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西方哲学史》(英)罗素著,何兆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西方哲学史》是一部从前苏格拉底时期到二十世纪早期的西方哲学的指南,作者为英国哲学家罗素。该书写于二战期间,源于罗素1941年-1942年在费城BarnesFoundation的一系列哲学史的讲座,很多关于历史方面的研究是由罗素的第三任妻子完成。《西方哲学史》幽默易懂,体现了二十世纪最伟大哲学家罗素自身的哲学。当罗素1950年被授予诺贝尔奖时,《西方哲学史》被列举为获奖因素之一,并在获奖演说中两次提及。 62.《什么是教育》(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什么是教育》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著作,集中反映了雅氏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作者在书中总结了自己对“教育”的思考,主张从第一线的教学实际出发来思考教育的本质,认为教育从根本上属于一项道德事业,教师与学生都应当成为“更好的人”。雅斯贝尔斯对教育本质、教育方法、高等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63.《从一到无穷大》(俄)G.伽莫夫著,暴永宁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从一到无穷大》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科普经典名著之一,曾在国内引起很大的反响,直接影响了众多的科普工作者。该书是一本“通才教育”的科普书,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但与常见的按主题分类来写作的科普著作不同,该书以一个个故事打头和串联,把数学、物理乃至生物学的许多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让人在妙趣横生、恍然大悟以及莞尔一笑中意犹未尽地概览自然科学的基本成就和前沿进展。 64.《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系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经整理后于1948年出版。该书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充满了作者的睿智。作为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登堂入室之作,该书深得西方学术界的重视,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一直是许多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是研究中国哲学史不可多得的一本经典之作。 65.《乡土中国》费孝通著,北京:三联书店,1985 《乡土中国》是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农村社会的作品,初版于1947年。该书原为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乡土社会学”时的上课内容,辑录而成书。作者运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乡土中国》把中国社会和西方现代社会以对比的形式进行研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更加鲜明,可谓社会学研究在中国本土化的典范。 66.《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著,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中国文化要义》是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该书首先从集团(集体)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并根据对中国宗教的深入考察,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此外,作者还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既批判了中国文化的诟病,也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 67.《第二性》(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第二性》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该书揭开了妇女文化运动向久远的性别歧视开战的序幕,使女性在这个男权社会有所觉醒。《第二性》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 68.《艺术的故事》(英)恩斯特•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艺术的故事》出版于1950年,起初是针对少年读者而写,文字简洁流畅、通俗易懂,是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之一。该书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作者善于以简明晓畅的语言来表达严肃的题目,使读者能轻松学习。对于每个初涉西方美术史的人而言,《艺术的故事》无疑是最受欢迎的读本之一。 69.《中国科学技术史》(英)李约瑟著,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中国科学技术史》是著名英籍科学史家李约瑟花费近50年心血撰著的讲述中国科技发展的多卷本。该书通过丰富的史料、深入的分析和大量的东西方比较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世界上研究中国科技史最完备、最深刻、最具特色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70.《鲁迅选集》鲁迅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鲁迅选集》共分四卷,所收录的均为最能反映鲁迅文化思想的文章。该书第一卷为创作,包括小说、散文诗、回忆散文等;第二卷为杂文,分别选自《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第三卷也为杂文,分别选自《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等;第四卷为杂文和书信,分别选自《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鲁迅选集》是一部从思想史角度研究鲁迅的重要选本。 71.《新物理学的诞生》(美)I.伯纳德•科恩著,张卜天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新物理学的诞生》从地球运动的假设所引起的物理学问题出发,讲述了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在创立新物理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做出的贡献,揭示了物理科学的整体性,从一个侧面讨论了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试图表明某种观念在改变整个科学结构方面可能具有的穿透力和深刻影响。《新物理学的诞生》是作者为非科学领域的大学生所写的著作,内容通俗易懂,适合所有对科学史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72.《西方音乐史》(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著,余志刚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西方音乐史》是一部较权威的乐史著作,是美国专业音乐院校乃至普通综合性大学使用最为广泛的音乐史课教材。该书顺着历史年代的线索,对西方文化中的音乐发展史作了明确易懂的陈述。本书视角客观,注重从音乐本身的发展来叙述,对于音乐家的评论也绝少主观的断语,是一本相当专业的音乐史巨著。《西方音乐史》在西方音乐通史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读者十分熟悉的《西方音乐史》中文版就是从该书第4版译出的。 73.《寂静的春天》(美)雷切尔•卡森著,吕瑞兰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寂静的春天》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生动笔触向读者描绘了一个美丽村庄的突变,详尽细致地讲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人类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的、难以逆转的危害。正是此书让公众突然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引发了群众性的现代环境保护运动。因此,《寂静的春天》被公认为是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该书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是一本赏心悦目的著作。 74.《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以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视角,探讨了自由主义模式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产生、发展、瓦解及其社会结构、政治功能、观念与意识形态。该书集中讨论了欧洲公共领域的发展变化,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对公共社会的专制而造成的公共领域沟通渠道的堵塞和被政治权利严重压制的社会异化。本书对德国和英语学界的政治学、媒体研究、修辞学等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广泛地被研究哲学史和思想史的历史学家所推崇。 75.《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加)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是一部媒介文化研究的经典著作,原著初版于1964年。作者将传播媒介作为主要动因,塑造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和传播方式。该书通过对电话、电报、广播、电视等不同媒介的比较及其与种种文化现象的关联,勾画了一种电子媒介文化社会的图景,并对其发展趋向做出了某些预言。《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的问世犹如一场大地震,在整个西方乃至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冲击波和余震。 76.《百年孤独》(哥)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高长荣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 《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该书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该书融入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展现出了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1982年,《百年孤独》以“汇集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77.《全球通史》(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全球通史》主要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全书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诸历史运动、诸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全球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78.《正义论》(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正义论》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治与伦理著作,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政治哲学、法学和道德哲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该书试图用经过改良的社会契约论来处理分配公正的问题,并将由此产生的理论称为“作为公平的正义”。书中的正义原则源于两点:一是所谓平等的自由原则,二是差别原则与机会平等原则。该书打破了西方政治哲学万马齐喑的冷清局面,以其独特性和思辨性令人耳目一新。 79.《宇宙最初三分钟》(美)史蒂文•温伯格著,张承泉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宇宙最初三分钟》是理论物理学家温伯格的第一本科普著作,是近三十年来有关宇宙起源的经典科普著作之一。该书解释了关于宇宙起源近几十年来科学界的最新成果和主要代表性理论,从物理概念及观测证据来引导读者还原宇宙在诞生后(或最近这一次大霹雳之后)的前几分钟可能的历史,同时也勾勒出现代解释宇宙起源的模型。《宇宙最初三分钟》作为一本通俗著作,是全世界宇宙学爱好者最喜爱的读物之一。 80.《东方学》(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东方学》是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文学和文艺批评家爱德华W.萨义德的代表作。作者以对1975年黎巴嫩内战的描写为开端,进而对东方学的内涵、谱系进行了详实的梳理,提供了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再认识。书中虽通过时间顺序将东方学的产生、发展与现状表达出来,却无时无刻不被知识与权力这一主题所包围。作为一个文化批评家,作者以冷峻的西方视角,怀着东方人的心态去努力地塑造了一个西方文艺中的东方形象,是对东方学的一次深刻的批判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