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毛主义的崛起:毛泽东、陈伯达及其对中国理论的探索 [美]雷蒙德·F·怀利 本书在充分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从思想演进和政治变动两个维度详细叙述了1935年至1945年间本书称之为“毛主义”的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直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过程。 作者拓展了中共思想史的讨论,清晰地勾画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从瞿秋白到陈伯达,再到毛泽东本人的渐进轨迹,从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渊源关系。 本书还通过描述毛泽东与陈伯达在延安的人际互动与思想交流,充分展示出陈伯达在构建和宣传毛泽东思想中的突出作用。 总之,作者认为:毛泽东思想的崛起,既与中共内部政治、思想发展的走向相关,也受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影响;既是毛泽东本人亲力亲为的结果,也是党内一部分知识分子擘划与宣传的产物。 8.毛泽东传 [美]罗斯·特里尔 本书作者采取了通常以叙述为主的传记笔法,但在史料甄别、背景分析和观点评价等方面,都经过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是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的经典之作,以8种文字在不同国家出版。 该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事件高度的敏感性,而且也渗透着政治学视角的理论穿透力,对于人物的情景分析更使历史出神入化,引导读者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和制度机制,把毛泽东丰富的情感与的挑战性的理论创造联为一体,从而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壮观图景。 9.毛泽东的政治哲学 [美]约翰·布莱恩·斯塔尔 本书运用政治学的分析方法,从政治概念的界定入手,把握和分析毛泽东政治思想的理论体系,向人们展示了从另一种角度考察毛泽东政治理论的可能性。 例如,把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放在政治学框架下进行分析,将其看作一个“启动——效果——反馈”的政治过程,就体现了不少独到的见解。 该书使用西方政治理论框架分析毛泽东政治理论的方法,在西方学者中也受到了批评,但它对于中国学者开拓知识视野,建构问题意识,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0.毛泽东的诗词、人生和思想 [日]竹内实 本书是日本战后著名中国学家竹内实研究毛泽东的主要成果。 竹内实的《毛泽东的诗词与人生》一书是国外学者研究毛泽东诗词的唯一系统论著,其结合历史实际对毛泽东诗词的理解与阐释别开生面。 竹内实写有多种毛泽东传记,本书所选《毛泽东》一文简洁明快、雅俗共赏。本书选译竹内实研究毛泽东著作与思想的代表性论文,其中既有正面论述和评价,也有对毛泽东错误的质疑与批评。历史证明作者的见解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11.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础(1917-1935) [美]布兰特利·沃马克 作为一部研究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史前史,这本书通过考察毛泽东著作的实践基础及其政治背景,在活的有机体中解读他早期的政治思想,认为以有效的革命行动为目标的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是毛泽东自身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及其政治思想的主要特征。 该书还把作者与毛泽东研究相关的两篇重要论文也作为附录收录进来,从而有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其研究思路和学术脉络。 12.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 [美]魏斐德 本书为美国著名学者魏斐德教授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的一部影响范围甚广的著作。 作者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一位旷世伟人究竟靠什么思想滋养。 魏斐德教授驰骋于康德与王阳明之间,在中西文化广阔的思想史海洋中,分析毛泽东的“知识环境”,架设起透视毛泽东的思想的哲学桥梁。他认为贯穿毛泽东一生的全部哲学,就是其处理客观历史与主观意志矛盾的辩证法。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