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古代十位著名编辑 谁是“世界历史之父”
[复制链接]
|
查看: 4945|回复: 0
|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在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得以不断丰富和传承,耕耘在文字之上的编辑工作者劳苦功劳,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编辑。
一、孔子(前551年-479年)周代 中国编辑家先行者
孔子是我国编辑学的先行者,他编《六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古典文献进行总结账式的大整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自己从整理古籍中选编教材的大编辑家。孔子在编辑领域的主要贡献在于打破了文化知识为贵族垄断的局面,首创书籍的多种体裁,使中国史学脱离神话的轨道,有效地保存了中国古代的文史资料,树立了中华一统的爱国主义思想。也是我国第一个将官藏档案文献经过校订、选编以书籍形式流传于民间的首创者。
二、吕不韦(前292-前235) 秦代 “一字千金”的编辑家
吕不韦是战国末年人。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正式来历。
三、司马迁(前145年-前90年) 西汉 “世界历史之父”
汉代伟大的编辑学家,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史记》编纂工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太史公、历史之父。 1957年,司马迁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历史之父”。
四、刘向(约前77年-前6年)西汉 中国目录学编辑的奠基者
西汉刘向在编辑史上创立了目录学,曾治《春秋谷梁传》,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对中国编辑事业作出了三大贡献:一是使儒学著作首次得到系统整理;二是确立起目录学框架;三是基本上完成了我国校雠事业的奠基工作。
五、班固(32年-92年)东汉 断代史新体例编辑开创者
班固,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固在其父班彪《史记后传》六十五篇的基础上,潜精积思二十余年,于建初中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其八《表》和《天文志》又由其妹班昭及史学家马续续成。该书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尊崇儒术,宣扬名教,旁贯五经,倡导“三纲五常”及封建等级思想,宣扬“天人感应”,强调五行灾异。继司马迁之后,在史学方面开创的纪传体断代史的新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其维护封建等级制、尊崇儒家思想、宣扬天命论等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六、司马光(1019年-1086年)宋代 中国编年体通史鼻祖
花费15年时间主编《资治通鉴》的陕西人司马光,一生研究史学、经学、哲学、诗词乃至医学等,著述甚多,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另外尚有其他著作200余卷,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孝经》、《易说》、《医问》等等。
七、郑樵(1104年-1162年)宋代 多种编辑方法并用的编辑家
郑樵是我国宋代伟大的史学家和科学思想家,博通经旨、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虫鱼、方书。主持编纂的《通志》,不仅是一部集纪传、典章制度于一书的大型通史,而且在编辑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通志》从编纂方法、内容方面有新的突破和贡献,特别是《十二略》的创制,不论是在史学还是编辑学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和价值。而其对编辑工作的精辟议论,独到见解,则极大的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编辑理论。
八、解缙(1369年-1415年)明朝 《永乐大典》集大成者
解缙是明代第二位内阁首辅、著名学者。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汉族,江西吉安吉水县人,解纶之弟。洪武十二年进士。历官御史、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他做了许多大事,编纂《永乐大典》就是其中之一。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著作。
九、张廷玉(1672—1755年)大清三朝元老的资深大编辑
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先后编纂《康熙字典》、《雍正实录》,并充《明史》、《国史馆》、《清会典》总纂官,历经大清三代开国皇帝器重,曾被雍正皇帝赞扬为赞扬 “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大臣中第一宣力者”。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十、纪晓岚(1724年—1805年)清代 史上最大丛书总编辑
他带着四千多人编纂了一套《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据《四库全书总目》统计,它著录书籍3461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总计10254种,172860卷,几乎囊括了清代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堪称传统文化的总汇,古代典籍的渊薮。
(图片来自网络 主要参考文献:1.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2.胡益祥:《孔子编辑学探微》 特向以上两位作者致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