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生物会因为你读了下面这些书而起死回生,也没有断流的江河会因为你的知识丰富而再次水量丰沛,但是你的环保观念或许会因这个书单而产生些许好的改变。如果你没时间看完,那我先清楚地表个态:咳咳,单靠情怀和热情救不了我们的环境,如果不懂点儿科学,好心只会办坏事。 《寂静的春天》 这本书值得我们好好说一说。作者: (美) 蕾切尔·卡森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4-06 卡森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这本书以DDT(一种杀虫剂)为例,讨论了人造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地球环境的潜在危害。该书出版后几个月内就卖出了50万册,在西方国家引发了全民大讨论。1963年,美国政府认同了书中的观点,国会最终立法禁止DDT使用。有人认为这本书是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山之作,卡森本人也被公众誉为“环保运动之母”。 1962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微生物学教授鲍尔德温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书评,说“《寂静的春天》不是对杀虫剂的利弊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科学考察,更像是一次充满激情的呼吁书。”鲍尔德温认为,DDT的害处是很轻微的,不能只盯着DDT的缺点,必须平衡地看待优劣:“世界上不存在完全无害的化学药品,但却存在着无害的使用方法。”但是,他的声音在当时也被认为是“利益集团的打手”。 2000年7月,英美两国科学家共同在《自然》杂志药物学分册撰文,呼吁在发展中国家重新使用DDT。文章说,目前全世界有3亿疟疾患者,每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地处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儿童。 这篇文章称,DDT被禁是疟疾死灰复燃的主要原因。在引入DDT之前,斯里兰卡每年新增280万疟疾患者,7300人因此死亡。使用DDT后,1963年全国只有17名新增病人,无人死亡。可惜好景不长,1969年,在反DDT思潮影响下,美国撤回了对斯里兰卡DDT防蚊项目的援助,结果该国疟疾患病人数在一年之内猛增至50万。 自80年代中期开始,南非停止使用DDT。结果仅是南非一个省的疟疾患者数量便从8000人迅速上升至4.2万人,死亡340人。而与之相邻的一个省则经历了一次疟疾大爆发,至少造成了10万人死亡。2003年,南非重新使用DDT后,同一地区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数下降到50%以下。美国科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称,DDT使用20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至少拯救了5亿人的生命。 《三联生活周刊》科学记者土摩托曾说,《寂静的春天》引发的不是一场争议,而是一场战争。卡森留给我们的教训是:好心不一定能带来好结果,对一项科学技术提出质疑需要的不仅是勇气和热情,更需要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地球的法则:21世纪地球宣言》 作者: (美)斯图尔特·布兰德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2-05 作者斯特尔特是一位环保人士,60年代曾创办著名的《全球概览》杂志,正是那本杂志第一次刊登了在外太空看到的地球的图片,并且引爆了人们对地球这颗孤独的蓝色星球的关注。斯图尔特这本书价值非凡,他反思了近十年来的环境运动,警示我们:环保运动正在走向浪漫主义,他们需要的更多是科学,而非仅仅基于感情的行动。 斯图尔特十分理性,他对城市、核能以及转基因进行了深入的再思考,从而提出我们必须转变一些长期固守的观念,去接受一些先前不信任的科学的工具。对传统的绿色悲悯心态来一次彻底的反思,才能避免让我们的地球资源遭到灾难性的毁灭。 《生命的未来》 作者: (美)爱德华·威尔逊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5-05 这是当今美国生物学翘楚、美国生物多样性之父爱德华·威尔逊的经典作品。威尔逊无疑是梭罗的拥趸,本书正是以一封致梭罗的信件开头:150年过去了,瓦尔登湖的自然景观破坏殆尽。威尔逊由此展开,提出了“人类究竟如何以最佳的方式从过去的破坏地球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上来”的思考。有趣的是,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经济学家和环境论者的交锋,但由于双方“对于地球状况预测时所考虑的因素不同,对预测未来的时间范围不同,以及对非人类生物的关注程度不同”,他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实际上各有局限。 威尔逊对中国的环境破坏十分忧虑,他说“如果中国能够解决其自身的问题,那么这个经验就可以适用于其他任何地方”,足可见他眼中的中国环境问题有多么沉疴难治。 《逝者如渡渡》 作者: 申赋渔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4-05 渡渡鸟灭绝以后,英语里多了一句谚语“as dead as a dodo”,形容无法挽回的消失或死亡。1681年,毛里求斯最后一只渡渡鸟死在一位法国军士的来福枪下,成为了他的如意晚餐。那一枚鸟头如今被收藏在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里,静静看着更多鸟类和其他动植物进入了万劫不复的灭绝之境,包括曾是地球上数目最多的鸟类的旅鸽,羽毛被插到欧洲人帽子上的新西兰椋鸟,角被砍下做成工艺品和中药材的中国犀牛,还有日本狼、美洲海豹、蜗牛飞鱼、亚洲猎豹、纽芬兰白狼等等等等。 这本书来自中国作家申赋渔,没有科学纪实作品的艰涩复杂,非常好读,不妨拿来作为亲子共读读物。本书由书籍装帧设计师朱赢椿操刀设计,简直美呆。 《灭绝动物调查报告:中国国家地理科学幻想图鉴》 作者: (日)里中游步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5-01 在一个黑漆漆的深夜,卡夫卡侦探收到了一份神秘的委托书,拜托他去调查一下动物灭绝的原因,卡夫卡先生和助手小美于是踏上了调查之路。继暴龙灭绝之后,不会飞的冠恐鸟一跃成为了陆地上的王者,是什么导致了它的灭绝了呢?小侦探在现场发现了狼藉的蛋壳、散乱的冠恐鸟羽毛和始祖马尸体,根据以上线索,卡夫卡认为,冠恐鸟灭绝是因为后代和猎物被更高级的肉食性哺乳动物夺走,冠恐鸟在生存竞争中败下阵来,最终灭绝,类似的案例还有泰坦巨蟒和冠齿兽。 这真的是一本调查报告噢,每一个案例、受害者、谜团和线索都被详尽列出,卡夫卡和小美在很认真地工作。他们不仅关注到人类行为导致的动物灭绝,而且对更早历史时期里因进化或环境变化导致的灭绝也做了调查和记录呢。我相信阅读这本书的小朋友们,也一定乐意跟他们一起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大灭绝时代》 作者: (美)伊丽莎白·科尔伯特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5-05 《纽约客》记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的《大灭绝时代》获得了2015年第99届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在这本书中,作者以记者身份亲历全球生态现场,追踪了人类对灭绝这一概念跌宕起伏的认知历史,以及我们如何渐渐意识到自己在灭绝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非同凡响的时代,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而当前发生的这一轮大灭绝,源头就在人类自己身上。”在当下这个我们称之为“现在”的伟大时刻,我们无意间决定了哪条演化之路要继续走下去,而哪条演化之路要永久关闭——历史上还没有哪种生物曾经做到这一点,人类所制造的第六次大灭绝仍将继续决定着生命的发展进程。 这本书被称作当下这个时代堪与《寂静的春天》相提并论的重要著作——至于两本书究竟是内容相当还是争议相当,就交给你去评判了。 《汤姆斯河:一个美国“癌症村”的故事》 作者: (美)丹·费金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5-05 有人说这是一本“社会调查、流行病学和侦探小说三分天下的著作”,该书一经出版就获得了2014年非虚构类普利策图书奖和2014年蕾切尔·卡森奖等多个奖项,被《纽约时报》称为“科学写作新经典”和揭秘环境污染与癌症关系的第一书。 1952年,世界三大化工巨头——汽巴、嘉基和山德士——来到汤姆斯河镇,成为当地最大的私人雇主,也使小镇发展成全美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汤姆斯河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镇上的儿童癌症发病率显著升高,公众健康成了焦点。这本书或可作为政府和企业的警示与借鉴,不负责任的发展比不发展的成本更高、后果更惨。 《推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 作者: (瑞士)约克·米勒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0-10 约克·米勒实在不能算是有趣的绘本作家,他冷峻极了。《推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甚至不能被称为一本书,因为它只是七张图而已。米勒以同一个视角画了七幅画,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小村落从1953年到1972年的变化,他让我们看见: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时间走过20年,人类和自然分别得到和失去了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