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推荐书 首页 好书专题 肖申克的救赎 查看内容

《肖申克的救赎》你被救赎了多少回

2015-9-19 20:33| 发布者: mghouai| 查看: 2537| 评论: 0

摘要: 典狱长Norton Andy和Red第一次在操场上相遇 影片拍了3个月,每天15至18个小时,每周6天。导演几近偏执,动辄要求演员“重拍”。   南都讯 是金子总会发光———用这句话来形容《肖申克的救赎》,恰如其分。直到2 ...
典狱长Norton

典狱长Norton

 Andy和Red第一次在操场上相遇

Andy和Red第一次在操场上相遇

影片拍了3个月,每天15至18个小时,每周6天。导演几近偏执,动辄要求演员“重拍”。

影片拍了3个月,每天15至18个小时,每周6天。导演几近偏执,动辄要求演员“重拍”。


  南都讯 是金子总会发光———用这句话来形容《肖申克的救赎》,恰如其分。直到2014年,距离这部电影上映正好20周年。

  20周年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这部影史经典影片有过不堪往事:新手导演、票房惨败、临时换角

  这部IMDB榜首佳片藏着许多秘密:克鲁斯、皮特差一点就成了

  是金子总会发光———用这句话来形容《肖申克的救赎》,恰如其分。今年,距离这部电影上映正好20周年。20年前,它遭遇票房惨败,遭遇偌大的影院空无一人的窘境;20年后的今天,它却荣膺IMD B“最受喜爱的电影”榜首———多少人提及自己最爱的电影,言必称《肖申克的救赎》!

  但影迷们或许不知道这部经典影片有着怎样的幕后故事。日前,《名利场》杂志刊出专题披露电影拍摄始末。你也许很难想象,这样一部伟大的电影竟然出自一位电影拍摄经验几乎为零的新导演之手。然而,当你了解以下种种后,也许会认同这个观点:《肖申克的救赎》终获成功实属必然。

  20年前,1994年9月23日,《肖申克的救赎》在北美上映。这是一部节奏缓慢、风格老派的监狱戏。故事的主人公是蒂姆·罗宾斯饰演的A ndyD ufresne,因被指控杀害妻子及妻子的情人,被判处终身监禁,含冤入狱。他在狱中的同伴是摩根·弗里曼饰演的R ed,后者是这部电影的第一人称讲述者。在今天看来,《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经典佳片,但当时的观众却未必欣赏———上世纪90年代的好莱坞是动作片的时代,阿诺·施瓦辛格和布鲁斯·威利斯是票房良药。相比之下,《肖申克的救赎》题材太过严肃,142分钟的时长更是让不少观众如坐针毡。所以,尽管它上映后在业内收获好评无数,但票房简直称得上是“惨败”:上映的第一个周末,在北美连100万美元都没收到,最终也只收获了1600万美元票房(相当于今天的2500万美元),甚至没有填满2500万美元的拍摄预算,更没有算上发行推广的费用。

  此一时彼一时。20年后的今天,《肖申克的救赎》在上百万网友的投票支持下,在IM D B的“250部最受喜爱的电影排行榜”上高居榜首,以30万票数的优势遥遥领先于第二名、另一部经典佳作《教父》;2008年,《肖申克的救赎》被英国电影杂志《Em -pire》读者票选为“有史以来500部最伟大的电影”第4名;2011年,它在B B C广播听众票选的类似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抛开数字和排行榜,影迷的反应也许更能说明一切。摩根·弗里曼说:“不管去到哪里,人们总是会对我说:《肖申克的救赎》是我看过的最伟大的电影。”蒂姆·罗宾斯说:“我向上帝发誓,真的是无论去到世界的哪个角落,总会有人跟我讲:这部电影改变了我的人生。”《肖申克的救赎》甚至感动过尼尔森·曼德拉,罗宾斯说:“他见到我时说,他很喜欢这部电影。”

  执着

  买电影改编权,花了1美元

  着手开工,等了足足5年

  《肖申克的救赎》导演兼编剧弗兰克·德拉邦特(FrankD arabont)如今拥有自己的制作工作室,他跨足电视界,担任《行尸走肉(T heWalking D ead)》和《洛城黑帮(M obCity)》的编剧。他在洛杉矶有栋西班牙风格的假日别墅,是布拉德·皮特夫妇的邻居。上世纪80年代,德拉邦特还是个籍籍无名的毛头小子,一边在好莱坞打拼,一边幻想当导演。“当时我靠为低成本电影布景谋生。”作为大作家史蒂芬·金的铁杆粉丝,德拉邦特幻想自己能将偶像的作品拍成电影。

  史蒂芬·金笔下的故事有着极高的电影改编率,比如1976年一举大热、后来又被翻拍的《魔女嘉莉(C arrie)》,还有史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闪灵》。尽管《闪灵》成了影史经典,但史蒂芬·金本人却非常不满,认为谢莉·杜瓦尔饰演的温迪是“有史以来最贬低女性的电影角色之一”。但他并不排斥其他导演对其作品的改编,尤其是对于没什么名气的新锐导演,他格外宽容,甚至愿意只收象征性的1美元版权费。1983年,20出头的德拉邦特付给史蒂芬·金1美元,将其《房间里的女人(T heW om anintheR oom )》改编成短片,难得地获得了史蒂芬·金本人的认可。

  但德拉邦特真正想要改编的,是史蒂芬·金的中篇小说《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的救赎(RitaH ayw orth and Shaw shank Redem ption)》。这是一个和监狱有关的故事,被收录在中篇小说集《不同的季节(Different Seasons)》里。为了拍好这部心头挚爱,德拉邦特耐着性子沉淀了几年,直到感觉自己的履历可以支撑得起这部作品的分量时,才再次找到史蒂芬·金。“1987年,我凭借创作《猛鬼街3(AN ightm are on Elm Street 3)》剧本首次获得广泛好评,我想,也许时候到了。”

  获得史蒂芬·金的点头后,德拉邦特立即着手对《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的救赎》进行改编。但是,小说只有96页,且充斥着大量Red对A ndy的心理活动描写,“连金自己都不知道我应该怎样把它拍成电影。”德拉邦特说。他发现自己还没真正准备好。于是,这个计划被再次延迟了5年之久,其间他写出了《幽浮魔点(T he Blob)》和《苍蝇2(T he Fly II)》的剧本。

  此后,德拉邦特终于明确了改编的方向:一方面“忠于原著”,保留叙述体风格,有些对话甚至全文照搬;另一方面,他将主题变得集中,添加了增强戏剧张力的暴力场景。例如在原著中,配角Brooks原本无足轻重,最后是在老友家中去世的,但在影片中,Brooks变得更加重要了,关于他的死亡,德拉邦特设计了一组震撼的蒙太奇———他出狱后无法适应外面的世界,选择上吊自杀。另一个例子是,原著中,可以证明A ndy清白的狱友T om m y后来只是被调去了另一座看守较为宽松的监狱,但在电影中,T om m y却因“泄露天机”而被狠毒的典狱长灭口。典狱长W arden N orton在原著中是若干个反面、腐败形象的集合,最后受到了法律制裁,而在片中他的结局可谓大快人心———在接受调查的节骨眼上,他饮弹自尽。

  倔强

  传说中的那300万美元投资,真的有过,但真的被导演拒绝了

  经过8周的写作、修改、定稿,德拉邦特的剧本被放在了城堡石娱乐公司(CastleR ockE ntertainm ent)制片人丽兹·葛罗策的办公桌上。葛罗策有着非同一般的“监狱情结”。“因为某些原因,我喜欢跟有关监狱的故事。只要是有关监狱的电影剧本,我的同事就会说:哦,丽兹肯定要读的!”果然,这个剧本,让葛罗策读得欲罢不能,读完后坚定地做出判断:“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剧本!”监狱题材的电影向来不是可靠的赚钱项目,但这阻止不了葛罗策向公司高层力荐这个剧本。为了让高层接受它,她甚至以辞职相威胁。葛罗策的极力争取得到了高层的反馈———城堡石娱乐公司的创始人、导演罗伯·莱纳看中了这个剧本,据说,他向德拉邦特开出了一个几乎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条件:他付给德拉邦特300万美元,但必须由他来担任这部电影的导演。

  德拉邦特事后承认,对方开出的数目的确跟传言中的“差不多”。“关于这件事,这些年有很多猜测,网络上更是有很多其实什么都不知道的家伙宣称他们什么都知道。我听过不少版本,说围绕这个剧本有许多权力斗争,但事实其实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

  因为罗伯·莱纳本身就是史蒂芬·金的书迷,同样也是《不同的季节》这本中篇小说集的粉丝,他甚至曾将其中的《身体(T he Body)》一文成功改编为电影《伴我同行(Stand byM e)》,而且获得了奥斯卡提名(注:《伴我同行》获1987年第59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城堡石公司正是在《伴我同行》获得成功之后成立的,其名字就出自电影中那个虚构的小镇。公司成立后,莱纳的好作一部接一部,包括《当哈利遇上莎莉(W hen H arryM et Sally)》,还有同样改编自史蒂芬·金小说的《危情十日(M isery)》。1992年,莱纳拍摄了《好人寥寥(A Few Good M en)》,和主演汤姆·克鲁斯合作关系良好,因此《肖申克的救赎》中的A ndy一角,莱纳有意让汤姆·克鲁斯出演。

  莱纳提供的这一大笔钱,对德拉邦特而言的确是不小的诱惑。德拉邦特出生于法国的匈牙利难民营,在洛杉矶长大,家境贫寒。“当穷作家的那些年里,我差点连房租都交不上。”更令德拉邦特纠结的是,城堡石公司甚至还提出,只要他把《肖申克的救赎》让给莱纳执导,公司将无条件资助他拍摄任何一部他想拍的电影。

  想了又想,德拉邦特最终拒绝了莱纳,理由很简单,“(一旦开此先例)我可以继续拿自己的梦想换成金钱,然后呢,终将一事无成地死去。”

  变通

  克鲁斯、汉克斯都曾是男主角人选

  至于男配角,原本打算布拉德·皮特

  牢牢掌握导演大权后,德拉邦特开始选角。首先是故事的讲述者R ed,在原著中R ed是位爱尔兰裔白人。“我的脑海里闪现过不少我喜欢的男演员,例如吉恩·哈克曼和罗伯特·杜瓦尔,但他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出演。”制片人葛罗策提议,不妨跳出人种的限制,考虑一下摩根·弗里曼。弗里曼的声音低沉冷静而又威严,试镜后,德拉邦特认为他的确十分适合Red的角色。弗里曼回忆,因为太喜爱这个剧本,他打电话跟经纪人说:“我想演这部电影,不管哪个角色都行!”经纪人回答:“好吧,他们想让你演Red.”弗里曼喜出望外,“我当时想,哇哦,我控制了这部电影!我真是受宠若惊!”

  男主角A ndy的人选同样经过了再三斟酌,德拉邦特接洽过汤姆·汉克斯和凯文·科斯特纳,但都遭到了拒绝。至于莱纳一开始提议的汤姆·克鲁斯,后者虽然很喜欢这个剧本、甚至进行了试拍,但他对德拉邦特这样的新手导演还是充满疑虑。最后克鲁斯提出,只有莱纳在背后对电影拍摄予以指导的情况下,他才会答应签约,但这个提议被莱纳拒绝了,“如果你要和德拉邦特合作,那就应该接受他的拍摄方式。”最终,克鲁斯放弃了这个剧本。

  据弗里曼称,是他向导演提议了蒂姆·罗宾斯,而德拉邦特本人对这个细节的记忆已经模糊了。“摩根说(蒂姆·罗宾斯)是他的提议,我认为他应该所言非虚。”当时的罗宾斯处于事业上升期———1988年,他凭借《百万金臂(Bull Durham )》崭露头角,1992年凭《大玩家(T hePlayer)》获封戛纳电影节影帝,《新闻周刊》评价他可谓“当时得令”(M anof theM om ent)。之所以接下《肖申克的救赎》,是因为在罗宾斯看来,德拉邦特的经验不足“可以被剧组中的其他人所弥补”,这个人就是摄影师罗格·迪肯斯———就在那之前不久,罗宾斯与迪肯斯在科恩兄弟的电影《影子大亨(T he H udsucker Proxy)》中有过合作,罗宾斯对他的水平知根知底。

  值得一提的是,和《肖申克的救赎》失之交臂的,除了汤姆·克鲁斯外,还有布拉特·皮特。皮特原本被选中扮演配角T om m y,但当时他因《末路狂花(T helm a& Louise)》开始大红大紫,已不再适合充当配角,因而选择了辞演。

  艰苦

  在屋顶一遍又一遍地刷柏油

  在污水沟中一路干呕

  凑齐人马,《肖申克的救赎》终于开拍。拍摄条件异常艰苦:在连续3个月的湿热气候下,剧组每天工作15至18个小时,每周拍摄6天。用作拍摄场景的监狱,在那之前曾因不人道的居住条件而被勒令关闭了3年。罗宾斯回忆:“(在那里)能感受到痛苦,数千人的痛苦。”剧组还特意将曾被关在这座监狱的犯人请来“分享经历”,摄影师迪肯斯说:“他们讲述狱警的暴力,比如会直接把人从牢房顶上扔下来……”

  拍摄经历令主创们永生难忘。罗宾斯说:“我时不时地就感到心情阴郁。”罗宾斯和迪肯斯都对片中这样一幕念念不忘:A ndy冒着生命危险为狱友们弄来了啤酒,大伙儿坐在阳光普照的屋顶上欢乐地举杯共饮———这是电影开场半个多小时以来的第一抹亮色。

  但这场戏来之不易。弗里曼回忆:“那天太苦了!我们要给屋顶刷柏油,柏油不会保持粘稠状态,一冷就会变得又干又硬,所以我们必须来真的。那场戏拍了一遍又一遍,我们就必须一遍又一遍地刷。这对我们来讲是体力活,对导演来说则是技术活,他要同步播放弗里曼事先录好的画外音,以确保镜头的移动和画外音丝毫不差,就为这个,拍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我们终于拍到了一次不错的!我回头一看,身后所有人都泪流满面……行了,搞定了。”拍完后,剧组成员全都精疲力竭,索性就地坐下,把道具啤酒一饮而尽。

  在弗里曼眼里,德拉邦特对演员的要求实在太高,经常让他们一遍一遍地重拍。“我拒绝了他,我不想总是拍同一场戏!表演本身并没有多难,但是毫无原因地让你重复做同一件事实在会削弱精力。”弗里曼记得有场戏里,狱警们追踪A ndy的逃跑路线时在污水沟中干呕,“我的角色只是听和笑,一边笑一边干嚎,光这一场戏我就演了无数遍。”

  修改

  导演坚持用原著的结尾;

  制片人说:为什么不用大团圆呢?

  今天的德拉邦特反思那段经历,“我学到了很多。作为导演应该要有一个内在的气压计,测量演员们到底需要什么。”德拉邦特形容当时的压力之大如同芒刺在背,“每天的拍摄都让我感觉很挫败。”但当拍摄完毕,他坐进剪片室后,“那些自我折磨的想法又烟消云散了”。德拉邦特剪出的第一个版本长达两个半小时。关于结尾,制片人葛罗策和德拉邦特产生了分歧。德拉邦特想沿用原著的结尾:R ed坐上一辆大巴,希望到达墨西哥。但葛罗策认为这个结尾过于含混,她坚持要一个大团圆结局:R ed和A ndy在墨西哥海滩重聚。德拉邦特认为这个结局太过商业化,但葛罗策说服了他:“如果你的本意就是他们会重聚,那么为什么不让观众开开心心地看到这一幕?”

  终于,《肖申克的救赎》上映了。大部分影评人给出了正面评价,有人称其是“年度最电影之一”,拿它和《飞越疯人院》作比。心怀这样的高期待,德拉邦特和葛罗策却迎来了失望的结果———和影评人的热捧相比,这部电影的票房出奇地差。当时两人来到好莱坞日落大道上一家拥有900个座位的老影院,原以为可以见证观众看片时的感动瞬间,结果,偌大的戏院没有一个观众出现。绝望之下,两人在影院门口堵住两个女孩,请求她们买票去看这部电影,甚至对她们许诺:如果觉得《肖申克的救赎》不好看,她们可以要求城堡石公司退款。“这就是我们盛大的首映之夜。”

  对于为什么会遭遇票房冷遇,弗里曼认为问题出在片名上。“看到‘肖申克的救赎’这个名字,没人说得清楚卖点在哪里……比如你朋友说:啊,我看了一部电影,叫什么来着?肖……申……辛?差不多就是这个发音吧。很棒!但它根本就卖不动嘛!”

  就算能被观众记住片名,《肖申克的救赎》也还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正是在它上映的1994年,另两部名留影史的伟大电影横空出世,一部是《低俗小说(PulpFiction)》,另一部是横扫当年奥斯的《阿甘正传(F orrestG um p)》。这两部电影不仅风靡一时,赚得盆满钵满,更成为当时的社会热门话题,被广泛地引用、讨论和模仿。

  直到第二年的1995年,《肖申克的救赎》才迎来了迟到的春天,一下子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演员、最佳改编剧本在内的7项奥斯卡提名,在当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它虽然最终输给了《阿甘正传》,但终于因此获得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它甚至在颁奖季被安排重新上映,赚得了“过得去”的票房。

  《肖申克的救赎》能够获得广泛认可,电视也功不可没。当时,有线电视的先驱、T N T电视网的老板泰德·特纳正在为“优质的娱乐节目”而发愁。虽然他手上已拥有米高梅1948年以前的电影库资源,但依然需要新电影来吸引新观众。1993年,特纳买下了城堡石娱乐公司,于是公司的电影资源可以为他的电视网所用。1997年6月,T N T开始在电视上播放《肖申克的救赎》,收视率爆棚。其后多年间,这部电影播出了一遍又一遍。“有人说,有段日子,只要打开电视机就能看到《肖申克的救赎》。”正是这样的地毯式轰炸,令《肖申克的救赎》逐渐变得家喻户晓。电影传达的精神深深感染了一代观众,影响力就此经久不绝。也许正如弗里曼所说,这部电影和观众的情缘“并不是像野草一般疯狂蔓延,而是像橡树一样,缓慢却稳固地生长。”

  经典台词

  Som ebirds aren't m eant tobecaged.

  That's all.Their feathers arejust toobright.

  有的鸟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美丽了。

  I guess it com es dow ntoasim plechoice:

  get busylivingor get busydying.

  生命可以归结为简单的选择:忙于生活,赶着去死。

  A strongm ancansavehim self.

  A great m ancansaveanother.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它是这个阵容

  Andy———

  蒂姆·罗宾斯

  (Tim Robbins)

  Red———

  摩根·弗里曼

  (MorganFreeman)

  Tommy———

  吉尔·贝罗斯

  (Gil Bellows)

  它本可这个阵容

  Andy———

  汤姆·克鲁斯、汤姆·汉克斯、凯文·科斯特纳

  Red———

  爱尔兰裔白人

  Tommy———

  布拉德·皮特

  1美元

  1983年,20出头的a芬·金1美元,将其一部作品改编成短片。

  300万美元

  看完剧本后,公司创始人提出付给德拉邦特300万,让他执导。

  100万美元

  1994年上映后的首周末,它在北美的票房不足100万美元。

  3年

  片中的那座监狱,曾因不人道的居住条件而被勒令关闭了3年。

  7项提名

  获得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7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终它败给了《阿甘正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身边的人!
我们一直在努力……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读好书,我们给您推荐好书!
推荐书书友QQ群:书友①群:364361697 书友群(已满)
推荐书书友QQ群:书友②群:482058681 推荐书:书友②群
关注: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欢迎进入本站书友互动板块一起交流!
微 信: 推荐书(tuijianshu-net),扫描左侧二维码或公众号搜索推荐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观后感类型的作文,开头先写,你看了这本书,总体的感受是什么,这个感受写…[详细]

《肖申克的救赎》越狱可行性之纯 《肖申克的救赎》越狱可行性之纯技术分析

《肖申克的救赎》越狱可行性之纯技术分析《肖申克的救赎》可以说是越狱题材…[详细]

品味《肖申克的救赎》电影与原著 品味《肖申克的救赎》电影与原著的不同

品味《肖申克的救赎》电影与原著的不同 一部由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通常会…[详细]

网站地图|推荐书|好看的小说|爱好书|小说推荐|好书推荐|Archiver|好书推荐 皖ICP备2021018936号-1

GMT+8, 2024-10-18 16:13 , Processed in 0.093996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4-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