学与思想观念来阐述西方艺术家在二战后各阶段的代表作中所蕴藏的重要意义。

一个自幼生长于文化边缘地区的“县城老青年”,正是在以上3座航标灯的引导下,孤独地穿过“若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峡谷地带,然后才登陆艺术批评之码头的。

有的书堪称神迹

哪些书塑造了我们的美术史观?10位学者推荐书单

郝青松 策展人、批评家

影响我的西方美术史著作有如下几种:

1.[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本书从美学角度分析了现代性的5个基本概念: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现代性问题是当代社会和艺术最为切身的处境,构成了今日思考艺术问题的基本理论语境。本书在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中启发了多位中国学者,如周宪、沈语冰等。现代性问题需要明晰几对概念关系:现代与传统,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文化现代性,现代主义),启蒙现代性与工具现代性(工具理性),工具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而当代艺术的本质问题依然是现代性问题,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都出于反思现代性,只是方式不同。现代艺术是一种艺术本体的内部批评,当代艺术则是由艺术转向社会的文化政治。

2.[美]温尼·海德·米奈著,李建群译的《艺术史的历史》。本书围绕着艺术史学科作了系统的阐述;第一部分回顾了艺术史作为一门学科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发展;第二部分讲述从柏拉图到18世纪的艺术理论的发展;第三部分研究艺术史的方法论,主要涉及从温克尔曼到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各种艺术史研究方法。

3.[美]安妮·达勒瓦著,李震译的《艺术史方法与理论》。本书介绍了艺术史实践背后的重要理论,通过勾勒最流行的并被广泛运用的理论方法,帮助读者去理解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曾塑造了艺术史的理念。

以上这两本关于艺术史方法论的著作,以艺术理论特别是当代文化理论构建了一个广阔的艺术史图景,与宗教、哲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哲学、文化研究等多学科编织在一起,呈现了最为当下的艺术史研究状况。

4.[英]奥斯汀·哈灵顿著,周计武、周雪娉译的《艺术与社会理论:美学中的社会学论争》。艺术社会学作为一个跨领域的独立学科,对应了当代艺术的发展状态。艺术社会学的视角可以包括存在于社会系统中的艺术和艺术世界系统中的社会属性。当代艺术的社会学方向又分为消费文化和文化政治两个面向,以沃霍尔和博伊斯为代表。消费文化其实是文化政治的另一个偏向消费的侧面,如政治波普艺术。而当代艺术的文化政治不仅反思现代性,更面临着反思后现代的迫切情势。

5. [德]罗尔夫·托曼等编著,林瑞堂、黎茂全、杜文田译的《神圣艺术》。本书编撰出版历经25年,汇集100位知名学者,耗资1000万欧元,欧洲100大教堂与学术机构首度跨界合作,全欧最著名摄影师团队历时10年精心拍摄,囊括公元300年至今完整的基督教建筑及艺术,完整再现了近2000年基督教艺术的恢弘历程。《神圣艺术》按时间顺序分为数个艺术时期,并呈现大量珍贵史料,深入浅出地帮助读者构建艺术史观,开创了全新的艺术史叙述方式。最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拍摄和记录艺术品和建筑的全貌,还用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它们的细节。长久以来被世人忽视也从未被出版的细节由此得以展现在本书中,帮助我们了解那些前人无法知晓的精彩之处。

如此完备的基督教艺术史图册在中国内地的出版,堪称神迹。一定意义上,欧洲艺术史就是一部基督教艺术史。潘诺夫斯基“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在更为整全的世界观和艺术世界中,人文主义应为现代性问题承担直接的责任。对现代性和后现代的反思中,基督教艺术提供了古老而当代的思想资源,这直接呈现在被主流艺术史忽略而在本书所特别论述的现当代基督教艺术中。宗教改革应该看做古典艺术向现代艺术转变的关键事件,现当代艺术更应在被重述的基督教叙事中重新改写。

它们让我不断回顾过往

哪些书塑造了我们的美术史观?10位学者推荐书单

尤洋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

《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史》(上、下卷),其中上卷的作者是德国艺术史学家苏珊娜·帕弛。20世纪是西方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各门类艺术之间相互影响更趋密切,与古典时期艺术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个时期艺术侧重的并不是传统的社会功能或审美目的,它深刻影响了当代艺术中所有的结构和形式。这本书也回应了阿瑟·C·丹托所谓的“艺术的终结”(他认为艺术因越来越古怪的形式和理念使此前几千年的美学和艺术传统被颠覆,其表示抽象表现主义之后艺术便走向了终结)。回顾整个20世纪的艺术史,我们会发现上半叶是宏大篇章的艺术叙事的高峰,这个时期的艺术发展非常多元,艺术风格和流派也为数众多,无论是毕加索、布拉克的立体主义,还是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苏联的至上主义,人类历史上似乎从未有过这样的时期来刺激艺术的发展。

另外,看得较多的一本书就是1990年出版的《在图像面前》,为法国哲学家乔治·迪迪-于贝尔曼所著。该书探讨了艺术的复兴以及什么是不朽的艺术,艺术按照自己的历史发展是否会成为一门专业的学科,以及从不同的角度如何认识和寻找艺术的本体、如何生产知识,这本书对整个艺术史发展过程理性地重新认识了一番。我反复阅读了好几遍,它一直给予我这样的启示:大多数人眼中伟大的艺术事实上往往受制于过去的知识,这种艺术在当下其实没有过多的推动意义。因此,作为艺术从业者,我们应该看出一幅作品是否能够带来新的知识经验,而不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去重复之前的知识经验。

新的视野和书写范式尤其重要

哪些书塑造了我们的美术史观?10位学者推荐书单

蓝庆伟 成都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

影响我的西方美术史著作有如下几种:

1. [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的《艺术的故事》。这是一本专业却是针对更广泛观众的,同时又是一本通俗的专业书。对于翻译者范景中的学识以及在这本书上的不断阅读,让我们能够体会此书的重要和价值,同时这也是一种艺术史视野及书写范式。在阅读时如能配上《〈艺术的故事〉笺注》及范老师的导论、演说则更为全方位。

2.[美]高居翰著,李佩桦、傅立萃、刘铁虎、任庆华、王嘉骥译的《气势撼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高居翰的著作并非只有这一本书,翻译成简体中文的书也不在少数,如有时间,阅读其全部著作并非一种过分的要求,因为每一本书给人带来不同的愉悦与价值。在汉学家中,高居翰的书写方式、视角及其对中国古代绘画的熟悉,再加之其在西方世界的思维,让中国绘画有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接受角度。

3.[德]汉斯·贝尔廷著,苏伟译的《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对现代、后现代、当代林林总总在艺术史中的论述、思考及提示可以让身处今天的研究者有宏观的认识,同时这本书不同于批评,有着难得的艺术史思考,尤其是在“艺术史终结”之后。书中的章节并非像书名一样宏观,而是深入到各个艺术范围,有一种新史学的视角,方便各个艺术门类从业者由此而深思。

许多书籍值得细细品味

哪些书塑造了我们的美术史观?10位学者推荐书单

范晓楠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

近十几年,许多非常重要和经典的国外艺术理论书籍被译介到中国,尽管良莠不齐,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无疑是非常有益的现象。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将同一书籍的多个译本和原文同时阅读,在译文辅助的情况下,我希望尽可能直接从原文的语言结构中获得更清晰的信息。作为“80后”的艺术理论研究者,我们这一代人的知识谱系和评定艺术作品的角度,与老一辈理论家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其中即有互联网和全球一体化的现实语境的背景,更因大量外文书籍阅读后,对西方理论的演进历史有了更清晰和系统的了解。

影响我的西方艺术史书籍有很多,其中能立刻提及的有[美]阿瑟·C·丹托著,王春辰译的《艺术的终结之后》;[德]汉斯·贝尔廷著,洪天富译的《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美]琳达·诺克林著,刁筱华译的《现代生活的英雄:论现实主义》;[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著,岛子译的《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英]乔纳森·哈里斯著,徐建译的《新艺术史批评导论》;[美]安妮·达勒瓦著,李震译的《艺术史方法与理论》;[美]列奥·施坦伯格著,沈语冰、刘凡、谷光曙译的《另类准则:直面20世纪艺术》。阿瑟·C·丹托《艺术的终结之后》从书中的叙事结构、批判行文方式以及大量艺术案例的字里行间中,使我们对丹托的理论有更深入的思考。他反对用哲学的观点解释艺术,对传统艺术史学科的规范和理论思路提出质疑。与丹托的理论相比较,汉斯·贝尔廷是最早且全面提出艺术史终结的艺术史家,他于1983年出版的《艺术史的终结?对艺术在当代的创作实践、艺术以及艺术史加以重新检验。2003年,汉斯·贝尔廷以1995年出版的用德文写的《艺术史的终结——十年后的一种修订本》为基础,出版了用英文写的《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这3部著作呈现了汉斯·贝尔廷在近20多年中思想的持续推进。正如他所言,一种具有内在逻辑的艺术史模式已经终结,那么,结果出现了以几种甚至更多种并列的艺术史取代那种唯一的、强制性的艺术史的情形。汉斯·贝尔廷是一位勇于实践和创新的杰出的艺术史家,他的许多书籍值得细细品味。

与艺术大师隔空对话

哪些书塑造了我们的美术史观?10位学者推荐书单

艾蕾尔 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

读艺术史或艺术理论固然重要,但是对于艺术家个案研究没有什么比艺术家的亲笔文献或口述访谈更为重要。我给大家推荐3本书:

1.[美]马克·罗斯科著,艾蕾尔译的《艺术何为:马克·罗斯科的艺术随笔(1934—1969)》。此书是他仅有的两本著作之一,收录了罗斯科的书信、随笔、演讲稿等近90篇。写作时间跨度从1934年至1969年,几乎涵盖罗斯科的整个艺术生涯。这些文字是罗斯科各个艺术阶段及转型时期的珍贵文献资料,最大程度地还原了罗斯科的艺术脉络与思想历程,是业内重新认识、评价罗斯科的重要依据。

2.[英]大卫·西尔维斯特著,陈美锦译的《培根访谈录》。此书是英国艺术评论家大卫·西尔维斯特与艺术家培根的对谈录,共收录9篇访谈,贯穿培根创作力最旺盛、艺术理念最纯熟的阶段,为读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从这些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推动培根艺术风格转向的内在动因。

3.[德]安瑟姆·基弗著,梅宁、孙周兴译的《艺术在没落中升起》。此书是德穆兹与基弗的访谈,时间跨度从2003年至2009年。从对话可管窥基弗对绘画、神学、哲学、历史、诗歌的深刻认知,并有助于理解艺术家的精神境界、艺术观念、视觉形式之间的谱系学关联。

这类书作为我们真正进入艺术家的窗口,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反思艺术何为,以及重建批评机制的契机。与艺术大师隔空对话,犹如捡拾到散落在贫瘠大地之上的食粮,是一场场精神的洗礼。

要回归艺术史语境去看

哪些书塑造了我们的美术史观?10位学者推荐书单

杨好

“一好阅读”出版人

贡布里希作为知名度最高的艺术史学家之一,《图像与眼睛》这一系列论文集可以作为笔记类史学读物来看。更多地,除了艺术史图像学的部分外,视觉科学对图像美学的形成引述也启发了艺术史关于观看的一些思路,比如谈论到马萨乔的《圣彼得被钉十字架》时引出的关于透视、空间及错觉部分回归了图像的观看问题。

另外,如果不从一个出版人而从艺术史研究者的角度而言,我推崇彼得·汉弗利著,严蓓雯、蒋文惠译的《提香》。彼得·汉弗利呈现的既不是词典性质的艺术百科手法,也不是繁复的纯档案性学院写作,彼得·汉弗利在他最熟悉的提香的题目里写就了淋漓、睿智,这是一本回归艺术史语境、关乎提香的最佳读本。当一位艺术史学家专注一生研究一位艺术家时,这样的呈现已超越艺术史的领域,成为时间的反射。

中文著译的西方美术史部分书籍

1917年 《美术史》(姜丹书著,商务印书馆)

1922年 《西洋美术史》(吕澂著,商务印书馆)

1928年 《西洋美术史》(丰子恺著,开明书店)

1929年 《近代美术史潮论》([日]板垣鹰穗著,鲁迅译,上海北新书局)

1936年 《现代绘画论》([法]爱伯著,刘海粟译,商务印书馆)

1937年 《阿波罗艺术史》([法]赖那克著,李朴园译,商务印书馆)

1940年 《西洋绘画史话》(陈之佛、陈影梅编,商务印书馆)

1948年 《英国绘画》([英]牛顿著,傅雷译,商务印书馆)

1985年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6年 《艺术的故事》([英]E.H.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广西美术社2015年版)

1987年 《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英]E.H.贡布里希著,李本正范景中林夕译)

1988年 《裸体艺术:理想艺术的研究》([英]肯尼斯·克拉克著,吴玫宁延明译,中国青年社)

2009年 《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英]罗杰·弗莱著,沈语冰译,广西师范大学社)

2011年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后期艺术中的风格发展问题》([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著,潘耀昌译,北京大学社)

2013年 《詹森艺术史》([美]H.W.詹森著,艺术史组合翻译小组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年 《艺术与文化》([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著,沈语冰译,广西师范大学社)

《塑造美术史的十六书》所列西方美术史书籍

1898年 《十三世纪法国的宗教艺术:对中世纪图像志及其灵感来源的研究》([法]埃米尔·马勒著)

1903年 《作为历史档案和托斯卡纳艺术欣赏的〈佛罗伦萨画家的绘画〉作品之分类、批评与研究,并附详尽的全集目录》([美]伯纳德·贝伦森著)

1915年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后期艺术中的风格发展问题》([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著)

1927年 《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英]罗杰·弗莱著)

1936年 《现代运动的先驱:从威廉·莫里斯到沃尔特·格罗皮乌斯》([英]尼可劳斯·佩夫斯纳著)

1951年 《马蒂斯:他的艺术和观众》([美]小阿尔弗雷德·H.巴尔著)

1953年 《早期尼德兰绘画:其本源和特征》([美]欧文·潘诺夫斯基著)

1956年 《裸体艺术:理想艺术的研究》([英]肯尼斯·克拉克著)

1960年 《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英]E.H.贡布里希著)

1961年 《艺术与文化:批评文集》([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著)

1963年 《赞助人与画家:巴洛克时期意大利艺术和社会关系之研究》([英]弗朗西斯·哈斯克尔著)

1972年 《十五世纪意大利的绘画和经验:图画风格的社会史入门》([英]迈克尔·巴克桑德尔著)

1973年 《人民的图像:古斯塔夫·库尔贝与1848年革命》([英]T.J.克拉克著)

1983年 《描述的艺术:十七世纪的荷兰艺术》([美]薇拉·阿尔伯斯著)

1985年 《先锋派的创造与其他现代主义者的神话》([美]罗莎琳·克劳斯著)

1990年 《图像与崇拜:一部艺术时代之前的图像史》([德]汉斯·贝尔廷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5本考古神作,重现5大失落的古文 5本考古神作,重现5大失落的古文明

在人类历史上,曾有诸多文明盛极一时,又因为种种原因销声匿迹!今天,小编…[详细]

学习数据库必读好书推荐 学习数据库必读好书推荐

1、SQL必知必会SQL入门经典教程全新升级,麻省理工学院、伊利诺伊大学等众…[详细]

精选豆瓣高分算法书单推荐 精选豆瓣高分算法书单推荐

算法最开始是数学概念,我国古代称之为“术”,最早出现在《周髀算经》和《…[详细]

网站地图|推荐书|好看的小说|爱好书|小说推荐|好书推荐|Archiver|好书推荐 皖ICP备2021018936号-1

GMT+8, 2024-9-20 05:27 , Processed in 0.06024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4-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