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张若冰回忆录《我的岁月我的歌》 张若冰,银川九中退休教师,一生饱经磨难,阅历丰富。她自青少年时期就投身爱国运动,参加过北京“一二·九”学生运动,创办过进步刊物和书店,还因此而被捕入狱。经营救出狱后,受组织派遣离开北平前往河南确山,创办妇女补习学校,传播爱国进步思想,积极为党工作。后与曾任冯玉祥将军卫队长的爱国军官姚立中成婚。解放后,她随丈夫来到银川当了中学老师,1957年,身为政府参事的姚立中被错划为宁夏第一个“右派”,张若冰受到牵连,直到1979年才被平反,重返教学岗位。退休后,她便拿起了笔,回忆自己饱经沧桑而又不懈追求进步的一生。透过这部作品,可以窥测50余年的历史沧桑、风云变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18、范小梵回忆录《风雨流亡路》 范小梵,文教界知识女性。1918年出生,原籍安徽桐城。本书副标题为“一个知识女性的抗战经历”。作品自叙考入北平第一女子中学读高中期间,与东北流亡学生朱锡侯自由恋爱,私奔成婚。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回到其丈夫的浙江绍兴老家,随后朱锡侯赴法留学,遂两地分离并失去联系长达八年。为躲避战乱,年仅十九岁的范小梵不得不开始万里流亡,在饥寒交迫中求生计,并坚守着爱情……为了让她身在海外的丈夫回国之后,“让他知道我是怎么生活、怎么走过来的”而坚持写作日记。其夫妇的感情故事,已是不可复制的“恋爱童话”。(索书号I251/F158a)19、高诵芬回忆录《山居杂忆》 高诵芬,1918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世代书香之家。自幼在家塾延师授读。十八岁时,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于同邑徐定戡。从此相夫教子,克尽妇道职守。1994年1月,双双定居于澳洲,2005年去世。由于作者生活在大半个世纪之前,又居住在相当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所以她笔下所写平常事,对于现代读者来说,也就显得不那么寻常了……其中从“抗战逃难”到“文革抄家”等,无不扬清激浊,曲尽其致,从而成为杭州乃至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20、林海音回忆录《城南旧事》 林海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一个中国侨民的书香之家,祖籍**苗栗。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1921年随父母回**;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平,并在城南定居。其带有自传色彩的成名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此。本书是傅光明、童仁的编辑作品。分为“家世述往”、“城南旧事”、“**岁月”、“作客美国”、“故地重游”和“创作杂述”。可与传主女儿夏祖丽所著《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同读。(索书号I247.57/L521)21、罗兰自传“岁月沉沙三部曲”《蓟运河畔》《苍茫云海》《风雨归舟》 罗兰,当代**著名作家。本名靳佩芬,1919年出生于河北宁河县芦台镇一个书香之家。从1990年9月开始,从回忆自己家世历程的《蓟运河畔》(51题)开篇之作《大宅巡礼》起笔,以《苍茫云海》(37题)回顾自己29岁时独自飘零到达**的奋斗心路,以《风雨归舟》(36题)纪述自己回大陆结缘,并寻觅失落故乡的情怀。她在“前言”中以“海上风涛阔,扁舟好自持”一语,励己励人。本书问世后,荣获**第21届文艺奖。授奖评语称,作者“以熟练技巧,融个人身世与时代脉动于笔端,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虽为大时代中小人物之自传,然正与一般名人、伟人传不同,可视为新传记之范本。”22、苑茵回忆录《往事重温:叶君健和苑茵的人生曲》 苑茵,当代知名作家。1919年生,辽宁本溪市人,满族。当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叶君健(1914年12月7日-1999年1月5日)的遗孀。抗战期间,作为东北流亡学生的她,在迁校于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嫁予高大倜傥的年轻教授叶君健。本书的如实记录不仅展示了一个中国现代女性的个人身世和遭际,也折射一个时代的坎坷脚步,风风雨雨五十六年,其间饱含着众多的历史教益和人生启示。叶君健临终前在孩子们面前的称誉“在你们妈妈身上有人间最伟大的爱!”就是对作者至高的好评。舒乙在本书序言中说,作者“是个美丽的人,年轻时美,年老时依旧美”。(索书号K825.6=75/Y281)23、刘衡回忆录《直立行走的水》 刘衡1939年在湖北恩施屯堡女中读高中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进入陕甘宁边区从事宣传教育工作,当过宣传干部、报纸编辑、师范学校教员;1945年以后从事新闻工作,在延安解放日报、新华通讯社总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编辑、记者。1949年调到人民日报社当编辑、记者。1957年在人民日报社被划为右派分子,1978年12月8日刘衡“右派问题”得以改正。之后,她前往山东、湖北、江苏、海南等地采访,每到一处她都通讯,如《“羊”书记》、《妈妈教我放鸭子》、《一个“古怪”的领导》、《有钱难买回头看》、《山定权,人定心》、《粮是命,库是家》等。2009年2月7日在北京病世。《直立行走的水》是其自印的回忆录。24、杨静远《让庐日记》 杨静远,1923年生,1945年武汉大学外文系学士,1948年美国密歇根大学英文系硕士。1948-1949年武汉大学外文系讲师。1952-1949年人民出版社编辑。1979-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辑、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二届理事。本书是作者的回忆录,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在乐山武大这一所偏安大后方的最高学府里,一群高级知识分子纷纭杂沓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情势。(索书号K825.6=7/Y197b)25、李茵回忆录《永州旧事》 李茵,1923年出生于湖南永州,当代知名作家残雪和学者邓晓芒的母亲。她没有上过一天学,但靠自学学会了阅读。70岁起开始用笔墨写作乡土生活的回忆性散文。当《永州旧事》结集出版时,她已是82岁。这是一部饱含情感的原生态回忆性作品。永州的旧城、八庙、年节、亲戚、街坊们,旧民俗、旧人物、旧性情,构成了一幅幅鲜活的上世纪三十年代湖南小城的生动风俗画。邓晓芒序称:“我母亲……能够用自己活泼的眼光写自己直接感受到的东西,并能以自己一生所积淀下来的定力,来如此恰如其分地表达那些微妙的感情。这是母亲的幸运。”(索书号I267/L335c)26、柳溪回忆录《我的人生苦旅》 柳溪,当代知名作家,河北献县人,1924年5月24日出生于天津。她虽然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身世却极为不幸。她降生时,新婚才年余的母亲就因胎衣不下而撒手人寰,她从此被家人视作“灾星”,饱受侮辱、虐待、冻寒和饥饿,直到一位姓张的教师主动指点她可与同父异母的妹妹同学共读,因之顺利考入河北保定女子师范学校附设初中部,随后开始尝试文学创作。本书初版原名《我的人生苦旅》,2004年11月重印时更名为《往事如烟》。包括苦难之始、憧憬壮丽、神秘使命、走向混沌、度过浩劫、落乡和曙光升上地平线等十章。(索书号K825.6=76/L631a)27、《陈香梅自传》 陈香梅,当代知名作家、社会活动家。1925年生于北京,早年毕业于香港岭南大学。从既漂亮又个性独立的名媛,到战地记者、将军夫人,人生颇有作为。先后荣获美国多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出版中英文著作50多部。本书从“忆儿时”“我是家中最不听话的孩子”开篇,逐次记叙了家世来历、师长教诲和个人成长经过,尤其生动地记述了与美国"飞虎将军"陈纳德间不平凡的婚恋故事,及其在美国白人世界里独自"开创一片天"的悲欢故事。书中内容还涉及到她与美国有关各届总统和白宫要人的社会交谊,以及美国各个时代的内政外交、社情民风,及其个人为促进中美关系好转、加快台海两岸统一进程中所曾作的努力。除了史料价值外,本书附载的其个人珍藏首度披载的历史照片也弥足珍贵。28、聂华苓回忆录《三生影像》 聂华苓,旅美著名女作家。1925年出生于湖北汉口。当她母亲对这位长女自述完20岁嫁到聂家的身世遭遇之后,是短暂沉默之后的一声叹息:“唉,想起来,做女人真没意思。”可作者却在“没意思”中将自己的女性人生过得有了意思乃至意义非凡:“我是一棵树,根在中国大陆,干在中国**,枝叶在爱荷华”,这是她对自己命运的形象概括,也是印在本书扉页之上的短语题记。书中三部:“故园”(1925-1949)、“绿岛小夜曲”(1949-1964)、“红楼情事”(1964-1991年),铺叙了她那曲折生动的人生三部曲。(索书号K837.125.6/N3252)29、新凤霞回忆录四部曲《童年纪事》《梨园旧影》《艺海博览》《人世琐忆》 新凤霞,原名杨淑敏,籍贯江苏,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生于苏州。评剧青衣、花旦,由人贩卖到天津。后由老舍先生设计于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为生日。童年时期随“姐”杨金香学习京剧,十三岁拜王仙舫、邓砚臣、张福堂等学习评剧,十五岁即开始担任主演。这一时期新凤霞主演了《乌龙院》、《女侠红蝴蝶》、《可怜的秋香》、《双婚配》、《三笑点秋香》等剧目,在天津、上海、济南、秦皇岛等地获评剧观众的好评。30、董冰回忆录《老家旧事:李凖夫人自述》 董冰,1928年3月出生于河南洛阳孟津县南麻屯镇董家村邙山岭上的农家。自幼家境贫困,个子长得很矮,瘦小而干枯。后由父母做主,许配给邻村一个大家族的长孙,即后来成为中国知名作家的李凖。全书凡20章。从贫家女到地主家孙媳妇,再到作家夫人和六个孩子的母亲,其一生起伏跌宕,在平凡中寓有不寻常。其细密的纪实文字,足以把读者带到旧中国农村的真切世界里。舒乙在序言中说,这是一部写得特别好看,“会给念书的人以特别的启示”的书,最大价值在于她不动声色地为中国妇女的命运塑造了一个“苦的典型”,因为“世世代代,多少亿,多少辈中国妇女全是董冰式的,只是没有详细描述过……”(索书号K828.5/D384)31、张珑回忆录《水流云在》 张珑,著名出版家张元济之孙女,原籍浙江海盐,1929年出生于上海。1947年毕业于上海中西女子学校,1951年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毕业后,执教于北大西语系,其后人生多故,多历坎坷。1994年退休。她在书中怀着感恩之心,回忆祖父对她的教诲和祝福,在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时,对当时社会、时政、人际、风俗、建筑、家饰、生活习惯等等,都能够以个人视角,点点滴滴地写得细致入微,极具史料价值。所附70多幅照片,珍贵而富有欣赏性。从而成为上世纪30年代以来时代变迁的历史见证。32、杨小燕回忆录《我在中国的十九年》 杨小燕,祖籍湖南省新化县人,英文名凯琳·魏,1930年出生于北京。1947年在上海学习护理工作。18岁离家独自到美国闯天下,学习医学,并定居美国。曾任纽约一家医院院长,从医20余年。世界桥牌冠军,美籍华人企业家。(索书号I712.45/Y2182)33、乐黛云回忆录《四院·沙滩·未名湖》 乐黛云,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年出生于贵阳。本书从她1948年进入北大求学写起,在六十年风雨历程中,这位曾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四青年节”被组织委以跑上天安门城楼向刘少奇献花的青年骄子,竟在政治的翻覆中被划为“极右派”,先后做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最后终于又得以回返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作品还写到了马寅初、季羡林、废名、王瑶、杨周翰、李赋宁等学人名师等,以及若干令人扼腕叹息的北大悲剧人物。回首往事,这位青春年少时曾自以为“前途满是鲜花绿草”,很有点“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的她,这位后来成为著名学者汤一介太太、也就是汤用彤先生儿媳的她,不仅没有为1948年的升学选择而后悔,而且还深情地表示:“纵然再活千遍万遍,我的选择还是只有一个——北大。”(索书号I251/Y598)34、於梨华自传《人在旅途》 於梨华,浙江镇海大碶河南村人。1931年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之家。少年时代,随父母迁居福建南平、四川成都等地,抗战中随家人流落到桂林和柳州,在流浪中“拥有了一双锐利的眼睛,能观察、分析和辨别被世俗装饰起来的真伪了。”这对于她后来成为作家有着重要作用。1962年携三个幼小子女及第一个长篇小说稿《梦回青河》回**探亲,次年出版后一举成名。这是其追寻记忆中少年时代宁波家乡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旨在揭露封建旧式家庭对于女子的迫害,从此在中文文坛创作甚丰。1968年起任教于纽约大学奥本尼分校远东系,讲授中国文学。1993年退休后移居旧金山湾区,新作有被誉为“北美版《围城》”的长篇小说《在离去与道别之间》等。本书系“海外暨港台作家自传”丛书之一。35、方蕤回忆录《凡生琐记:我与先生王蒙》 方蕤,本名崔瑞芳,1933年出生于北京,1950年在北京女子二中读书期间的寒假中,被借调到“三反五反”运动办公室做文书助理,报到当天即与时年十八岁的作家王蒙结识。本书记录了作者与王蒙半个世纪多来伴随着时代风云的生活细节。她说,“我们不会忘记最初的相识,它决定了我们的一生,并用这一生证明:人需要爱,没有爱的人生是沙漠里的人生,是难以忍受的”,“我和王蒙风里来,雨里去,云里飞,地上走,50多年来始终在一起,彼此不曾分开”,“我和王蒙走过的路,每道坎坷,每个关卡,生活中的苦与乐以及发生在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微小得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都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记忆中”,并表示自己喜欢这些无声无息不起眼的“芝麻”和“石子”,因为正是它们构成了“我生命的全部”和“真实的人生”。(索书号K825.6=7/F174)36、杨勋回忆录《心路——良知的命运》 杨勋,1932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县。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9年随军南下至杭州,在浙江省商业厅工作。1951年至195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读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大学经济系任教。1957年在北大经历“反右派运动”。1958年下放农村劳动。1959年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出版著作有:《马寅初传》、《中国农村改革的道路》、《乡村三十年》。其代表作《中国农村社会变迁》,获1996年国家图书奖。本书是其人生追忆,讲述了自己从一个革命者的后代到新中国年轻的知识分子的成长,在“反右派运动”以及“文革”中遭受厄运。(索书号K825.46=76/Y218)37、郁黎民自传《我这一生》 郁黎民,原名洁民,1925年生,著名作家郁达夫长女。1944年浙西第一师范毕业,后随丈夫邹陔笙到湖南桂阳一中教书,曾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当选为湖南省第五、六届政协委员。是郁达夫研究学会客籍会员。本书中,作者以饱蘸感情的笔触,追忆了父亲郁达夫、母亲孙荃、大伯父郁华、二伯父郁浩、丈夫邹陔笙、弟弟郁天民……追忆了自己从童年直到老年,曲折的、磨难不断而最终仍有欢笑的人生历程。(索书号K825.46=76/Y549)38、张戎《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 张戎,原名张二鸿,1952年出生于四川宜宾。14岁当过短暂的红卫兵。后来当过农民、赤脚医生、翻砂工和电工。1973年入四川大学英语系就读,毕业后留校当助救。1978年离开中国大陆,1979年赴英国约克大学专攻语言学,1982年获博士学位,亦是中大陆1949年以来获英国大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人。本书叙述张戎与她的母亲、外祖母三代女性如何在动乱的社会里挣扎奋斗的故事。透过三个女人的血缘关系极深刻地缩影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与历史。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