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3553

主题

5769

帖子

1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16864

活跃会员最佳新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未经检验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走到人生边上》

[复制链接]
查看: 11424|回复: 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9:11: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书推荐 于 2014-10-13 09:15 编辑

《走到人生边上》

最适合您的才是最好的书! 推荐书为您搜集购买地址,请放心购买:
杨绛是钱钟书的夫人,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96岁高龄。在书中自称“前朝遗老”,并且还拉上奥勒留,思想蔚为活跃,如果我们不看内容,实在看不出是一个90多岁的人写的文字。书中所传递的观点,也只有像她这样已经积累了一生、思考了一生的人才能拥有。我对人生的理解没有杨绛那样深刻,也还没有到理解深刻的时候,但是,毕竟有所感悟。
我最想不通的一个问题是: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在《你的第一本哲学书》里面,内格尔说不要从整体上去考虑这个问题,也许人活着只是一出闹剧。那么我就想啊,人生是不是就可以随遇而安,不去积极的面对?那我还活着干嘛?但事实上,这个问题没有那么简单,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认识到生命的偶然性。
达尔文是一个极其伟大的思想家——也许是目前为止最伟大的一个思想家,为什么说他极其伟大?是因为他所阐述的物种起源的理论揭示了包括生命在内的最基本的原理——适者生存。我们的生命也是一样,在漫长的岁月中,生命的偶然出现(虽然这个过程也存在着无数次的选择和积累,但是与整个过程相比,它是一个“刹那”),只是因为环境选择了它,没有必然性,只是在大量的选择中,刚好留下来了而已。从这个角度讲,应该把突变,随机看成是一个过程的起点,而不只是看成偶然、突发事件。所以,对待人生的态度,不要觉得自己有什么意义,不要觉得什么必然,但是却又不可不为,因为有几千万年的历史,几十亿的人在推动着,个体与之相比,实在是渺小,微不足道。
杨绛在她的书里,引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把“我”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她用灵性良心来代替超我,用灵魂来代替自我,用肉体代替本我,本我和自我没有分的很清楚。她没有说明灵性良心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为什么人会有灵性良心,而且是人的本性。我认为,灵性良心正是生命发展了几千万年所积累下来的一些最最基本的品质,人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能往前发展,但是这些品质又不代表个体,它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是时间和个体数量累积的效果,所以,自身具备这些品质,又不具备这些品质,我们在具备这些品质的同时,还有本我的欲望,这些欲望不一定符合生命发展的方向,但是又一定是个体所需要。
再回到一开始的那个问题,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什么?我如何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一些?杨绛说,需要信仰,只有有了信仰,人才能活得更有价值,我也比较认同,这是因为,信仰常常代表了那些最基本的品质,信仰不同于宗教,所谓的宗教,只是用一些仪式来表达这些信仰——这些仪式能够让信仰更深刻。如果把仪式本身当做信仰,也就本末倒置了。我们终归需要信仰,我们也需要信仰所需的仪式。为什么需要仪式?在《小王子》里面,有些提到。因为,那些信仰,那些品质符合人类全体长时间的最根本需要,个体通过锻炼,让自己能够克服私欲,一定会在活着的时候,体会到最大的成功。虽然这个成功,在某一个社会形式下,在某一个时间点,可能表现形式不一样,其他人也不一定理解,但是对于个体本身,是一定能够在具备这些品质的时候,获得最大的活着的满足感和存在感——这是生命最根本的需求。
另外,文中还提到一个观点:理智是为肉体服务的。我基本上赞同,很多时候,理智会为了自己的需要,刻意的掩饰,隐瞒,而自己是发现不了,其实自己的理智的出发点是自己的私欲,所以,很多人自己做了一些不应该的事情而不自知也是很可能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拥有那些信仰,尽量让自己接近真实,而且能够让自己开放外界的反馈渠道,这是最基本的处事原则。
杨绛能够在96岁高龄,思考和总结这些问题,并能成书,实在让人佩服,她一定具备那些最基本的品质,才能够如此坚持。如此深刻的人生体验,为什么不去看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地图|推荐书|好看的小说|爱好书|小说推荐|好书推荐|Archiver|好书推荐 皖ICP备2021018936号-1

GMT+8, 2024-11-24 04:13 , Processed in 0.06749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4-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