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麦克作品《比翼双飞》出版上市,本书荣获1986美国ECPA年度婚姻家庭类书籍金牌奖。寻找委身之爱的力量,重新省视婚姻的本质! 好书推荐网书讯:近日,梅麦克作品《比翼双飞》由团结出版社出版。梅麦克,1952年出生,拥有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英语硕士学位。杰出短篇小说作家,作品常见于加拿大各文学杂志及年度最佳小说选之中。他与担任家庭医生的妻子凯伦,育有一女,住在英属哥伦比亚省。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与我比翼,迎向阳光,迎向风雨,迎向更宽阔天地。打从在圣坛前交换婚戒、立下盟约的那刻起,主就将我们结合为一,这样的“联合”不是两个世界联结,而是要二者都放弃原有,去组织一个全新的世界。教人“如何”的婚姻指南汗牛充栋,不同以往,梅麦克以如诗的写作技巧,带我们寻找委身相许之爱的力量,领人回归整个婚姻的最初点,唤醒我们用崭新的眼光、透明的心境,重新省视婚姻的本质,并且引领我们超越沉闷的两人世界,充满信心地转而仰望永恒,属灵的国度,朝着那似乎极其不可思议,但美妙无比的原野搜寻探索。 章节试读在婚姻中,人生最深邃、最虚渺的奥秘,竟在我们眼前揭去其神秘的面纱,变得平淡无奇。因为在我们结婚之后,爱即搬进来与我们同住。我们一向所追求的──从我们相信它是能够或需要被追求的年纪开始──竟脱去蔽体的衣物,四平八稳地躺在床上,宣布它要长久待在那里。突然之间,我们素来以为最飘逸的东西,竟变得不再飘逸,而且事实恰好相反,原先捉摸不到的,如今竟想甩都甩不掉。原先最具魅力、最令人振奋的,如今竟成为世上最普通的琐物。这就好像哲学家所提出的问题:狗追车,假使真的追上了,又怎么样?婚姻老实不客气地掷给我们一个难题:我们费尽千辛万苦追寻的爱,一旦追求到了,要怎么处理它?或者说,我们被爱逮到了,怎么办?因为婚姻真是个陷阱,清纯之爱的陷阱。爱是那么纯真、那么强烈,但是它能化为一道巨大的铁门,在我们进去之后,砰然关上。结果我们出于自由意志的抉择,被囚在婚姻的地牢里,而那唯一的一把钥匙,早已交给了配偶,一个全然陌生的人。他已把它吞进肚子里去了。再没有任何囚牢,像人际关系的牢狱那般幽暗。没有一桩婚姻能逃过这个劫数,没有一对夫妻不多少尝尝被囚的滋味,因为这正是爱情最爱玩的把戏。它喜欢把我们逼到墙角;它喜欢剥夺我们的独立自主,猛然从我们脚下抽掉地毯,然后袖手旁观,冷眼看我们下一步要怎么办;它喜欢观察我们如何为了它的缘故,不惜冒巨大的风险,等我们陷身进退维谷的困境,它立刻转身一溜,弃我们于不顾。这世上可能再没有别的东西像爱那么善变、不可靠,可是又那么冷静、工于心计、难以驾驭得了;它是那么不负责任得可恨,把人绊倒了,将他们的生活搞得天翻地覆,还若无其事,当他们是在秋风中飞舞的落叶!许多人发现爱情揭去迷人外衣以后的真面目,都不免大惊失色。当然,它这么做有其目的。这些目的希望带来普世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凡一切眼见的东西,都要化为纯真的爱,这就是它心中的主意。这也是为什么它要采取如此残酷、剧烈的策略,将人逼到墙角,压迫他们进到不可能的困境。到末了,唯一能挣脱局促窘境、重获自由的途径,就只有:以爱响应,教自己变得越来越有爱心,甘愿作爱的工具和牺牲品,学习去爱一切爱所做在他们身上的。在爱的牢门关上之后,唯一求生之道就是比以往更懂得去爱别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生路。游泳山。因此,我们被困在婚姻的铜墙铁壁之中,不安地蠕动、挣扎。但是一次又一次的,我们必须觉醒,认清一件事实:要逃出陷阱的唯一出路,就是放松下来,开始学习爱的知识,而且要多过我们想知道的。爱不时会往我们脸上泼冷水,耐心地一再对我们解释:它决不像我们原先所想的那样。但一次又一次的,我们还是没有听懂它的意思,否则就是不把它的话当一回事。还有没有比这个名叫“爱”的小独裁更变化莫测、令人头痛的东西呢?“恨”与之相较,是否更恼人、更具侵犯性且更难以扯平呢?不过,“恨”至少较可预测,较有共同的轨迹可循;而爱却像一只变色蜥蜴,不断在变色,乍现即倏忽消失于石隙里,捉也捉不住。它可以把自己鼓胀得又实在、又耀眼,仿佛是世上最重要的事物。突然“嘶!”的一声,又泄了气,褪了色,隐没在日常琐碎生活的苍白沙砾中。这,至少,是绝大多数的恋人亲身体尝的经验。一般夫妇对婚姻所下的评语,最耳熟能详的,也许就是:“它有高山也有低谷。”在高山期,爱情如白天一样清晰,如人生一样浩大,又全然真实(对心灵意识及感觉而言)。但是遇到低谷期,爱就隐匿禁闭起来,似乎看不见它的踪影。诸如此类的断语,已成老生常谈,以致人不免纳闷:为何不将这真相写进婚姻的誓言里?但是誓言里不是也有“不论顺境、逆境……”么? 专业点评《比翼双飞》:多年前初次与这本书接触,一个人按照自己的角度与领受和作者相交,常常被作者那一份单纯的心思与在爱中既期待又想逃的心情所牵引着。作者的坦率以及对读者的信任和交托,使我深深感受获邀进入他的神秘之旅当中的殊荣,原来,爱不就是应当如此?爱不是包装精美的情人节礼物,而是累积争执与挣扎、有岁月痕迹的锅碗瓢盆,诉说着生活的点点滴滴。——高桂惠(政治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