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人中,世界是由欧洲和美国构成的观念早就过时了。 自然,西方文化主要产生于欧洲。 但它从来就不是绝对排他的。 它的最初的根基在西南亚和北非。此外,印度和中国的影响,也起了作用。西方从印度和远东获得了零、指南针、火药、丝绸、棉花的知识,还有为数众多的宗教和哲学概念。 ——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 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大?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怎样的文明中从野蛮走向文明? 10本关于文明的书,让你了解不一样的文明,了解我们自己。 1.《世界文明史》(上下卷):试图扼要考察人类自远古至今追求文明的历程 历史是一门使整个世界亲近起来的学科,是让个人遐想、针对全人类的学科。 ——赫伯特·诺曼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家菲利普·李·拉尔夫、爱德华·伯恩斯等人撰写的一部在美国有相当影响的著作。本书考察了自远古到20世纪90年代初人类文明演化的历程,内容涉及各主要地区和国家。欧洲、北美、中美和南美、英联邦、中东、东南亚、非洲、印度、中国和日本都得到适当重视。 2.《古代埃及帝国》:没有任何古代文明能像埃及那样令世人着迷 谁处于埃及社会金字塔的顶端? 埃及最后屈服于罗马帝国的原因? 宗教在古埃及政治生活中为何占有如此重要地位? 埃及是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大国。 埃及人是最早玩球类运动的人。 埃及人发明了365天的历法,他们把每天分成24个小时。 公元前3100年前后,古埃及王国统一,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本书讲述古埃及由史前时期向文明时期的过渡、国家的统一及其对外扩张,描绘出一幅清晰、生动的古埃及人的历史和生活画卷。 延伸阅读: (1)《文物中的古埃及文明》:没有通过考古发掘得来的大量文物,就没有真正的古代埃及史。 (2)《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诸帝国》:“美索不达米亚”这个词是希腊语,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两河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文化可与之相匹。它的影响几乎可以见于每一个领域,包含数学、文字、农业和建筑。 最早的学校在这里创建,“0”被当成数字观念在这里产生,人类第一部立法文件——巴比伦法在这里诞生。 3.《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勾勒希腊文明(西方文明源头之一)。阅读西方的文学作品而不去了解希腊的神话与文明,是有一定风险的。 希腊人的人类崇拜与希腊精神的兴起、完成、衰败以及最终灭亡之间的关联是什么? 究其本质,希腊精神既非地理概念也非语言概念,而属于社群和文化的概念。希腊精神作为一种迥异的生活方式在城邦(这种主导性的制度)中得以呈现。 希腊世界的可悲历史表明,希腊的偶像崇拜形式是希腊精神的一个幽灵。现代世界若要避免遭遇其希腊祖先的命运,就必须义无反顾地驱逐这个恶灵。 本书是汤因比在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对西方文明的根源和发展趋势所做的全景式梳理和诊断。他不仅以希腊文明观察者的身份描述了它从公元前2000多年至公元7世纪的曲折历程,还以旅行家的身份对历史事件与自己的亲身游历见闻进行了生动的穿插记述。 4.《罗马史》(精装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历史写作艺术最伟大的大师之不朽著作 一部传世之作《罗马史》,成就了蒙森一代史学家的地位; 蒙森作为当时欧洲知名的大学者,因《罗马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增强了诺奖的影响力。 本书荣获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印装精美,大16开,四色插图, 仿皮面、烫金精装,并配有烫金书盒 书中附有藏书票 《罗马史》自罗马起源写起,至公元前46年塔普斯会战停笔,可谓罗马王政与贵族共和国的断代史。蒙森在撰写前三卷时原本拟定了后两卷的写作计划。但前三卷出版后,作者的注意力转向拉丁铭文的收集、整理与编辑。后来拾起笔来,也仅完成了第五卷“罗马帝国诸行省”。所以确切地说,他是因一部未完成的罗马史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延伸阅读: 《探寻古罗马文明》:自公元前8世纪罗马还是一个小型聚落时至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时代延续了1200余年。 5.《犹太文明史话》:犹太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从它形成到现在已有四千年的历史。这不是一部犹太人的历史,也不是一部犹太文献史,而是一部犹太生活内涵的历史。 什么是犹太教? 犹太教长盛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犹太教是否吸收了其他宗教? 它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哪些贡献? 几千年的沧海桑田、起伏盛衰对犹太教本身又产生一些什么影响? 此书是这些年来出现的最优秀、最具可读性同时也是最新的单卷本犹太文明史,无论是犹太人还是非犹太人都能够读懂并理解它。要把3000多年的犹太历史浓缩在一本书中,这对于任何一位学者来说都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但巴姆伯格博士却令人信服地傲到了。 ——《图书馆杂志》 还没有看到哪一本书能像此书这样有效地向普通读者阐述犹太文明的历史……阅读者会在此书中发现许多他们感兴趣的东酉。 ——欧伯林学院神学研究院赫伯特·梅伊 在犹太教出现之前或者之后,古代世界还曾经有过其它一些宗教(如埃及、波斯、希腊、罗马的宗教),但它们都先后衰落、消亡了。而犹太教尽管历经劫难,却能生存下来,直到今天仍充满着活力。 6.《欧洲文明史》:从社会的角度来展示文明,研究欧洲历史和文明史的重要书籍。 文明由两大事实组成: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的自身的发展。 惟有允许一切权利、利益、意见普遍享有自由,允许这一切力量的自由表现和合法存在,才能把各种力量和权力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它侵犯别的权益。 我相信我们的时代有责任了解这一点:一切权力,不论来自智识,还是来自世俗,不论属于政府还是属于人民、哲学家、大臣,不论是为了这种或为了那种事业,都包含着一个天生的缺陷、弱点和弊病,因而应该加以限制。 作者以简练的手法概述了欧洲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它的特性;罗马帝国覆亡时欧洲文明的诸多不同因素; 10世纪蛮族入侵结束,封建制度开始;十字军运动的起因、性质、后果等。 延伸阅读: (1)《世界历史上的西方文明》:历史研究中,西方文明和世界史通常被看成互不相同,甚至相互排斥。本书在共同背景下考察这两个主题,探究二者之间的影响和联系。 (2)《探寻史前欧洲文明》:这本书不是欧洲的贵族史、英雄史、战争史,而是基于生活史的文明史。 7.《文明论概略》:西洋文明高于日本文明,日本必须以西洋为目标,努力学习,急起直追。 对于不期而至的苦难,虽然善于忍受,但没有人积极去克服苦难而争取未来幸福的。不仅贫苦人民如此,就是学者和商人也莫不如此。总之,日本人缺少普通人类所具有的朝气而沉溺于停滞不动的深渊中。 文明愈进步,生活费用也俞增加,即使撇开人口过剩问题不谈,在日常生活费用上,有一部分必需求于外部,而供给这些费用的国家,所以,世界上的贫困也就全部落于未开化国家。借用文明国家的资金而交纳利息,正是贫困归于落后国家的具体表现。 延伸阅读: (1)《日本文明——一个比较的视角》 (2)《探寻中世和近世日本文明》 8.《印度与世界文明(上下卷):第一部系统、全面阐述印度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及印度文化在人类文明中地位的专著。 印度常常被刻画成世界上最具宗教性的国家。 在印度,“人走到了其宗教才能的极限”。 据称,文学作品和知识游戏的最初家园是印度。 古代印度奥义书的哲学与希腊罗马哲学是否有相通之处? 印度寓言与《一千零一夜》为代表的阿拉伯故事有何联系? 印度古典梵文戏剧诗歌与欧洲近代浪漫主义文学之间有何联系? 延伸阅读: 《印度与中国——两大文明的交往和激荡》 9.《美国文明的兴起》:阐释美国民主制的最佳著作。美国的历史虽短,却能较清晰地显示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大轮廓。 美国文明特别是它的民主政治,虽源于欧洲,但它并不是欧洲文明的简单延长,而是欧洲文明与美洲荒原的新的历史结合。现代美国文明建立在过去的复杂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之上,既是一种高度的物质文明,又有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 经济二元论是贯穿全书用以阐释美国历史与文明的主线。人们的经济利益集中反映在财产所有权的问题上。通过冲突与斗争而取得进步,是美国历史的主旋律。美国历史的发展到处都看到不可抗拒的经济力量的作用。 延伸阅读: 《论美国的文化》:第一部全面深入研究美国文化体制的当代巨著 10.钱穆《国史大纲》(上、下) :在民族危亡时期, 用以唤醒国魂、御敌救国的佳作。 ——杨联陞(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有汉学界第一人之誉) 这段话可以说反映了他全部学术的精神,也反映了他一生的活动。对中华文化的温情和敬意,是贯穿在他全部学术中的核心精神;他一生的活动,都是为了唤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温情和敬意。 ——钱逊(钱穆之子) 这是一部中国通史,因用大学教科书体例写成,不得不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内容於学术思想,政治制度,社会风气,国际形势,兼有顾及,惟但求其通为一体,明其治乱盛衰之所由,开其一贯相承之为统,以指陈吾国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此书系钱穆先生于抗战期间写成。书中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大势及各时期的特点的阐述在中国史学界无出其右。 延伸阅读: (1)《新文明论概略》:中国向何处去?第一部系统、全面并具有中国特色的解读当下文明转型的理论著作。 我们今天的世界,来到了一个三百年难得一遇的岔路口——可以选择文明路径的岔路口。 中国在历史上学习过各种文明,如印度佛教、德国哲学、苏联计划、美国市场,但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上已经没有了老师。 跟随还是创新? 中国有选择文明路径的权利。 (2)《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现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 他在逆流而上,顶着全盘西化的狂澜,竭力提倡儒家文化的真精神。他不愧为现代儒学思想的第一人,是现代新儒家的源头活水。 ——胡军(北大哲学系教授)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是梁漱溟的代表作之一,首次出版于1921年。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随着海内外现代新儒学研究的兴起,此书再度受到人们的注意,并被视为现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作者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必然要有一个根本变革,即“由西洋态度改变为中国态度”,因为“住世思想之最圆满者无逾于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