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报道《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的方式,与成都七中同步上课。一块小小的直播屏,让贫困地区7.2万学生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动力,也感受到了差距。 然而,直播班的生源是最好的,学校的资源也是向直播班倾斜的,开设了直播班的学校,本校学生却进一步分层了。 随着话题的发酵,更多的教师和学生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来陈述直播班给他们带来的改变。 丰富的一手资料呈现了教育的现实,也让教育公平这个深刻的理论问题再次唤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教育公平要讨论的问题,远不是一块屏幕的故事可以囊括。 推进更加公平的教育,我们需要扎实的研究,这是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使命,也是一家教育出版社的职责。 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出了一份有关教育公平和慕课的书单,希望为教育公平的讨论和研究助一臂之力。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研究译丛 丛书主编 袁振国 教育、公正与人之善: 教育系统中的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 [德] Kirsten Meyer 主编 张群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0月 教育系统面对许多对公正的诉求。然而,这些诉求意味着什么、如何证明它们的合理性仍然存在争议。在本书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作者为我们呈现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公正和教育价值的关系进行讨论。 本书将对教育公正的思考与对人之善和教育目的的思考相结合,揭示出:仅对某些分配模式作出评估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澄清分配物的价值。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对教育价值的深入思考也是解释教育公正的一部分。 本书力求解决的问题有: 在教育系统中,公正、公平和平等应当以何种意义实现? 如何将教育平等与机会平等相互联系? 每个人都应该被教育得同样好,还是被教育得足够好? 《教育、公正与人之善》讨论了教育的可能价值和它与教育公正的关系,强调教育不仅具有竞争价值,还具有促进人类幸福的价值。本书面向教育哲学领域和应用政治哲学领域的学生、教授和学者。 幻想公平 [英] David E. Cooper 著 李宏鸿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0月 现在,总的来说,几乎每一个人都青睐公平,但是David E.Cooper在《幻想公平》一书的第一章中坚持认为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平等主义者。为了解释清楚平等主义的典型特征,他带着批评的眼光研究了John Rawls的大量有关正义的著述,并在Rawls的帮助下,阐述了他所认为的平等主义的典型特征。 在此基础之上,他探讨了平等和教育问题,特别是平等和质量之间的冲突。之后他转而探讨了诸如社会阶层之类的社会因素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同时,他还讨论了知识社会学的新支持者们的观点,这些人声称不平等的原因在于我们组织知识以及将知识合法化的传统方式。最后,他将注意力转向文化问题以及建立一个共同课程的愿望。 在书的最后,他欣然声明自己是个非平等主义者——并非因为他强烈反对平等,而是因为他热烈地相信质量之于教育的重要性。他无法理解在当前对平等主义政策趋之若鹜的情况下,教育的质量如何能够得到保证。 教育公平:基于学生视角的国际比较研究 [英] Stephen Gorard [英] Emma Smith 等著 窦卫霖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0月 本书是英国伯明翰大学的两位教授从小学生的视角对教育公平的世界比较研究,报告了五个欧洲国家(分别代表北欧、南欧和东欧)和一个环太平洋国家(日本)的小学生,尤其是弱势群体儿童,在校内外的经历对他们正义感的形成和判断标准的影响,从中阐释对学校作用的反思及其实际意义。 在结构和组织上,学校绝非只是我们所拥有的现实社会的缩影,而是可以成为我们所希望的那种社会的先驱。 教育、平等和社会凝聚力:一种基于比较的分析 [英] Andy Green [英] John Preston [英] Jan Germen Janmaat 主编 赵刚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0月 目前,全球化日益增速,在此环境下,如何推动并维持社会凝聚力已经成为了新千年主要的政策挑战之一。社会各个部门应如何携手合作?是什么力量将这些部门维系于一体?对这两个问题的重新争论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们对当前各种问题所作出的一个反应。 本书采用不同的方法,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社会层面,而非个体、小群体及社区层面的社会凝聚力;二是教育如何能够影响以及在什么背景下能够影响这种社会凝聚力。因此,本书所探讨的是最广义的社会凝聚力结果,我们不仅从融入劳动力市场的角度,而且从可能与社会凝聚力相关的更广泛的社会属性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生活的交融:亚洲移民身份认同 [新加坡] Carolin Plǔss [中国香港] Chan Kwok-bun 主编 胡婧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1月 本书提出了一个突出问题: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跨国移民共同构建的民族、文化、制度和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本书阐明了新的理论观点、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以了解亚洲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某些移民群体在生活中如何以及为什么把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特征与不同地区和聚集地的根本特点相结合。本书编著者共同推动了交叉性分析新方法的产生。交叉性分析可考察大量的因素,如种族、性别、社会阶层、地理位置、技能、文化、网络位置和年龄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从而进一步危害或者改善人们获得所需资源的途径。这将促进移民的身份或身份认同,即移民试图将自己所拥有的文化、社会和经济资本转换成渴望获得的新资源。 日趋加大的差距:世界各地的教育不平等 [美] 保罗·阿特瓦尔 等主编 张兵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0月 无论是在后工业化社会,还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世界,不平等都在迅速扩大。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劳工经济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问题几乎都涉及席卷现代世界的广义不平等。 接受教育的机会是这个难题的关键环节。无论我们如何看待教育——技能的代表(或磨练途径),进而成为人力资本发展的引擎,抑或是地位群体借以紧密团结并在市场竞争中确立优势的一组文凭证书,很显然,个人生活机会和国民财富皆集中依赖于教育成果。对不平等与教育交集感兴趣的学者面临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经济增长究竟是造就了机会的开放,还是导致公众为公立教育机构的少数名额展开激烈竞争。 在不平等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展开了争夺教育优势的竞争。对于理解这个现象,比较研究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方法。本书对该问题研究的贡献在于:在对不同教育体系进行描述之外,展开详细的国家/地区案例研究;本书将这些案例研究汇编入一个更大的、层次分明的框架之中,这也是不平等全球网络的主要关注点之一。 教育公平 [美] 兰德尔·林赛 著 卢立涛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6月 《教育公平》从多元文化视角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论述,为促进教育教学实践中公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与策略。书中穿插了鲜活的教育教学实例与启迪读者智慧的问题及活动建议,兼具学术的严密性、语言的通俗性、实践的可行性。 近年来,“教育公平”一词在我国的各教育政策文件中频频出现,尽管中外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但在教育公平领域面临着许多共性问题。本书提出的教育公平的认识视角与处理策略,无疑对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与实践示范价值。 慕课 慕课和全球开放教育 [美] Curtis J. Bonk 等著 焦建利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8月 随着多种数字化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的普及,我们越来越需要了解世界上不同区域的人们在如何利用慕课以及其他形式的开放教育资源。教育者、研究者、政治家以及许多其他利益相关者想要了解慕课以及开放教育资源计划的成果,以及如何对这些计划进行改进。数字化学习领域的技术以及教学法的进步迫使许多机构和组织去应对与慕课和开放教育资源相关的一些问题,比如,学习的认证和鉴定、质量标准、评价方法、学习者动机以及辍学率等。 作为回应,《慕课和全球开放教育》这本书试图探索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是如何实施慕课和开放教育的。同时,本书还关注当今这一“技术使能的学习(technology-enabled learning)”时代所带给我们的机遇以及困境。围绕慕课和开放教育资源还有许多未知的疑问,比如,它们的不同传播形式是什么?在慕课中有没有交互的可能?它们的评价机制以及商业模式是怎样的?慕课中必须要讨论并解决的争议或者难题包括哪些?本书解释了慕课和开放教育的发展趋势,并且描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问题,分享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开展实践的建议并且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陈玉琨 田爱丽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7月 陈玉琨、田爱丽编著的《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共分六章,第一章充分把握当代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特征,理解基础教育慕课的意义与价值。第二章是在对学科自身逻辑、学生认知规律与社会对未来人才要求深入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学习的知识图谱。第三章是根据知识图谱,给每一个知识点找到微视频最适宜的表现方式。第四章介绍了设计进阶作业和诊断性测验。进阶作业和诊断性测验对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保证知识点的扎实掌握具有重要意义。第五章是在对美国与中国翻转课堂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做了提炼。第六章介绍了翻转课堂必然涉及现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因而对教师与学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规模开放:慕课怎样改变了世界 [美] 乔纳·唐纳森 埃利安·阿格拉 著 陈绍继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6月 《大规模开放:慕课怎样改变了世界》是美国西俄勒冈大学教育科学系研究生乔纳·唐纳森、丹尼尔·鲍登、伊利因·阿格拉等八人所著的一部介绍慕课(MOOK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著作,中文译者陈绍继。全书分前言和颠覆高等教育、通过互动的教育、把学习掌控在我们的手中、丰富的自由知识、解开炒作的纠结、攀登学术诚信的阶梯、这个金星值得吗、总结慕课等八章,全面介绍了慕课的起源、理论与实践。 基础教育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 田爱丽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1月 《基础教育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一书详细论述了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流程、实施的理论依据,不同课型的翻转课堂如翻转掌握模式、翻转建构模式、翻转探究模式该如何上;现今,基础教育慕课和翻转课教学在我国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教师该如何应对这些新要求等。相信本书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小学教师有所启发和借鉴。 基础教育慕课与翻转课堂问答录 陈玉琨 田爱丽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1月 中国基础教育慕课联盟(C20)官方问答录,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指定培训教材,有关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开展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的权威解读。 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究竟有何优势?理论根据是什么?慕课、微课、微视频、翻转课堂几个概念分别是什么涵义,相互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优质微视频是什么样的?知识理解型、知识建构型、知识探究型等类型的课该如何上?对此,不少中小学教师还存在困惑,不太确信自己的实践方向与思路是否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