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一本书热卖,王跃文的《大清相国》。热卖原因众所周知,缘于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的推荐。我也与时俱进买了一本来看,网购的时候,对方告知,一次只能买一本,可见这本书有多火,可谓一时洛阳纸贵。看了以后,觉得还不错,谈谈自己的感受。 陈廷敬活跃在清朝政坛的时间应该是康熙中后期,也就是皇太极1636年改国号为清以后50—60年那个时间,此其时,海内已定,放眼宇内,似乎风平浪静,偌大的帝国似乎也已经强大到了独孤求败的境界,但承平之日即是新考验的开始,太平盛世的表象之下也会有暗流涌动,毕竟世界太平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跳下战马,卸下盔甲,也该享受一番了不是。但随之而来的各种弊端包括吏治的腐败、各种潜规则的盛行也是在所难免的。黄炎培曾说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为什么“其亡也忽”,个人认为不外乎对贪污腐败和各种社会不公处理的失当。清朝到了康熙中后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贪污腐败和社会不公,以至于后来雍正上台以后用大开杀戒的极端方式加以遏制。而此时距离清朝开国也不过七八十年的时间。这个时间与北宋开国到北宋社会矛盾加剧,发生严重政经危机的时间是差不多的,也是七八十年的时间,正是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才有了后来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后来虽以失败告终,但初衷是好的,只不过遭到了当时的官僚集团这一强大的保守势力的强势阻击,最后不了了之,“改革尖兵”王安石也只好去相罢官,去金陵优游林下了。此后不过70年,北宋便灭亡了。明朝也大抵如此,虽然开国初期在明太祖朱元璋近乎变态的高压统治下,用很多极端恐怖的刑罚来震慑贪污,最终也没能阻止贪污的发生、发展和壮大,在满清铁骑的强力冲击之下,明王朝的大厦轰然倒塌。清朝统治者显然吸取了明朝灭亡的教训,康熙一朝在康熙皇帝的励精图治和众多能臣当然也包括陈廷敬的帮衬之下,总算在一定程度上度过了执政的危险期,也才有了后来所谓的雍正乾隆时候的盛世景象。当然了,在封建集权的人治统治社会里,像陈廷敬这样的能臣所能做的也不过是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本书虽然讲的是300多年前一个封建王朝的能臣治国理政的故事,但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毕竟从1949年共和国建立到现在也已经过去了65年的时间了,我想这也是这本书被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推荐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以上所说算是我对这本书的整体解读吧,当然其中的一些段落也能给我们很多启发,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段话, “他心里暗想,陈廷敬才二十一岁,早早地中了状元,未必就是好事。官是靠熬出来的,没到那把年纪,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枉然。人若得意早了,众目睽睽之下,没毛病也会叫人盯出毛病来。但此时话毕竟不便说得太透,便都放在了肚子里。他想日后要是有缘,自会把这些话慢慢儿说给他听的。”这是说的陈廷敬本来应该中状元的,因为主考官卫向书怕21岁的陈廷敬过于年轻却一路扶摇直上,不经历挫折,在以后的道路上难免生骄傲之心而阻拦顺治皇帝点他为状元,爱才之心可昭日月。由此也想起了明朝的张居正,张居正小时候被称为“神童”,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而且是第一名,如果放现在应该算是某地区的高考状元了,这在当时也是个比较轰动的事情。当时的主考官也是反复翻阅张居正的答卷,感叹着的是同一个词:“国器!国器!”想来这“神童”成色十足。想想俺十二岁的时候小学还没毕业呢,整天想的都是怎么吃点好的,怎么玩的痛快,真是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啊。可在接下来考举人的时候,他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他碰上了当时的湖广第一号人物顾璘。顾璘听说有个十三岁的孩子来考举人,就想见一见,而且是一见如故,欣赏有加。可在送走张居正以后,顾璘却给主考官下了一道命令:“这科无论张居正答卷如何,都决不能让他中第!”实在是让人费解。而多年以后,张居正再次见到顾璘并知道了自己当时考不中的原因时,非但没有丝毫的埋怨,反而感动的痛哭流涕。这却是为何?实在是因为这个顾璘是一个难得的好人,曾亲眼见过无数像张居正这样身负绝学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因为年少成名而得意忘形,最后都沦为平庸之人。为何?俗话说的好,一岁年龄一岁心,即使你是神童,那也只能说明你智力超群,可生活阅历却是靠一年一年的经历累积而成的。你不能指望五六岁的孩子去挣钱,更不能指望十几岁的孩子去治国。 最后,用《大清相国》封腰的一段话来做本文的结尾: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