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推荐书 首页 故事大全 历史故事 查看内容

三国死亡事件调查——邓艾之死

2017-7-25 14:53| 发布者: 好书推荐| 查看: 3462| 评论: 0

摘要: 三国死亡事件调查——邓艾之死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是魏国晚期最为杰出的人才之一。然而这样一位杰出的将领, ...

三国死亡事件调查——邓艾之死

三国死亡事件调查——邓艾之死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是魏国晚期最为杰出的人才之一。然而这样一位杰出的将领,却于公元263年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政权投降灭亡的时候,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那么邓艾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在会在大功刚立的时候,却意外被司马氏所杀害呢?这其中又隐含什么的事情呢?要想弄清真相,我们还给从历史出发。

  按理说邓氏曾经是南阳新野一带的大族,可到了邓艾出生的时候,家族早已没落不堪。而且邓艾出生在战争频发、社会动荡的三国时期,他日子的艰难是可以想见的。后来,公元208 年曹操攻下中原后,曾强行将当地人民北迁,邓艾及其母亲、族人便在这时被强迁到汝南(今河南上蔡)作屯田民。因年幼,邓艾最初是当放牛娃。出生贫穷,身份低贱的邓艾,并没有妄自菲薄,他从小有大的志向,立志成为一个有为青年,决心通过努力读书,刻苦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刻苦学习,他甚至连放牛的时候,都在发奋读书。几年的功夫,邓艾的才学大有长进。后来凭其才学出众,邓艾被推荐为典农都尉(相当于县)学士,由此可以担任典农都尉的佐、干等下级官吏,能跻身官场,这对于出身卑微的邓艾来说。不失为一条改换门庭的进身之路。但因为口吃,当时的典农都尉认为他不适于担任重要职务,便指派他充当做一名看守稻草的小吏。官小职卑,而且又有口吃的毛病,影响自己的形象,但邓艾并没有被这些外在的东西所打倒,依旧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等人工作。此外,邓艾还喜欢研究军事,他每见高山大川,都要在那里勘察地形,指划军营处所,遭别人讥笑他也不介意,依旧利用工作之余研究军事。

  像邓艾这样,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既不出身名门,也没有朝廷大员的亲戚关系,要在官场往上混,出人头地,谈何容易。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基层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等待机会的到来。就这样邓艾平淡地度过了近二十年,后来总算经过辛苦工作,总算当上了典农功曹,帮助管理屯田。然而,他的生命中的重大转折也从此开始,就是遇见司马懿。司马懿当时是执掌朝政的重臣,而邓艾则有机会去京城汇报工作,汇报的对象正是司马懿。机会总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在和司马懿的交谈中,邓艾可以说是对答如流,给司马懿留下相当好的印象,从此他的人生也开始发迹。司马懿很赏识他的才能,征召他为太尉府的掾属,后升任尚书郎。正始初年,邓艾被朝廷派往地方,视察屯田工作。经过仔细调查,他向朝廷提出了在淮南地区,兴修水利,实行军屯的建议。他的建议很快为朝廷采纳,从此,淮水流域的水利和军屯建设得到飞速的发展,魏国在东南的防御力量也大大加强。每当东南有战事,大军便可乘船而下,直达江淮。军资粮食有储备,又没有水害。这些,都是邓艾的功劳。之后,在中央政府担任文职工作的期间,邓艾积极向朝廷献言,他的许多政治主张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邓艾人生的另一个转折,就是由文官转为武将。公元243年(正始四年),邓艾出任参征西军事,转任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太守,开始成为统兵的将领,参与曹魏的对吴蜀两国的战事。成为了军事将领,很好得发挥了邓艾的足智多谋,熟悉军事的特长,他也因此在东南平叛、西北御蜀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官阶也节节升高。特别是在西北抵御蜀国将领姜维的战事,是他人生一段闪光的时段。他在西北地区,有效地遏制了姜维数次进攻的态势,数次击破姜维的军队,特别是在段谷设伏的战役,更是重创姜维的大军主力,扭转了魏、蜀在陇西一带战争的态势。因为屡立军功,邓艾成为曹魏政权的栋梁之才和司马兄弟倚靠的心腹重臣,在伐蜀之前,他已经官至征西将军,前后共增食邑六千六百户,成为赫赫有名的高级将领,绝非昔日当放牛的小孩子同日而语。

  很快,邓艾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最辉煌的时刻,那就是伐蜀降刘禅的战事。但是,在邓艾在达到自己人生最高峰的时刻,物极必反,他也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公元263年(景元四年)八月,魏军兵分三路伐蜀:征西将军邓艾率兵3万余人,由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以牵制蜀大将军姜维驻守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的主力;雍州刺史诸葛绪率3万余人,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以切断姜维退路;钟会率主力10余万人,欲乘虚取汉中,然后直趋成都,并以廷尉卫灌为镇西军司马,持节监邓艾、钟会军事,由大将军司马昭统一调度指挥。在此期间,邓艾有效地完成了牵制姜维大军的工作,使得姜维无暇顾及汉中,才只得钟会大军得以迅速攻占汉中。但由于诸葛绪没有成功截住姜维大军,致使姜维大军成功退往剑阁防御魏军。剑阁是蜀国的雄关险道,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姜维死守剑阁,有效地防御住了钟会大军的进攻。而魏军这时,因为粮草不济,开始有了撤军的想法。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邓艾提出了偷渡阴平小道,翻越蜀国西北的崇山峻岭,直抵成都的军事计划。但当时的许多军事将领都认为邓艾的计划过于冒险,弄不好会全军覆灭,可邓艾却坚持己见,并亲自带军出征。十月,邓艾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率军自阴平沿景谷道东向南转进,南出剑阁两百多里,这一路上,山高石峻,荒无人烟,人人自危,可邓艾却身先士卒,很好地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邓艾军队成功地翻越蜀国西部的崇山峻岭,出其不意地直抵江油,迫降守将马邈,紧接着又在绵竹地区击破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的军队。绵竹陷落后,蜀军全线崩溃。邓艾乘胜进击,一鼓作气攻陷雒县(今四川广汉北),逼近成都。蜀后主刘禅惊恐失据,感到大势已去,在主降派劝导下,派人送上皇帝的印绶,并写信到邓艾那里请降。邓艾率军入成都,蜀汉灭亡。刘禅又派人去前线命令姜维等投降,姜维等得到命令,便到钟会军中投降。此战,邓艾趁两军主力相持之际,率偏师出奇兵,进行大纵深迂回穿插,绕过蜀军的正面防御,直捣蜀都成都,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邓艾也因为攻占成都,迫降刘禅,立了大功,被封为太尉之职,达到自己官场的最高点。

  就在巨大的胜利面前,邓艾开始沾沾自喜,居功自傲了。头脑有些不冷静的他,不等请示司马昭,就擅自循东汉将军邓禹以前作法,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他拜刘禅行骠骑将军、蜀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对蜀国群臣,则根据其地位高低,或任命他们为朝廷官员,或让他们领受自己属下的职务。又任命师纂兼领益州刺史,任命陇西太守牵弘等人兼领蜀中各郡郡守。派人在绵竹把作战中死亡的战士跟蜀兵死者一起埋葬,修筑高台作为京观,用以宣扬自己的武功。邓艾建此大功,深感骄傲,并且常常显示夸耀,引以为荣。他曾对蜀国士大夫们说:“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如遇吴汉之徒,己殄灭矣。”他还说:“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有识之士见他如此矜夸,背地里往往嘲笑他。这些,都成了野心家钟会置他于死地的口实。之后,邓艾又向司马昭提出了自己对局势的看法和准备采取的措施,建议司马昭封刘禅为扶风王,滞留蜀中,并且整军修武、煮盐兴冶、修治舟船,借此威胁吴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按理说,邓艾的意见是正确的,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但此时事高盖主,又擅自发号施令的邓艾,早已引起司马昭的猜忌,特别是一起与邓艾伐蜀的钟会,也因邓艾攻占成都,风头盖过自己,心怀不轨,借机加害,修改他和司马昭之间的通信,把邓艾的上表改成傲慢无礼,更令司马昭对邓艾不满了。因为司马父子就是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而且他们父子掌权后,多次发生地方将领造反的事情,因此,他们对手握兵权的将领十分猜忌。为此,司马昭马上让监军卫瓘告诫邓艾:“事当须报,不宜辄行。”按道理,聪明的邓艾此时应该察觉到司马昭对自己的不满,他就应该收敛一下自己的举止,小心翼翼地夹起尾巴做人。可此时被成功冲昏头脑的邓艾,不但没有小心谨慎地处理与司马昭的关系,反而依旧理由十足地给司马昭回了一封信:“天下三分,现蜀国已平,还剩下一个东吴,实在是应早一天将其搞定。如果呆板地等待朝廷的正式命令,把时间都耽误在路上了,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将军远征,万万不可拘泥常理而失去时机。”意思就是宣扬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观点。邓艾的这上书,彻底激怒司马昭了,这天下到底谁说了算?你邓艾也太自以为是了吧,现在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擅自发号施令,这还得了。再说伐不伐东吴也不是你邓艾能决定,不给听我的指示吗?而这时钟会见邓艾居功自恃,令司马昭十分不满,乘隙向司马昭诬告其谋反,说他作的事情悖逆不道,已经露出叛乱的苗头。于是,朝廷下诏书派监军卫瓘逮捕邓艾父子,用槛车将其送到京都来,邓艾仰天长叹:“我是忠臣啊,居然到这种地步,白起的境遇,于今又重现了。”本来邓艾还有活命的机会,就是钟会借收缴邓艾的机会,吞并其军队,并在姜维的蛊惑下,准备谋反。但司马昭对钟会怀有野心早有戒备,遣中护军贾充率1万步骑入蜀进占乐城,随即亲率10万大军进驻长安,使钟会措手不及。钟会遂扣押魏军所有将领,并出示废黜司马昭的所谓太后遗诏,蜀降将姜维怂恿钟会诛杀被扣将领,预谋趁机杀掉钟会,恢复蜀汉。因为钟会迟疑而消息泄露,后来,护军胡烈之子胡渊率烈部众擂鼓呐喊而出,各营官兵为营救本部将领也一起响应,蜂拥杀入蜀宫,被拘宫内的将领们冲出与其部众会合。双方在宫城内外展开激战,最后,斩杀了姜维、钟会及部众数百人,并杀蜀太子刘璇和姜维妻子。邓艾的旧部,知道邓艾被钟会诬陷,也准备趁乱劫持刑车,救出邓艾父子。但监军卫瓘收因其参与诬谄邓艾,害怕邓艾获救后,报复自己,所以他派与邓艾又过节的护军田续追杀邓艾父子,最终,邓艾父子在绵竹地区被田续杀害。而邓艾在洛阳的余子受到邓艾的牵连,相继被诛杀,只有邓艾的妻子和孙子幸免遇难,被发配到西域。就这样一代名将邓艾以悲剧的结局,结束自了己的一生。

  邓艾之死,的确是一场冤案,邓艾虽然居功自傲,擅自发号施令,对司马昭态度也有些不尊敬,但罪不致死。至于谋反之说,更是无稽之谈,纯属钟会的等人陷害。邓艾之死的悲剧,其实是封建专制体制造成的,是司马昭过分猜忌引起的。因为司马家族是靠军事政变夺权,所以,他们对手握重兵的将领十分猜疑,害怕他们对自己家族的抢班夺权造成威胁,而邓艾在破蜀之后居功自傲、擅自发号施令等种种表现,自然引起司马氏的不满与不安,最终酿成了悲剧的发生。正如古人有云: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邓艾的悲剧无不是延续了白起、韩信等人悲剧的故事。此外,邓艾自身的性格缺陷也是造成悲剧发生的原因。正如陈寿在在《三国志》中评价的目论之说。目论之人,向来只见毫毛而不见睫毛。而邓艾矫然强壮,立功立事,然闇于防患,咎败旋至,岂远知乎诸葛恪而不能近自见,此盖古人所谓目论者也。意思就是邓艾分析别人的事情,可以说是洞若观火,但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他就看不见了,犯了糊涂。邓艾在最为敏感的时候,浑然不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任由事态越来越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这也印证中国的一句古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加之他的态度过于轻狂,没有谦虚谨慎地处事处人,此外,他的性格过于刚烈,过于自负,没有搞好同僚与属下的团结和关系,在关键时刻鲜有人出面为他说情,可见,最终酿成惨祸,和邓艾自己的性格缺陷也是有着很大的关系。以上这些就是邓艾之死,留给我们后人历史的教训与经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网站地图|推荐书|好看的小说|爱好书|小说推荐|好书推荐|Archiver|好书推荐 皖ICP备2021018936号-1

GMT+8, 2025-1-23 12:07 , Processed in 0.06012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4-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