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匡作品《许多美好的仗,仍需从头打过》出版上市,这是一本为你开释生命难题的爱与思辩之书,“写的全都是心思”,每一篇文章一经发布即成网络热帖,引全民热议。全彩四色精美文艺读本。 好书推荐网书讯:近日,匡匡作品《许多美好的仗,仍需从头打过》由现代出版社出版。匡匡,亦名raku,畅销书作家、译者。曾出版长篇小说《七曜日》,拟恋生死,精致悲悼文字,在坑满坑,在谷满谷。短篇小说《时有女子》十余年长红网络,至今仍为女性读者口口相传。主要译著:小泉八云《怪谈.奇谭》、铃木成一《装帧之美》、东野圭吾《濒死之眼》、乙一《胚胎奇谭》、天童荒太《静人日记》、清水玲奈《世界最美的书店》等。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这是一本协助女性开释生命难题的爱与思辩之书。书中收录了畅销作家匡匡历年创作的诸多篇 专栏随笔。围绕女性主义议题展开思索与探讨,带着清晰的“女性自觉”而书写,在男权主导的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声音,陈述女性自身的处境。它关照女性的情感、亲密关系的处理、身心的整理与安放,及自我成长等,同时,亦道出作者本人对其女性身份的体悟与观省,言辞犀利、直指病灶,对自我及外在的剖析,都做到了真诚乃至“残忍”。经由这些直见性命的文字,我们得以跟随作家匡匡一道学习如何“将心连根拔起,换一颗新的出来”;如何“死过之后,从头再死”,让自己的女性生命“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 章节试读“如果两个人没有爱了,是果断离婚更有勇气,还是凑合过下去更有勇气?”——大概有感于近来几位名人大咖搅起的“离婚潮”,有人在微博上抛出了这样的小哉问。拉一拉下面回复中的意见,貌似多数讨论者都被这个伪命题绕进去了,对待婚姻和感情抉择层面的问题,依旧在所谓“勇气的比拼”上纠结。此种思维定势,还更经常出现在围绕自杀展开的论辩当中。每当有什么人竟敢不顾一切地顾自摔门走掉,身后诸多质疑、盘诘声中,往往也总少不了那句尖酸的老词——“活着可比去死更需要勇气”。许多习惯性选择蹲姿的人,就靠这句辩护词给长脸,反而引颈傲然起来,就仿佛在漫长折磨的尽头,有一尊“最佳忍受大奖”和“生涯最具勇气人士赏”在等着他似的。但我想提醒这些热衷增长受苦值的人士:一、在离婚问题上,勇气不是最高价值。幸福才是。二、离婚需要大决断的勇气。不离,有习惯、利益和互相拖垮的恶意就可以苟延。三、如果双方当事人早已“相恨”,整天“互殴”,离婚,是为了从此幸福。不离,是为了什么?延长不幸?有话说:“人生中大部分痛苦,都缘于应当离场而不愿离场的执着。” 任何痛得死去活来,却熬着不愿分手、不肯撒手的关系,即使当事人抛出再高贵的理由,甚至声称全为了爱,我们也要敢于不留情面地揭穿:不, 这不是爱。这是病,得治。欢迎不同意此点的人组团来削我,我愿意为了捍卫这个观点,与人舌战三天。惧怕分离,在心理学的解释中,是一种依恋障碍。起因于个体早期发展中与母亲的接触受挫而导致的分离创伤、缺失感和被抛弃感。进入成年生活后,为了对抗这种分离焦虑,他们宁愿寻找种种借口,深蹲在无法饱足、充满伤害的恶劣关系里,也不愿起身离开,去寻找平静。而以灵性整合导师艾克哈特托尔在其著作《当下的力量》中的观点来看,所有自孩童期起逐渐积累的负感受,都寄居于我们潜意识的深层, 最终聚集成为盘踞我们体内的“痛苦之身”(pain body),它嗷嗷待哺, 顽固渴求“滋养”,迫使我们以沉溺于负能的情绪及主动或被动经历一些创伤性事件去满足它。我常对那些在糟糕关系中执迷而不懈的人说:“你对痛苦如饥似渴。”——听上去这有悖常识,却是不易被觉察的实情。多数人不愿面对问题、了算过往,不过是因为更加习惯于痛苦罢了。相较于脱离了恨怨纠缠之后的神清气爽,痛苦的处境才更熟悉,也更易得手。就像面对麻烦而无所适从一样,许多人更不具备处理幸福的能力。幸福感的陌生,更令人手足无措——它如此突如其来、前所未有,所造成的压迫感,叫人很想马上避开、逃走,或者尽快亲手结束它、葬送它。这也是我们总看到一些“专爱人渣综合症患者”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长期驻足在毫无价值甚至有危险的关系中而不思撤离的原因。 专业点评《许多美好的仗,仍需从头打过》:这是一本为“女性开释生命难题的爱与思辩之书”,“写的全都是心思”,每一篇文章一经发布即成网络热帖,引全民热议。言辞犀利、直指病灶,对自我、对外在的剖析,都做到了真诚乃至“残忍”,真正阐释了——好姑娘,就应该气势汹汹去活,撒着欢去活这一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