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年建议,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各种意义上的代沟,还要有一种平等交流的姿态,有一些真实的能与人分享的人生积淀,毕竟空洞的说教和居高临下的训诫是谁都不爱听的。 这里搜罗了一些亲切的写给青年的信,与成功学无关,而是与人谈心,愿青年“眼光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 长者经验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 朱光潜 / 中华书局 / 2012-8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写于作者留学英国期间,以“给一个中学生的十二封信”为题,分期发表在1926年11月至1928年3月的《一般》杂志上,1929年3月辑成一书,由开明书店出版。它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谈读书、谈升学与选课、谈作文、谈情与理、谈修身、谈社会运动、谈爱恋,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培养能力,要有理想,勿随了世俗贪图近利。 《谈修养》于1940年至1942年间陆续发表于《中央周刊》,1943年5月由重庆中周出版社以《谈修养》为名结集出版。是作者十年后,任教职多年,对青年、对人情世故多了一些思考体验而总结出的做人的道理,对青年人普遍存在的病征进行了深刻剖析和谆谆引导。读这些文章,就如同与一位亲密的朋友对面畅谈,诚恳亲切,毫无居高临下、教训人之感。作者虽自谦这些文章“像一朵浮云,片时出现,片时消失”,但我们已经发现,七八十年后的今天,这些文章仍是那样地笃诚、丰富,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 致愤青 [美]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著 / 于海生 / 华夏出版社 / 2015-1 《致愤青》是美国著名公知克里斯托弗·希钦斯的经典著作。在书中,希钦斯以写给青年的信的形式,为未来的激进主义者、独立思想者和一切“愤青”提供了必要的指导。他探究了各种类型的“愤青”在关键历史时刻所采取的"对抗立场",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曾经给他带来无数灵感的埃米尔·左拉、 罗莎·帕克斯和乔治·奥威尔等杰出人物。在意识形态领域,希钦斯总是毫不含糊地站在一切僵化传统的对立面,这已成为他特有的个人标志。在当今时代,几乎没有哪个思想家能比他更加了解不同意见的重要性——这既是为了个人的完整性和有价值的讨论,也是为了真正的进步以及民主事业本身。本书是希钦斯犀利的思考、批判的激情和雄辩的文风完美的结合。 读书与治学 胡适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3-1 本书汇集胡适先生有关读书、治学的三十余篇文章,选自他的论著、讲演和书信。青年人怎样读书?怎样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怎样获得科学的治学方法?先生的文章都有可资借鉴的意见。他特别是提倡“勤、谨、和、缓”的四字诀,提倡“不苟且”,“大胆的假设,细心的求证”、“有几分证据,说几分的话”,这些至理名言不论对于正在求知问学的莘莘学子,或是立身学术殿堂的学人,都会大受教益。 生涯规划 给青年诗人的信 [奥]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 冯至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1-2 《给青年诗人的信》,辑录里尔克在1903至1908年间写给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这些信是里尔克对创作的思考,更是对艰难、寂寞、爱等人生问题的解答,是给予青年人的真正的精神指导。 “我们必须认定艰难;凡是生存者都认定,自然界中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防御,表现出来自己,无论如何都要生存,抵抗一切反对的力量。” “寂寞在生长;它的生长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发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开始。你不要为此而迷惑。我们最需要却只是:寂寞,广大的内心的寂寞。‘走向内心’,长期不遇一人——这我们必须能够做到。” “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 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秘鲁]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 赵德明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2016-5 这是一部专门谈论小说创作才能和写作技巧的随笔集,由巴尔加斯·略萨写给一位对写作充满激情的青年小说家的十二封信组成。略萨在信中分享了自己一生的创作理念和阅读心得,广征博引八十多位作家近百部作品,包括塞万提斯、福楼拜、雨果、海明威、卡夫卡、福克纳、博尔赫斯、加西亚•马尔克斯、罗伯-格里耶、弗吉尼亚•伍尔夫、胡安•鲁尔福……对小说创作中一系列关于技巧和形式方面的基本问题提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见解。 给青年文人的忠告 [法]波德莱尔 / 郭宏安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2-1 夏尔·波德莱尔作为法国19世纪重要的文艺批评家,虽然没有写出系统的理论著作,但是他的思想和观点散见于大量的画评、书评、函札和诗篇之中。《给青年文人的忠告》收录渡德莱尔写于一八四五至一八五九年及部分去世后发表的作品十九篇,包括《有才能的人如何还债》、《论》、《论泰奥菲尔·戈蒂耶》等文艺评论。《给青年文人的忠告》是一篇很实用的文章,如何正确看待运气(其实是努力)、报酬、圈内人际关系、受到的批评、技巧(灵感与练习)等。 给青年科学家的20封信 爱德华·O·威尔逊 / 赖君睿 / 新华出版社 / 2015-10 本书是世界杰出生物学家、20世纪重要的科学思想家之一爱德华·O·威尔逊对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年学者的教诲。 威尔逊用一系列信件的形式讲述了他从一个对蚂蚁感兴趣的懵懂少年成长为科学家的传奇故事,并从中总结经验与教训,描绘出科学生涯的各个阶段将会遇到的挑战以及应该采取的应对方法。 本书在如何选择研究领域、寻找导师、寻求突破以及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科学理论等方面给出了实用的建议。威尔逊认为,科学上的成功并不在于是否拥有很高的智商,也不取决于数学能力,而是取决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他告诫21世纪的青年学者:要把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自己的热情和与创造力,勇往直前,解决前人留下的问题,甚至发现并解决被前人忽略的问题。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汉宝德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2-9 全书共收入十封给青年建筑师的信,分 “建筑与梦想”、“空间能力”、“建筑与艺术”、“建筑与通识教育”、“建筑设计”、建筑的“现代与后现代”、“建筑风格与传统”、“建筑家的爱心关怀”、“建筑行业”等十个方面。他在书中谈建筑的空间思考、探讨什么是具有“通识观”的建筑设计,探索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建筑内涵,以及个人风格与建筑传统之取舍,最后综论“建筑这一行”,提供建筑新人完整的建筑内在与外在视野。 作者提出“大乘的建筑观”,建议青年人以入世的精神从事建筑;他也提倡“雅俗共赏的建筑观”,即人文主义兼顾雅俗的美学态度,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完成建筑的社会任务。对于传统建筑,汉宝德主张“好的才保存”而非“保存就是好”,并不主张年轻建筑师太过投入传统建筑研究,恐怕青年建筑师因过于沉迷“记忆的价值”,而回不到创作的途径。 作者关于建筑、关于社会、关于建筑设计者的社会责任感等问题的理解与思考,不仅仅对于学习建筑的年轻人有所启迪,对于其他大众读者,也留下了思索的空间。 家书私信 给莉莉的信 : 关于世界之道 [英]艾伦·麦克法兰 / 管可秾 / 严潇潇 / 商务印书馆 / 2006-6 莉莉是本书作者艾伦·麦克法兰教授的外孙女,17岁,对世界之道充满好奇,经常向他提问:“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于是,教授写下这部专著,以30封信的形式,回答了莉莉的部分问题。身为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教师,作者运用自己的丰富学识和经验,对莉莉的诘问给出了深入浅出、极富创造性的回答。 这30封信纵观人类历史,综览世界文明,笔锋的指向,从个人层面,直达哲学、宗教、政治等更宏观的畛域。莉莉的问题没有时间性,它们是每一个思考者——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不朽困惑,同样,教授的回答也没有时间性,它们是每一个思想家的可能答案。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 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阿富汗] 法齐娅·库菲 / 章忠建 / 中信出版社 / 2012-6 法齐娅•库菲,阿富汗唯一一位女性国会议长,自童年开始便亲眼目睹阿富汗人民的苦难与悲惨,立誓投身政治,面对质疑,诽谤,不公正的政治环境,一次次的暗杀与迫害,她始终坚定地与所有反对力量抗争,也幸运地躲过了一次次死亡的威胁。 她有一个 “我永远不会站在你和你的祖国之间”的丈夫和一段凄美至极的爱情。她代表阿富汗最贫穷地区的利益,代表正义的力量,她每一次走出家门都是充满危险的未知旅程,都无法保证自己能否平安返回,于是她只能在每次出门前给最亲爱的两个女儿留下一封信:如果她不在了,女儿们要怎样面对生活。请不要悲伤,你们要从中汲取,犹存的力量。 傅雷家书 傅雷 / 朱梅馥 / 傅聪 / 译林出版社 / 2016-8 傅敏先生专为年轻读者修订,文化艺术与生活智慧并重,收入傅聪回信,增加大量珍贵照片,更加完整、亲切、丰富的《傅雷家书》。 “经典译林”版《傅雷家书》以傅雷长子傅聪的留学打拼经历、情感婚姻之路为主线,精心选编傅雷夫妇与傅聪及弥拉的往来家信,内容偏重“人伦日用”,突出傅雷“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的“做人”准则,少了文化艺术的长篇论述,多了日常生活的短小故事。这份两代人双向交流的文字实录,严肃不失亲切,深刻不离日常,以小见大,乐在其中。它不仅反映了亲子交流的重要,也利于青年学子在阅读中理解父辈、增进沟通。 亲爱的安德烈: 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 龙应台、安德烈 合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5-4 龙应台离开欧洲的时候,安德烈14岁。当她卸任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马英九市长亲自前往德国邀任的首任文化局长,任期内推动本土文化、树木保护等措施),重新有时间陪家人过日子的时候,安德烈已是1米84高的18岁青年大学生,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脸上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自己的妈妈。 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多岁;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龙应台无论如何要认识成熟的高校青年安德烈! 从此,他在德国,她在香港,他到香港,她到**,母子俩用了长长的3年时间相互通信——“18岁那一年”,“年轻却不清狂”,“我是个百分之百的混蛋”,“大学生哪里去了”,“为谁加油”,“你知道什么叫21岁”,“独立宣言”,“向左走,向右走”……平等得令人惊讶,坦率得近乎痛楚。 他们原来也可能在他18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他们做了不同的尝试——她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