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
标题: 拾荒老农36年“捡”出一座图书馆 捐赠千册文献 [打印本页]
作者: 好书推荐 时间: 2016-12-21 09:20
标题: 拾荒老农36年“捡”出一座图书馆 捐赠千册文献
山区老农,拾荒购书;
隐于乡间,倾其一生。
他没有满腹经纶,只有唯一夙愿:
一生财富,不求金钱兑换,只求流传于世。
↓↓↓
自办图书馆20多年,藏书5万册,
其中古籍约1600册,民国书刊约2000册
曾开价300万,买走所有捡来的书,
被他拒绝,他却要无偿捐给四川省图书馆。
他就是故事的主人翁陈光伟。
如此庞大的藏书,背后是有极大的财力支撑?
事实上,这一切都是一位巴中69岁的老农,
36年靠拾荒一本一本积攒起来的。
更让人敬佩的是,有人开价300万,
想买走这位拾荒老农所有藏书,他拒绝了;
却把珍藏的书无偿捐给了四川省图书馆。
陈光伟说:“希望我的藏书能有一个更好的去处,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所用,捐赠给四川省图书馆算是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
一种贡献
捐赠的古籍珍贵
清光绪版《康熙字典》最完整
陈光伟此次无偿捐赠给四川省图书馆的线装书,大多为清中晚期刻本,涉及经、史、子、集诸类,尤以字书与医书为最,《康熙字典》、《字汇》、《阳宅三要》等都是比较珍贵的文献资料,对研究地方刻书历史也具有重要的保存及研究价值。
现场大多为清中晚期刻本,涉及经、史、子、集诸类,尤以字书与医书为最。
陈光伟此次捐赠的书籍有以下特点
1、字书最多
共整理出十九种不同版本的清末《康熙字典》与二十一种《字汇》,尤以清光绪版《康熙字典》最完整,而刻于清乾隆五十四年的《字汇》刊印较佳;
2、保存完整
发现部分有一定版本价值的古籍,如清乾隆五十一年的《阳宅三要》为此次捐赠藏书中最早的版本,清道光刻本的《史记注解》书品较好,保存亦较完整;
3、使用价值高
医书以及具有地方刻书特色的文献保存较好,如清道光三十年(1850)四川巴州恩阳河飞鸾亭刻本《医方辨难大成》,临证各科兼备,辨析分明,至今仍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4、研究价值高
此次发现的三种南充海清楼刻本《尔雅注疏》、《礼记易读》,对研究地方刻书历史具有保存价值及研究价值。海清楼是清末享誉川内外的一家印刷机构,所印书籍一开始是“四书”、“五经”及启蒙教本,其刻印书籍畅销南充及周边地区,甚至辐射至西安及兰州。
一个书痴
一年2万余元收入
大部分购买图书和书柜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始终不忘初心。”陈光伟如此形容收集之路。
上世纪80年代,陈光伟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过得紧巴巴,为了养家糊口,陈光伟开始拾荒。1983年,他开始做起固定的废旧收购生意。
只上过小学的陈光伟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却对知识非常渴求,他是一个爱书如宝、惜书如命的书痴。在收废品的过程中,他有意识地把收到的废旧书报存起来并加以挑选和清理。
现场展出的医书。
陈光伟迄今为止藏书5万册,其中古籍约1600册,民国书刊约2000册。1997年开始,他自办图书馆,免费借阅给大众。
陈光伟不仅淘书,还自掏腰包买书,“我收废品一年有2万余元的收入,其中大部分用于购买图书和书柜。”令陈光伟感到高兴的是,他淘来买来的这些书,有的还是十分珍贵的古籍,比如清光绪五年出版的《康熙字典》、商务印书馆在民国时期出版的《辞源》等。
一种倔强
藏家开价300万买书
他毫不犹豫拒绝了
“爷爷很倔强,就是因为他的倔强,成为我们的骄傲。”陈光伟的孙子陈新说,对爷爷那些年代久远的藏书事迹,他不是很清楚,但爷爷有句话,一直铭刻在心:“书本的最大价值就是能被需要的人阅读。”
观众正在观看古书。
“爷爷爱书如命:每天都围绕着书本打转、整理、打扫、修复,日复一日。”陈新说,最初,家里人都不同意爷爷的这种行为,并质问爷爷“这么多年下来,用于这些书籍也有好几十万了,什么事情不能做呢?每当这个时候,爷爷都默不作声,继续埋头做事。”
这一倔,就是30多年。渐渐的,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陈光伟,家人们的态度也在慢慢转变。“大家觉得爷爷是在做一件造福人民的事。”
捐赠仪式上,陈光伟笑得很开心,“这些书终于有了一个好归宿。曾经有收藏者要把我所有的书都买走,开价300万,我毫不犹豫拒绝了。这些藏书是我几十年的心血,一本都舍不得卖。如果纯粹为了钱,当初我也不会做这件事。”
陈光伟说:“希望我的藏书能有一个更好的去处,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所用,捐赠给四川省图书馆算是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
作者: mghouai 时间: 2016-12-22 08:57
给老人赞一个。现在这样的人真的不多了。
欢迎光临 推荐书 (https://www.2haosh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