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
知道余秋雨的名字,是在多年前,还是一个“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中学生。学习之余,最爱看《散文》杂志。就是在《散文》这本杂志上看到了余老师的《一个王朝的背影》的连载。后来在高三那年,又看到他的《文化苦旅》。又在其他地方陆续看到了他不少的文章。余秋雨的每一篇文章可以说都是凝聚了血的,他真的称得上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为了探寻历史的踪迹,亲自到历史发生的地方感受历史,千山万水都无法阻挡他探寻世界、探寻历史、探寻奥秘的脚步。比如《千年一叹》。真所谓千年一叹,一叹千年呀! 我之所以喜欢《千年一叹》,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古国的悠久历史与悠久历史所带来的历史沧桑感,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余秋雨踏遍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布满荆棘、坎坷和危险的。亚非欧这片土地在历史上是文明的辉煌,而如今无论是沦陷还是战争,它们也一直都是热点话题,加之它的历史性,于是战争变得更加惨烈。 就像余秋雨说的“我们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三十几名警察刚刚被贩毒集团杀害……” 那里布满了危险,可以说他是在冒着生命危险来写这本书。《千年一叹》不同与往常的那些散文,它是日记,更加的真实,也更加的能流露出真情。就像余秋雨说的,他这一路太过辛苦,所以他没有改动这些日记,因为任何语言都代替不了当时当刻的感受,所以他保留了这最淳朴、最真实的文字,于是我看到了最真实、最感动的千年古城,以及最真实的余秋雨,最真实的旅程。 余秋雨之前的文章无论是写作的手法和语言都比《千年一叹》要好很多,可我还是觉得《千年一叹》才是我手写我心,才是字字看来都是血,才是真正的经典。语言平实,不哗众取宠,却仍是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心,而文章最重要的便是这种真情实感。 “以前我在实地考察中国现存原始文化、写作《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时候,也曾一次次地投人过肢体历险和精神历险,但与这次相比,那时总还能转弯抹角地找到帮助和保护”,这一次的旅行注定了艰险。 “不仅仅是荒原。荒原深处有断壁废堡、幢幢黑影、闪闪目光。”那种内心的恐怖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尽的,他们一路上都是官兵举枪把守,就好像是在看着犯人一样,照片上的景色也只是清一色的沙漠,沙尘滚滚、满面风霜,条件艰苦的难以忍受令人难以想象。 可是,我想余秋雨这一路也是值得吧!踏过千年的土地,在最近的地方触摸千年的灵魂,感受文化的美丽,有开心,有辛酸,有感叹……可那都是最珍贵的经历。 他最开始去的是希腊,他说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始祖,可是现在却令人难过的落后了,尤其是奥林匹克100周年纪念的那场运动会,希腊在经济落后的同时也失掉了尊严,美国的经济强权终究还是胜过了千年的文明,可口可乐终究还是代替了希腊神话,于是全场哭声一片,全国哭声一片。那时痛苦的不只是希腊人,还有千千万万个热爱希腊的人,可惜在资本主义强国的“统治”下,再深厚的文明也无法阻挡它的强势。 而后是埃及。法老、金字塔、沙漠、咒语……埃及总是与神秘相伴,金字塔就是一个奇迹,一个至今都无法创造的奇迹,一个至今都无法解开的迷。还有它的历史,上下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埃及之行对于秋雨而言还是不错的,尤其半路上碰到了很多热心的埃及人,虽然他们有点热心的过头了,可是还是很让人感动。现在的埃及繁花落尽却依然美丽,美丽在人心,他们知足常乐,热情好客……有很多不可多得的好品格。 然后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国家是敌国所以出入关的时候还惹了麻烦,差一点被扣留,然后印象最深的便是关于犹太的历史。犹太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他们没有自己的国家,而是到处旅行,只是无论是现在的犹太人还是过去的犹太人都不那么幸运,他们因为没有国家,所以处处受压,再加上他们上进、优秀、多金……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别人开刀的对象,即使是建立自己的国家也还是灾难不断,纷争不断,可是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却一直走了下来,他们很伟大。 给我最深震撼的还是伊拉克,不仅仅是因为余秋雨的文字,还来自伊拉克现实的苦难。那样一个沉淀千年的灿烂辉煌的巴比伦千年之后不仅要遭受辉煌散尽的悲凉,还要遭受无边无际的战火的摧残,那该有多痛啊! “我在一本国际地理书上读到过这样一个断语:‘巴格达简直是浮在油海上的一个岛。’更何况,两河流域依然水草丰美,鱼肥羊壮,如果说,这点水草曾经大大地润泽了历史,那么,浩瀚的油海能给两千万人民带来何等的富强!但是,极度辉煌的古代文明和极度优越的自然条件,在这儿都变成了反面文章,现在,连世界上最贫瘠地区的人们,也在远远惋惜这个真正‘富得冒油’的地方。” 伊拉克,这个名字再也不会让人想到灿烂辉煌的巴比伦,想到的,只有满目疮痍,弹火冲天,四处狼藉的恐怖之地。 无情的炮火残杀着无辜的人们,妻离子散,颠沛流离,食不果腹,战战兢兢。这种提心吊胆,居无定所的生活日日夜夜折磨着伊拉克人民。 在战火的摧残下,人们心中仅存的便只剩下心中的那份信仰,那份恳求上帝赐予幸福的信仰。于是,无数的人赶往耶路撒冷,这个拥有哭泣之墙的宗教圣地。 哭泣之墙,传说中距离上帝最近的地方。人们对着哭泣之墙呼唤上帝,呼唤和平,呼唤幸福,却还是只见烟尘纷飞,黑沉无边的战火。 石油,水还有耶路撒冷,这些本是美好的东西却是伊拉克人民饱受苦难的万恶之源。 再造的巴比伦古城也失去了本色,还原后的巴比伦古城虽然美丽却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再造的美丽只不过是破环了废墟的历史感,余秋雨对于巴比伦的改造非常的气愤也非常的难过,我虽然没能去看看,可是,我想,废墟虽然并不美观,但是废墟正因为是废墟才能让我们感受那种文化的苍凉感,才能让我们在最接近历史的地方触摸历史想象它当年的辉煌与繁华。 就像是圆明园,正是因为毁坏前后的繁华与苍凉才让我们百年之后依旧怀念它的美丽,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废墟,一直以来都在以它固有的方式见证历史、铭记历史。 余秋雨一路走来,最不喜欢的便是伊拉克。我想伊拉克作为曾经的巴比伦,它的美丽与辉煌毋庸置疑;余秋雨作为一代文化大师,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是无论如何都会热爱这片土地的。只是因为内心里无法认同现代伊拉克人民对于古迹的做法,所以才心生厌恶的吧!正是因为爱的深刻,所以才恨得惨烈! 不过其中有一段是很感人的,就是当时余秋雨碰到了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他问:“你是不是像大人们一样,觉得美国讨厌?”没想到女孩儿用流利的英语回答说:“你指它的人民还是它的政治?人民不讨厌,政治讨厌,它没有理由强加给别人。”余秋雨又问:“你讨厌美国政治,为什么还学英语呢?”回答竟然是:“语言是文化,不一定属于政治。” 这段话大概是我在全书当中看到的最为感人的一段了,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可以把问题看得这么透彻,我想,伊拉克的未来掌握在这样的孩子们的手里,伊拉克又怎么会被打倒呢? 可是,他们这样美好,美好到令人心痛,这么可爱的孩子为什幺遭受战争的摧残,为什么长大后要到战场做令人闻风丧胆的炮灰呢? 属于伊拉克的故事总是那么的令人怜惜,而我只能坐在家里思念着它,为它的痛而痛,为它的悲惨扼腕痛哭罢了! 然后是伊朗,余秋雨对伊朗的评价很高,因为它和伊拉克是挨着的所以更加衬得伊朗的美好、光明,也许是因为我对伊朗不了解,总之我对于伊朗的美丽是很无动于衷的。我看不到它的美丽,我看到的只是伊拉克的惨痛,美好的伊朗衬得伊拉克更加的惨痛。 后来的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都没能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了,不过余秋雨这一路很辛苦,不仅吃不好、睡不好,甚至有生命危险;我一口气看下来也很辛苦,因为这本是承载了千年的苦痛而我深陷在这千年的苦痛中久久回不了神。 就像余秋雨说的那样,千年一叹,这一叹,就是千年的时光。所幸的是中华文明保存的要好很多,虽然也大量丢失,但不管怎么说,精华的东西传了下来,这多么得让人庆幸啊!我们还拥有那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