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是个很怕痛的人,小时候打针都不敢看护士姐姐手里的针管。 但是,有那么一些作家,他们的风格在小编看来,就很鬼畜了,因为光是看着他们的书名,小编就觉得仿佛被护士姐姐按住胳膊,又细又长的针头仿佛下一秒就要刺破我的皮肤。 真的想想就觉得很痛很痛了。 正所谓,独痛痛不如众痛痛,这次的书单,小编就要给大家分享一些看书名就让人觉得很痛的书。可能你有的已经看过,不过不妨再重读一遍,看能不能有另一番体会。 你敢不敢和小编一起来看呢? 01 《许三观卖血记》 豆瓣评分:8.9 与其说是肉痛,不如说这是一个让人心疼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是一个就算你不要命地干活,却还是难以过活的年代。许三观为了维持生活,只能出去卖血,他靠卖血,渡过了一个个难关。 但是到了最后,他老了,家里有钱了,他的血再也没有人要了,许三观的精神却崩溃了。 曾经,在那样一个荒芜又艰难的年代,一盘猪肝,二两黄酒,补补血,咬咬牙,都能过去,那样的质朴和纯粹,是现在的我们不敢想象的。 余华以近似白描的手法将这种朴素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藏在文字背后,沉重的意境却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两句话感受“心痛到无法呼吸” 你们竟然这样说你们的爹,你们爹全是为了你们,一次一次去卖血,卖血挣来的钱全是用在你们身上,你们是他用血喂大的。 许三观看到许玉兰来了,就抬起手去擦眼泪,他擦着眼泪对许玉兰说:“许玉兰,我老了,我以后不能再卖血了,我的血没人要了,以后家里遇上灾祸怎么办……” 02 《换心》 豆瓣评分:7.9 《换心》讲述的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选项A是接受当初杀害家人的凶手献出的心脏来拯救自己的小女儿,选项B是坚持复仇,让凶手带着悔恨死去,以及让危在旦夕的女儿失去生的希望。 可能在你看来,比起失去自己的女儿,让她接受一颗“魔鬼”的心灵,其实无伤大雅。这道送命题,看来只是一道送分题? 但是,当你发现,杀人的凶手,其实并不是一个“魔鬼”,他算不上是天使,但却称得上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的自我救赎让我们肃然起敬,这时,你又该如何选择? 这道“送命题”有点难 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代价。你可以拥有梦中的那个男人,但不过是短短几年。 你可以拥有一个完美的家庭,但到头来不过是场梦。你可以保住女儿的性命,但条件是她必须有一颗世上你最痛恨的男人的心脏。 人真是有意思,都快死了还想要占上风。还想着死法,还想选个日子,假装一切还在自己掌握之中。 03 《脑髓地狱》 豆瓣评分:7.9 日本作家的脑洞向来令小蜗深深折服,梦野久作的《脑髓地狱》出版于1935年,被誉为“日本四大推理奇书之首”,次年作者即在与访客谈话中猝死于东京。 如果说,前面的小说,需要的是勇气,那么翻开这本书的读者,需要的是极其强大的内心和极其坚定的信念。 故事很复杂,情节就复杂到令小蜗头疼,是说一个失去记忆的精神病患者恢复意识,但却失去了记忆,他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游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遭遇种种悬疑和惊悚。 作者里三层、外三层的写作结构,足以使人在阅读过程中,迷失自我,无法自拔,但是当你剥开层层外衣,以为自己触碰到了所谓的真相,其实只是坠入了更深层的“地狱”。 话不多说,膜拜就好 神掌控生命的本源根本就是谎言,神只不过是人类的脑髓思考出来的东西。你们看看这个脑髓!生命的本源存在于这个大小在一千两百克至一千九百克的蛋白质块里。 「能够出生在这个时代的疯子,算是很幸福了。」这时,若林博士左边脸颊出现似微笑的痕迹,但,又马上消失了,随後说:「也不见得就是如此,或许昔日那些一下子就被烧杀的精神病患比较幸福!」 04 《斩首之邀》 豆瓣评分:8.1 大鹏说,要在难搞的日子笑出声来,但是,当你真正绝望的时候,会发现真的真的,笑不出来啊。 《斩首之邀》讲的就是一名死囚在一个诡异的监狱里,等待斩首的故事,很无聊,又很无奈,无奈到笑不出来。 小蜗不知道,该如何在明知生命只剩下短短几天的时候,还要去忍受来自命运的拙劣的、卑劣的、无耻的玩笑。 以为是通向自由的地道,其实只是通往另一个牢房的“捷径”,乔装成狱友的刽子手,只是为了能在举起铡刀的时候,让人产生亲近感…… 这是一部充斥着绝望和沉闷的作品,这是作者一个人的自娱自乐,而你深陷其中,被恐惧吞噬。 两句话让你笑不出来 他摘下脑袋,就像摘掉假发一样;摘下锁骨,就像摘下肩章;摘下胸廓,就像摘下颈肩铠甲;他摘下屁股和双腿,他卸下双臂,就像脱掉手套,把它们扔到一个角落里。 囚犯夜间最好不要做与自己的处境,地位不相称的梦,诸如美丽景色、与朋友结伴游行、家庭宴饮,与在现实生活中或在清醒状态下不让囚犯接近的人性交,因为囚犯因此被法律判定为强奸。万一做了梦,囚犯因立即进行自我抑制。 05 《人类砍头小史》 豆瓣评分:7.5 很奇怪,在人类的历史上,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对“头颅”这种东西,似乎都存在一种病态的迷恋。 作者弗朗西斯•拉尔森十分热衷于突破想象,作为一个漂亮的年轻女性,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这样的头衔已经能让人跪了;而当女人们都在买买买的时候,她却狂热地跑去研究“头颅”;然后她还是“干缩人头博物馆”(其实就是牛津博物馆)的馆长……大写的服! 从南美文化中的干缩人头,到战争中彰显荣耀的人头奖杯,再到欧洲的断头台文化……这绝对是一部丰富多彩的人类头颅史。 如果你对别人的人头或者你自己这颗头还比较好奇的话,这本书不会让你失望! 两句话了解“砍头史” 恐怖统治足以证明,唯一比砍头更恐怖的事情是一个这样的社会:人们发现砍头原来平淡无奇。在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斩首的戏剧性力量都优先于政治伦理。 断头台是最人性的工具之一。首先它很快,而且几乎不会出错。只需一个简单的动作,被砍的人也不会太痛苦,比注射死刑和绞刑都要人道。 06 《死亡百科全书》 豆瓣评分:7.8 这是一本以“百科全书”之名,讲述一系列斯大林式的历史恐怖事件之“实”的小说集。 作者围绕着“死亡”这一主题,刻画了宗教传说中个体的死亡,也展示了在纳粹和苏俄体制下的各种真实的死亡,还描述了自己与亲人在集中营于死亡的边缘线上挣扎的故事。 作者借这一系列的故事,想告诉我们的是,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然,并不值得令人害怕。真正让人害怕的,是这个人把人送进毒气室、人把人分类分级、人清洗人的世界。 两句话了解“死亡学”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传奇是人民编排的,只有死亡是确实的。 不仅如此,他们的耶和华还是一个暴君 ,一个深具报复心的暴君,心思复杂得就像个反复无常的老人;不,他们想要每个人都尊崇他,臣服在他的脚下,不能胡思乱想,心中只能想着他。 07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 豆瓣评分:7.7 说了这么多“死亡”相关的书籍,最后,小蜗带大家了解一下死后的问题。 从古至今,我国的传统是,入土为安、人死身灭,其实不然,死后的“你”,还要经历一段以“尸体”形态存在的生活。 新鲜的尸体可以作为整容医生的实验品,生前无法完成的隆鼻、开双眼皮等手术,在死后能通通满足“你”。而腐烂的尸体可以帮助警方破案。 最后,作者还介绍了两种“新式葬礼”:一是强碱溶液销蚀,二是急速冷冻分解作为生态化肥。这两种方法据说都非常生态,且低成本、无污染。 在此之前,没有人用如此调侃、如此广泛的角度去讲述尸体的“生活”。在此之后,我们才意识到了很多问题,更发现这个世界并非太残酷,而是太虚伪。 死后的日常,了解一下 出于明显的原因,丧葬科学充斥着委婉语。“不要说死尸、尸体、死人,”《尸体防腐的原理与实践》如此斥责,“要说逝者,要说布兰克先生的遗体。不要说‘鼓捣’,要说‘保存’”。皱纹是“获得性面部纹路”。腐烂的大脑,从受损的颅骨中漏出,从鼻子里流出来,叫”泡沫流泻“。 关于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的解剖室的版画,显示尸体的肠子挂着,像游行的飘带,被风刮离了台面,头颅在沸腾的锅里载浮载沉,五脏六腑丢在地板上,狗正在吃。 ———————————— 其实以下这几本看着也很疼: 《开膛史》 《刀尖上的舞蹈》 大家感受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