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3553

主题

5769

帖子

1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16864

活跃会员最佳新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因梦:你就是这本《生命之书》

[复制链接]
查看: 3275|回复: 0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5:2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克里希那穆提在 1934年曾经说过:“你为什么只想做书本的学生,而不想做人生的门徒?若是能在周遭的环境里发现孰真孰假,你自然会知道什么是实相。”他不断地指出,只有这本思想无法操纵的“生命之书”,这本永远在变化、充满活力的著作,才是值得阅读的,其他的都只是二手信息罢了。无穷的经验,深植于内心的恐惧、焦虑、痛苦、快乐及人类数千年来所累积的信念,全都在你的内心深处,你就是这本“生命之书”。
  
  克氏在演讲时通常以“聆听”这个主题作为开场,接着便提出讲者与听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涉及的则是自然浮现的人生议题。本书便是按照这样的顺序编排的。1985至 1986年间克氏的大限已近,这时他的讲题开始转向创造及全新的生活方式,本书也有跟这些主题相关的文摘。
  
  他的视野涵盖了人类所有的情境,人生的每一个面向在他的眼底都是息息相关的。本书呈现出每周七个不同的主题,读者若想深入探索其中的任何一个主题,欢迎你查阅与它们相关的原始著作。
  
  1929年克氏展开了他此生的公开演讲,赫胥黎形容他的见解是“真正的大家之言”。他对于实相及自由本质的探讨,结集成了畅销数百万册的演说及对谈录,目前已经译成四十国语言。
  
  克氏虽然生性害羞与谦逊,却不厌其烦地为大众宣讲了数千回没有草稿的演说,其中最重要的主题就是:任何人都可能在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发现每个当下的实相。他的演说涵盖了个人及社会所有冲突的根由。完整而深入地觉察我们每个当下的行为,乃是转化我们自己以及社会的必要行动。有人曾经问他为什么要演说,他想达成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他答道:“我想告诉你们的,或许只是去发现实相是什么,但不是经由某种修行体系而达成的。若是能靠自己去探个究竟,那么所有的人都可以在生活里展现出这最深的实相……实相是无法累积的,凡是能累积的东西总有一天会衰萎,而实相是不会衰萎的。你可以在每一个刹那的思想、关系、言语、姿态、微笑及泪水中发现它。如果你我都能发现它,并且活出它来 ——活出它就等于是发现它 ——那么我们就不会变成肤浅的传教士;我们会变成真正富有创造力的人 ——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富有创造力的人。我想这就是我要演说的原因,或许这也是你们会来听讲的原因。”
  
  “这些演说只提出问题,但不给予解答。因为了解问题就能得到解答。”人们经常向他提出问题,他的回答永远是:“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样的方式往往能启动人们探索的意愿,而不是立即找到一个简单的答案。对克而言,去推敲一个问题可以为探索带来动力,因此本书的文摘应该被视为向读者提出的问题,而非立即到手的答案。
  
  克氏曾经说过:“这些演讲的目的是为了与听者交流,而不是灌输一堆的观念。观念永远无法改变我们的心,也无法带来真正的领悟。如果我们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层次上达到真正的交流,便可能出现超越传教的深度理解……因此这些演说不是在有意无意地说服你们或劝阻你们。”克氏演讲的风格非常简单,他既不想做上师,也不想做循循善诱的宗教导师,更不属于任何组织或教派,但人们越来越渴望听到他清晰而原创的教诲。他过世之前的演讲对象已经遍及欧洲、北美、南美、澳洲和印度。
  
  本书节录了克氏1933至1968年间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演说、对谈及著作。克氏的第一本畅销书《教育与人生的意义》,是在加州欧亥的一棵老橡树下完成的著作;第二本书《最初与最终的自由》,则是在1953至1954年间由哈珀与罗出版社发行的。
  
  《生活导论》则是克氏在 1949至 1955年间以手写的方式记载下来的,内文在出版时未更动过一字。这本书是克氏与前来探访他的友人的对谈日记,因此你会有一种和朋友一起无惧地探究人生的感觉。书中的这几篇文摘,约略地描述了当时的地点、景观和周遭的动物,从大自然的美景逐渐转入对内在的困惑、焦虑及信念的探索。某些访谈录并没有收在《生活导论》的三本集子里,所以在本书中它们是第一次出现。
  
  《迎向人生》及《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都是由克氏的友人玛丽•乐琴丝在 1963至 1964年间编撰的,负责发行的出版社也是哈珀与罗。这两本书是克氏与年轻人的问答记录,现在已经被视为宗教和文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人们理解实相和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克氏从不认为自己的角色有多么的重要和必要。某回他对听众说:“讲者的话语本身并没有什么重要性。真正重要的是,听者的心必须毫不费力地觉知自己一直处在理解的状态。如果不了解,而只是听一些表面的话语,那么我们势必会带走一堆的概念,然后便根据它们而建立日常生活的模式,过着所谓的精神生活。”
  
  1981年他曾经说过:“我们就像朋友一样,在某个晴朗的日子里坐在公园里谈人生,谈内心的问题,探究存在的本质,并且严肃地问自己,人生为什么困难重重?为什么我们高度发展的心智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毫无意义?一切都好像只是为了生存似的?每天的生活为什么会变成一种折磨?也许我们会上教堂、追随一些政治或宗教领袖,但日常生活总是充满着扰动;虽然某些时刻也会出现短暂的喜悦或快乐,但生活始终布满着乌云。你和讲者是本着朋友的情谊来探讨这些问题的,因此彼此的心中有关怀,有诚挚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有没有可能活在没有烦恼的状态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地图|推荐书|好看的小说|爱好书|小说推荐|好书推荐|Archiver|好书推荐 皖ICP备2021018936号-1

GMT+8, 2024-11-22 07:31 , Processed in 0.06984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4-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