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虎妈猫爸》热播,反映了中国式教育的情况。很多父母一回到家,看到孩子,开口第一句话:“作业写完了吗?”“作业写完了吗?”一句话折射出中国多少父母爱的无知,爱的苍白,爱的能力的缺失,折射出中国多少孩子生活在缺少爱的环境当中无法自拔。请父母千万不要关心孩子飞得高不高(结果——物质的),一定要关心孩子飞得累不累(当下——精神的),孩子需要的是爱,而不是要求,当家长真爱孩子的时候,孩子会对自己有要求,当孩子对自己没有要求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孩子不是生活在“缺爱”当中,就是生活在“溺爱”当中,不是孩子不努力,是父母有没有爱的能力。 尹建莉老师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中说:在生活中,成年人确实显得比孩子聪明;可在天地间,比成年人更聪明的是自然。儿童是自然交到成人手上的精灵,他是带着灵性而来的,要让他灵性不灭,就要遵循自然大法,不能做反自然、反天性的事。(P299) 推荐几本书给大家,为人父母必须学习了解儿童的世界,才能保护他的天性,至少不要去破坏。来源:网络 1、《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作者:尹建莉 相信很多人看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书中,作者也多次提起这本书。王月鹏在后记中这样说:很多人注意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一本书所开创的市场奇迹,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这“奇迹”背后的巨大社会意义。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一本书启迪了千千万万的母亲,并且通过对母亲的影响,有力引导了她们对孩子的教育,无数个母亲的美好期望,必将支撑民族与未来的梦想。(P358) 而《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是在前一本基础上的升华,尹老师的角色从家长完全进入到研究者的身份中,写作更进一步从个体经验进入到群体经验。如果你真的静下心来看这本书,绝对不会失望。 2、《爱和自由》《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作者:孙瑞雪 孙瑞雪是国内推广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第一人。蒙台梭利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现在的很多幼儿园大多如果挂上了“蒙台梭利”的牌子,收费就可以高很多。可是,我们做为家长,必须要了解蒙台梭利真正的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只是看牌子,就把孩子送进去,而实际上并不具备真正的教育实力时,反而是害了孩子。这样的情况,在书中也有论述。还有一种情况,家长看书名就断章取义,认为“爱和自由”就是无限制纵容孩子的行为,而实际上真正的“爱和自由”指的是给孩子心灵成长的自由,孩子都有其内在的精神成长胚胎,不要用我们成人固有的狭窄的眼光去限制。 3、《让孩子做主》《接纳孩子》 作者:小巫 这是现在另一个很“火”的教育体系——华德福。我无意去比较它和蒙台梭利有什么区别,无意成为专家。但前几天有幸听了一堂华德福讲师的在线课程,虽然讲的是绘本课,但是能让人感觉到老师本人充满了情感力量。尤其是第一本《让孩子做主》,虽然是作者的母乳手记,但对孩子还小的妈妈来说,都是很受用的书。两本书里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尤其可以让新手妈妈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不是在论坛里、朋友圈里各个碎片化的文章中茫然无措。 4、关于亲子阅读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幸福的种子》《朗读手册》《史上最接地气的幼儿书单》 汪培珽《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松居直《幸福的种子》 吉姆·崔利斯 《朗读手册》 哈爸携10万妈妈和孩子共同编著《史上最接地气的幼儿书单》 朱寅年的《阅读推广人会不会被异化?》的文章中说:阅读推广人本身首先应该是一位爱阅读的人,在亲身阅读实践中感受到了阅读之美,因而更愿意将书籍的美好与更多人分享。我不是阅读推广人,我也很喜欢绘本,也知道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很重要。但我觉得,比孩子的阅读更重要的是父母的阅读。 高尔基说: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 之前的一段时间,当当童书发起了“为爱亲子阅读21天”的活动,意在通过“21天培养一个习惯”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父母在意阅读的重要性的同事,也要注意孩子的兴趣。例如不懂得区分儿童读物与绘本,买回一堆批量生产的“垃圾”,孩子不读还好,越读反而越是破坏兴趣、败坏审美。例如讲解,很多优秀的绘本,总是会有意无意地传达着一些美好的品德,我们总希望这些能快快被孩子吸收,于是开始讲解。可是,我们永远也不能知道孩子在读一本绘本的时候在想什么,刻意的讲解反而会打断孩子的想象和思考。我们可以不会声情并茂,可以不会活灵活现, 但是一定要——不打扰。所以,系统地学习关于“亲子阅读”的内容,有多么重要。汪培珽的《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最有价值的不是她列的书单,而是那句话:没有爱,一切免谈。看过上面三本书,算是亲子阅读的入门了。而最后一本《史上最接地气的幼儿书单》,算是最有诚意的书单了。为什么?因为你在网上看到的各种书单,再有名不过是一家之言,而这个,是集结了108951位妈妈和孩子共同筛选出来的101本经典绘本,“最接地气”是实至名归。 5、关于“技巧”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正面管教》 如果真的是一点书也看不进去,只想快快掌握所谓“技巧”,那么就看看上面两本吧。这两本书是来“诱惑”懒家长的,因为等你读完书你会发现:学习如何做父母,才刚刚开始。在比较发达的城市,都有专门的培训机构来完整地教授这些技巧,要不要学呢? 6、关于艺术特长:英语、绘画、音乐等 安妮鲜花《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 想想妈《0-6岁从婴语到英语》 现在线上最火的主题群,大概就是英语了。不管我们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学英语,龙应台说的好:英语就是一个万用插头,走到哪里都能用,但千万不要把插头当成电。 目前三大英语主流,应该是汪培珽书单、廖彩杏书单和安妮花英语了。汪培珽的《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主要就是书单,这里不做推荐,网上一大把;而安妮花的《不可错过的英语启蒙》,个人觉得可以用来“洗脑”,洗去我们原有对学英语的错误体验和认知。相信你明白我说的是什么:学英语不是从音标、不是从字母开始的,是从听开始的。现在这一观念,应该是“各大门派”都比较统一观点的了。真正要说到可操作行,《0-6 岁从婴语到英语》真正是“傻瓜英语”的父母,可以拿来一步步照着操作的“宝典”。 鸟居昭美《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12》 郑又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 简单一句话:学音乐不是单为了技巧,如果没有从小熏陶,千辛万苦培养的不过是匠人而不是艺术家,而更大的可能是连匠人也培养不了,反而败坏了孩子对于艺术的兴趣。这个道理和阅读一样。就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中提到的:亿万身家的父母,把家安在隆隆作响的工厂边,孩子哪里能培养出艺术的耳朵;就像《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说的:每个孩子都是绘画天才,我们要做的,只不过是给他们提供合适的环境,尤其是不要示范和让孩子临摹。“简笔画”的存在,是最坑人的:不仅坑父母,还坑孩子的天赋。原因是什么?自己到书中找吧。 7、关于性教育:《善解童贞1》(0-6)、《善解童贞2》(6-12) 《善解童贞1》(0-6) 《善解童贞2》(6-12) 前段时间有本绘本《我为什么讨厌吃奶》引起了不小的风波,事情大概是洛阳一家幼儿园给家长分发了30册幼儿读物,家长觉得里面的文字“大人读起来都会脸红”,认为“孩子只有三四岁,这样的读物对孩子心理有影响”。还引发了洛阳市教育局发了文件名为《关于在全市各个幼儿园开展幼儿读物及家长读物逐一排查的紧急通知》。《通知》中说,“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市一幼儿园给家长发放不雅幼儿读物,给幼儿身心健康带来伤害,给我市学前教育形象带来不良影响。为及时纠正此类低俗行为,最大限度降低此事负面影响,经市教育局党组研究决定,在全市进行各幼儿园幼儿读物及家长读物逐一排查工作,特别是对非法和盗版读物重点排查。” 《善解童贞》的作者胡萍老师是这么说的:真是无聊。又没有性色彩在里面,这有什么“黄”的,尺度大的?这是从孩子的角度去看父母的身体,其中并没有爸爸摸妈妈的的乳房的场面。中国人真是……他们自己内心是牛粪,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牛粪”。这和性教育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待成人的身体,去观察世界,这没有什么问题。 《善解童贞》的书中提到:很多父母对胡老师说,她这是在跟色情争夺孩子。现在有那么多那么多的少女堕胎事件,跟从小没有受到正确的性教育有莫大的关系。 与其等到将来后悔莫及,不如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 8、关于父爱:《真正的陪伴》 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缺位,尤其是父亲的缺位,在我们国家特别严重。其实爸爸们也有爸爸们的无奈,因为他们也是在父亲缺位的童年中长大的。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传承性,爸爸脾气不好,孩子脾气也不好;爸爸爱运动,孩子自然也爱运动;自然爸爸爱读书,孩子一定也爱读书。这本书,是一位爸爸写的,给同是爸爸的他看,会更有说服力哦。当然,也要像对待孩子一样,不要用“强迫”的方式要求爸爸看书,就像不要用强迫的方式要求爸爸给孩子读书一样。具体方法是什么?观念到了,方法自然就有了! 9、关于自我疗愈:《为何家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 看过以上那些书单,算是教育的入门了。但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明明感觉已经学习过了,却依然会犯潜意识的错误,原因就在于“原生家庭”,在潜意识中烙印下的“童年”,正在潜意识中控制着我们对孩子的行为。解决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回到“原生家庭”,回到最初的状态,通过身体的觉知,进行一场自我疗愈。 10、关于健康:《求医不如求己》、《小儿推拿专家教》 ▲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精华本 请相信,这是一份有诚意的书单。因为,不单推荐关于心灵成长的书,还推荐能够帮助健康的书。书中最主要的观点,就是——每个人身上本来就百药齐全,每个人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这一点跟上文提到的《身体知道答案》有异曲同工之妙。个中滋味,还有待你捧着书,细细地慢慢品味。贴上书友的评论来体会一下。 ▲《小儿推拿专家教》 缘缘著 这本书5月份要出新版,真人示范,更易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