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9年(景初三年),魏明帝曹叡去世,太子曹芳继位。少主年幼,曹叡在临终前委托曹爽、司马懿辅政,一段腥风血雨的旅程即将开始。 八岁的曹芳暂时还不能有什么大作为,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曹姓舞台的主角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代替曹芳成为主角的,正是那位托孤大臣曹爽。 曹爽,字昭伯,大臣曹真之子。曹叡还在当太子的时候,曹爽和曹叡的交情就已经非常不错。 当刘放第一次劝曹叡废掉燕王曹宇的时候,曹爽是在场的。很奇怪的是,任凭刘放哭天喊地地说曹宇坏话,作为曹宇的同党,曹爽愣是一声都不吭,也不知道他在想啥。最后问到曹爽能不能承担重任之时,曹爽居然吓得汗流侠背。 结果,曹爽挤掉了曹宇、曹肇等一群人,一跃成为首席托孤大臣。 来看看曹爽和司马懿i两位辅政的地位。曹芳继位后,曹爽被任命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假节钺。而司马懿,则被封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持节。从曹爽掌钺、司马豁持节来看,曹爽的地位要比司马豁更高一些。 谁也没想到,曹爽当天在刘放面前近乎白痴的表现,却让他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至于曹爽那天的汗流侠背,是真的傻,还是装糊涂,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与诸多作品中展现的“白痴”不尽相同,曹爽其实是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他已经成了辅政大臣,而且他的地位压过司马懿,算是个“首辅”,他很想有一番作为。但是,在他大展拳脚之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首先,要把司马懿这个老贼给弄下来。 虽然在地位上,曹爽比司马懿更高。但司马懿毕竟是朝中的老人,更是父亲曹真的老搭档,从辈分讲,曹爽得叫人家一声“司马伯伯”。有司马伯伯在,曹爽不能肆无忌惮地想干啥就干啥。起初,曹爽很谨慎,把司马懿当作自己亲爹一样看待,好生侍候着。处理政事的时候,事事过问司马懿的意见,对司马懿绝对尊重。 这样子实在太碍事了,而且,曹爽逐渐发现自己的意见似乎和司马懿总是不太相符,没多久,曹爽心里就产生了扳倒司马懿的想法。 司马懿出身于河内大族,在地方上很有威望。加入曹魏政权后,司马懿又积极地与朝中的诸多大臣打好交道,在朝廷里拉帮结派。从曹操开始算起,到了曹芳这一代,司马懿已经是四朝元老了。再加上多年来抵挡蜀汉方面诸葛亮的北伐,军中很多骨干将领都是他提拔的。这时候的司马懿,在大魏国内已经像一棵巨大的榕树一样,枝叶茂盛、盘根错节。曹爽就算开着挖掘机来铲,也要花上十天半个月才能把司马懿推倒。 “既然扳不倒,那就让你再长高一点吧!” 曹爽的谋士丁谧想出一个很好的计策。他上奏皇帝,封司马懿为太傅。太傅是一个阶位很高,却没有什么实权的官职。曹爽这一招极其阴险。在名,他这是善待老人家,举贤任能。在实,他架空了司马懿,让曹爽在理政时更加得心应手。可谓是一箭双雕,名利双收。 皇帝曹芳很快批准了提议,给司马懿加官晋爵。对曹爽这一招,司马懿简直防不胜防,也不能防。毕竟别人是给你升官,又不是拖你出去干啥坏事,总不能给脸不要脸,拒绝升官吧? 曹爽在权力竞争中,先拔得头筹,赢得了先机。 司马懿被架空了行政权,但他的军权还牢牢地握在手上。曹爽暂时获得了优势,但还远远不是绝对优势。假如用一场足球赛来比喻曹爽和司马懿之间的斗争,现在的情况就是曹爽队在开赛10分钟内,就用一记假摔,骗得裁判请司马懿方的队员吃了红牌。但要说司马懿毫无反手之力,还为时尚早。 为了扩大优势,曹爽要在朝中继续扩充自己的势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要先找到自己的朋友。 打虎不离亲兄弟,曹爽并没有曹丕、曹叡那种厌恶兄弟的怪癖,家中的好弟兄,成了他最得力的帮手。曹爽搬走司马懿以后,先后任命自己的几个弟弟担任朝中重职。其中最重要的是曹羲担任的中领军、曹训担任的威武将军,这两个职位都是负责首都宫廷禁军的重位。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掌控了禁地的军权,才能让施政顺畅。 光有亲兄弟是不够的。为了动员更多的力量,曹爽和一个失意已久的人走到了一起。这个人,就是在浮华案中被贬斥的夏侯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