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
标题:
寒假安排孩子干什么好?家长们说法不一
[打印本页]
作者:
好书推荐
时间:
2017-1-6 14:15
标题:
寒假安排孩子干什么好?家长们说法不一
3913676_733512.jpg
(78.18 KB, 下载次数: 605)
下载附件
寒假安排孩子干什么好?家长们说法不一
2017-1-6 14:15 上传
图为富邦广场某国际象棋培训中心。(记者廖俊利摄)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廖俊利)“连续两个周末人都是这么多,有一大半的家长都是打算报名寒假班的。”近日,记者来到富邦广场某国际象棋培训中心时,该中心一位老师说。眼看寒假就要到了,各种培训班已经热了起来。
才艺培训班报名蛮火热
“到今天我们寒假班已经报了十几个孩子了,你去楼下或者周围的培训中心问问,最近打算给孩子上寒假班的都开始在报名了。”该培训中心的游老师说。
随后,记者来到家乐福附近的一家英语培训中心,该中心也推出了寒假班。记者在他们的宣传单上看到,寒假班从2月1号到2月14日,每天上午两个小时。一位员工说:“我们的寒假班报名马上截止了,如果打算报名的话,要抓紧时间了,现在已经有十几个小学生报名了。”
富邦广场的一家钢琴工作室,也开始了寒假招生。“现在的优惠比平时多一些,最近来咨询的家长还是挺多的。”武老师说。
孩子该不该上才艺培训班,家长各持己见
在宁波港集团工作的史女士,女儿现已读大学。女儿小的时候曾在寒暑假学过舞蹈、小提琴和电子琴,花费上万元,最后全都半途而废,现在连五线谱都辨认不全。但史女士并不后悔当初给女儿报培训班,“虽然女儿在这些方面都没有特别的表现,但是学习这些东西她接触到了更多的新事物。”史女士说,“那个时候报这些培训班都征求过女儿的意见,虽然花了不少钱,但她有想做的事情,父母能提供条件当然最好了。”
“我们要上班,祖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孩子需要人陪着做游戏,或是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这些祖父母都满足不了。把孩子放在家里整日以iPad、电视为乐,不如孩子喜欢什么就去报个培训班。”李女士的孩子今年已经5周岁,她和一位朋友的观点相同:培训班不一定就是对孩子的一种约束和限制,如果孩子本身就喜欢,而且从中还能得到快乐,为什么不去读呢。
家住新碶街道的李先生,则有不同看法。“现在很多孩子都在学钢琴,难道学钢琴就能提高素质吗?”李先生的女儿已经十七八岁,从女儿出生开始,他和妻子就从来没有为女儿报过培训班。“假期里让孩子回归大自然、回到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身边去,不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培养吗?”李先生认为,平时课业紧,孩子难得去看望祖辈,而祖辈们都非常想念孩子,假期是孩子与祖辈相处的好时机,让她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边感受浓浓的亲情,将会使孩子们的内心更加富有温情,与长辈生活的点滴都会成为他们日后美好的回忆。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社会关系少,情感发育不全。去农村住一段时间,与村里的孩子们在田野里疯疯玩玩,交几个朋友,了解农民的艰辛,这样长大了才会对农民有感情,这些都会比在培训班中上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课更加有趣味和意义。同时,李先生认为素质不等于才艺技巧,除了才艺,正直、善良的品格,富有责任心、同情心,能吃苦、重亲情、讲友爱、心态阳光,这些对孩子今后一辈子都相当重要。
家住大碶的王女士,对各种培训班深恶痛绝。“报什么培训班啊,我小的时候也学了国画和古筝,完全是为了中考加分,现在已经全部荒废了。回想起小时候上培训班的经历,也没有什么幸福感。现在一年级小孩的书包都已经是拉杆箱了,学习负担那么重,还要上培训班,太累了。我的孩子什么培训班都不用上!”
教育工作者:孩子真正喜欢什么比较重要,家长需理性对待
对此,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邬学枚认为,一些家长是把才艺学习等同于素质教育了。“素质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而才艺教育只是其中之一,并不代表全部。一些寒假补习班过多地将才艺教育放在了教育的主要位置,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达到了赚钱的目的。高兴的是补习班,安心的是家长,累的却是学生。”邬学枚说。
同时,邬学枚认为,让学生喜欢才是教育的宗旨。如果家长罔顾学生喜好,硬逼学生学习,那么即使是再好的教育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家长不应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有的时候玩也是一种学习,培训班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应当给孩子有自己的时间,培养自己喜欢的东西。
新蕾幼教集团的林怡老师建议,对孩子进行才艺教育还需摆正心态、理性对待。“其实为孩子报各种才艺班的想法大多是源于家长,尤其是四五岁的小孩,很少主动要求要去学什么。有的家长是为了弥补自己小时候的欠缺,有的是为了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有的是因为朋友家的孩子也在学而跟风。但不管初衷是什么,还需根据孩子自己的喜好,挖掘孩子的潜能。家长的心态首先得摆正,如果认为孩子学了才艺就特别一些,而没有学则比较平凡普通,再或者一定要逼着孩子去学点什么,这些想法,我觉得都不是很可取。”林怡说。
孩子,寒假干什么?
给孩子带来放松和快乐的假期终于盼来了,放假前有些孩子已经为自己的假期生活绘制了蓝图,准备去做那些平时想做却又没精力去做的事情,可这些设想都成为了空谈,因为父母在为孩子的假期做主。
情形一:把自己的爱好和梦想强加给孩子
欣欣小的时候,妈妈为了培养她在音乐方面的兴趣,送她去参加了钢琴兴趣班。从那时起,欣欣每周去1次兴趣班,此外每天都要练琴。上小学后,练琴是她在课外时间里要做的最主要的事情。每天妈妈看着她写完作业,就开始在家练琴,一练就是1个小时,困了累了都要让孩子忍着,认为买了琴,就要刻苦练才能出成绩,别家的孩子,写完作业都在外面玩耍,而欣欣却只能练琴,练不好就要挨骂。
后来,到上二年级,欣欣学习成绩一直提不上去,妈妈就查找原因,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练琴的逆反心理太重,最后索性忍痛割爱把钢琴停了,妈妈说:“现在家里的钢琴就当是艺术品吧。”
欣欣对记者说:“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我的爱好,爸爸妈妈把自己的爱好与梦想强加给我,夺走了我的兴趣。”所以在这里提醒父母们,孩子不是你们的私有物,让孩子做他自己想做的事吧。
参加兴趣班的首要前提,应该是孩子对这项活动感兴趣。但是,现在有非常多的家长,很少关注孩子自身的愿望和需要,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按自己的梦想和兴趣为孩子报班。这样做,可能事与愿违,毁了孩子的兴趣。
所以,打算带孩子上兴趣班之前,家长首先要反思一下的是,参加特长班,是家长的兴趣还是孩子的兴趣?
情形二:为了功利目的让孩子学习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有一部分家长给孩子报特长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考级。考级,不仅孩子很疲惫,家长也非常忙碌和辛苦,这些都让孩子丝毫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孩子们每天看起来都闷闷不乐。有的家长却说,自己这么做都是为孩子今后升学做准备的。因为现在报考的人越来越多,还有的家长给孩子跳级报考,很多孩子的压力比家长还要大。
现在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家长为了让孩子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不输在起跑线或者想让孩子在某个方面出人头地,而强迫孩子参加某项特长的学习。比如让孩子学习美术、音乐等就是为了后面参加考级,为升学增加优势。
情形三:盲目为孩子选择
我在采访中遇到这样一个事例,一位家长6岁的儿子参加了一个棋类班,每次下课回来,孩子都闷闷不乐,问起原因,原来这个孩子平常很爱问问题和回答问题,但是棋类课的老师规定,每个孩子答错两次问题就要站在一边,这个孩子自然是在这个方面吃了不少苦头。好在这位家长果断地给孩子停了这门课。
我认为这位家长做得很对,如果以挫伤一个孩子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为代价去学一门技艺,那么这样的技艺不学也罢。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真正应该给予他们什么,真正该帮助他们选择什么,这是至关重要的。
不要盲目地为孩子选择,要倾向于孩子的兴趣爱好,或有意识地培养适合孩子自身条件的特长,使孩子在学习中激发乐趣和潜能,这样孩子也不会觉得太累。当然也不要给孩子选择太多的学习班,学的知识太多孩子一下子也吸收不了,既浪费金钱,也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和精力,使孩子每天都觉得很累。
童年不是赛跑,而是旅程,我们应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有序地开展智能开发,为儿童成长营造一个适合其年龄和个性特点的早期教育环境,而且早期教育不应该只看结果,而忽视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其实对孩子的培养,不应仅仅把宝都押在兴趣班上,更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温暖和关怀,让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别让兴趣班成“无趣班”
目前,社会上五花八门的兴趣班,正在红红火火地开办着,很多孩子在三四岁,就会被家长带着去参加兴趣班。应该说,这是个好现象,说明现在的家长都很注重开发和培养孩子的兴趣。但是,参加兴趣班这件事,不光是花钱上课那么简单,在如今这个浮躁而且商业化意味很浓的社会中,如果不注意,兴趣班反而有可能会扼杀孩子的兴趣。这不是耸人听闻的说辞。
参加特长班学习的孩子,大多数特长学习是与兴趣脱离的,记者采访发现,许多孩子在业余时间奔波于各种特长班,他们感到的是疲劳。
可以说,掌握一门特长的立意是好的,但是为什么许多孩子在特长学习中得不到乐趣呢?更主要的是,为什么即便家长知道这种状况,还要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呢?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很多家长是在盲目跟风,别人家的孩子学了,而自己的孩子不学,怕耽误了孩子。于是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是否适合,别人学什么咱也跟着学什么,社会上流行什么咱就学什么。家长应该客观冷静地看待兴趣班。
欢迎光临 推荐书 (https://www.2haosh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