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和死亡之间隔着父母读后感

[复制链接]
查看: 6933|回复: 2
楼主
匿名  发表于 2017-2-14 15:32:07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和死亡之间隔着父母读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3553

主题

5769

帖子

1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16864

活跃会员最佳新人

沙发
发表于 2017-2-14 17:55:4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和死亡之间隔着父母

  常喜欢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尤其喜欢其中一段: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我们这些中年人,总喜欢用“上有老,下有小”来形容自己的困窘境地。其实,换一个角度,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当我们父母还在的时候,我们永远是孩子。是健在的父母眼中的“娃儿”,我们对父母再有龃龉,可以埋怨,可以嗔怪,可以发泄,当然自然也能撒娇、卖乖、耍萌……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孩子。每每家族祭祀的时候,我们只要磕个现成的头,敬香、点火、挪出拜垫,都是他们的事,我们似旁观的看客。每每遇事的时候,我们可以肆意手足无措或者撒手不管,随口来一句“去问我爸”“去问我妈”,好像我们只要作壁上观即可。路遇老头老太,我们常常无视而过,父母却会拽住你的手臂,谄笑介绍:这是你七大姑八大姨的谁谁谁……

  那时,我们觉得真好,因为有父母在,就像有天罩着,就像自己可以永远装嫩卖傻。可等到父母不在了,我们忽然成了别人眼中值得尊敬的长者。

  吃饭的时候有机会坐到最尊贵的位置上,有时代替的是自己父母的身份。红白喜事的记账单上,终于把父母的名字撤下,大大方方地报上了自己的大名。过年祭祀的时候,自己的孩子们“呼啦”一声涌出门去,商讨着讨烟要糖的促狭,而自己守在家里,静等一拨又一拨的拜年的邻居亲朋……就这样,每一个失去父母的孩子都成了老人,都直面死亡,承受无人能解的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说:有父母在的时候,死亡是抽象的。所以等到我们直面死亡的时候,死亡具体又直观。

  人生啊,就是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旅途,而漫长的过程,是为了留出时间让我们慢慢理解死亡,直至不再恐惧,直至坦然接受。

  而父母,就是我们的课本,是我们生死观的最直接的参照物。

  所以感激父母,除了给予我们以生命,还给予我们以死亡的真谛、意义以及永恒的价值。

  从此,不惊不扰,安然余生……

  (张建中摘自《城市金融报》2016年5月18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3

主题

5769

帖子

1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16864

活跃会员最佳新人

板凳
发表于 2017-2-14 17:56:58 | 只看该作者
    “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

     “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上面的话,摘抄自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句话,我是在偶然下,摘抄下来的。可不想,就在不久之后听到自己高中同学父亲去世的消息,心里颇有感触,把这些话写给她。再之后,凌晨接到外公去世的消息,妈妈的眼泪瞬间留下来,关不住的悲恸,这种感受就更加深切了。

      凌晨12点多,妈妈拿着诺基亚手机,沉默了一会儿,眼泪就这样掉了下来。然后,开始哽咽地、不断反复地说自己在从老家回来的路上就知道看外公的情形,是过不了多少天了,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快。这个话一直反复地说,不停的说,似乎多说些就能缓解自己。我和姐姐看不过,扶着妈妈在椅子上坐下来,拉着妈妈的手,搭着妈妈的肩膀,看着妈妈。

      其实,那个时候,自己虽然感觉难过,但是这种难过与其说是外公的去世,还不如说是妈妈的悲恸。外公的地位自然比不上从小一直照顾我们的妈妈。所以这种难过,还有些表演出来的意味。分享妈妈的痛苦,缓解她的痛苦。

      可惜,外公的葬礼,爸爸妈妈都不能出席,都不能去看看人间最后的一段路程。这个也是因为我的原因,外公去世的当天中午,早有已预订的升学宴,一切都准备好了,也不能让发出去的邀请打水漂。第二天又不幸是我出发去大学的日子,爸妈放心不下,应是要陪我一趟。所以,在生离和死别面前,在父亲和女儿面前,妈妈选择了我。也许,母亲总是最爱自己生出来的亲人,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大学里,渐渐读了些书,懂得东西稍多了些。开始对亲人的死亡,抱有一种恐惧和害怕。原来不曾伤心过得事情,开始留意,也开始把情绪藏在心底,表现出没心没肺的样子。

       暑假,和姐姐散步谈话时,姐姐也谈到她对父母逝去的莫大的恐惧和害怕,一说到这个念头,姐姐的眼泪就不争气地跑出来。我只好说些舒散她情绪的套话,什么人都是要死的,你也是要的,什么人死了不过换了一种生存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之类的话。但我又何尝不知道,这些话说起来轻松超脱,但我自己也很清醒知道知识是知识,现实是现实,当你真的面对这道无法避免的难关时,一切的言辞都是屁话。

      死了的,永远不会活过来。

      而亲情是人世间最容易得到的感情,也是最无法通过努力经营去得到的感情。亲情,一旦失去,绝对的无法再回来。

      这次暑假,着急回镇政府办些事情,急匆匆地路过外公和外婆的家。曾经热闹的庭院大家庭,孤零零地只剩下外婆和二舅舅(二舅舅又时常出去)在住着,其他的房间都空着,所以只看到了外婆。
      城镇化的大流,淹没了几乎所有的农村文化。就像是外婆家一样,只剩外婆这样的孤寡老人在苟延残喘着。

      妈妈赶时间,给外婆简单交代了下我们来乡下的原因,找凉水喝。但是外婆只有开水瓶里的开水,没有从溪里打些凉水,只好在房间里拿出两瓶六个核桃,妈妈说她不要,喝了饮料更渴,但是外婆还是坚持把两瓶饮料塞在我手里。没有提前打招呼,也没有时间停留,我们就只好,立马搭摩托车回去镇政府了。在离别之前,我抱了抱外婆,在她耳边说,外婆要好好照顾自己,我们过年的时候会回来看你。

      外婆站在家门口的公路旁,两边是一丛遮阴的竹林,对面的竹林下还有一条渐渐变窄的小溪流。外婆就这样看着,伛偻着驼背,看我们坐上摩托车,戴上安全帽,摩托车发动,开了出去,注视我们的离去。

      在转角口,我转回头,看着外婆转过身,驼着背慢慢走回了荒败杂草生出的土房子。

      再骑三分钟左右,到分岔路口,左前方是一座丘陵,正面朝向我们有一座坟墓。低矮的丘陵,红黄色的泥土,参差稀疏的松树,还有更低矮晒干适于引火的灌木丛。妈妈指向那座坟墓,问我看到了吗,那是你外公住的地方。我沉了一下说,那就是外公的啊。摩托车速度很快,外公的坟墓一下子就晃过去了。

      我从来没有走到近处去看看外公,总是这样搭在摩托车上,迅速地看看,就这样。那是外公现在的模样。我坐在摩托车最后面,偏过头,忍住眼泪。过了两年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亲人逝去的痛感,就这样在不经意间狠狠戳进心脏里,拔不出来,因为一拔出来,刀刃上都是泪血。而这种伤痛,不会随着时间慢慢被忙碌的时间的褪去,更没有希望被治愈,只会随着更多亲人的逝去更加深刻沉重。它会在日常忙碌的表现之下,内心深处悄悄堆积、滋长,偶尔想起心里闷闷的、沉沉的,我想这就是亲人的死亡所带来的长期的慢性疾病。

还需要再修改些,也还没有完全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地图|推荐书|好看的小说|爱好书|小说推荐|好书推荐|Archiver|好书推荐 皖ICP备2021018936号-1

GMT+8, 2024-11-22 12:53 , Processed in 0.06409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4-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