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问世时至今日,不仅在国内已有数以百万计的发行量,有藏、蒙、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多种文字的译本,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著,而且已有英、法、俄等十几种语种的择译本、节译本和全译本,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名著。 毛泽东曾说:“不读五遍《红楼梦》,没必要发表评论”。“《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他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他的书中写了几百人,有三四百人,其中只有33人是统治阶级,约占1\10,其余都是被压迫的......” 我最佩服《红楼梦》的地方就是本书经典的人物刻画,三四百,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在曹雪芹的笔下却是那样的经典传神,以至于后世很多的书籍影视甚至是平时的聊天,都经常引用小说里面的人物。 《红楼梦》甚至超越了《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的写作手法。它突破了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在以往传统小说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和时间,并且使情节的推移也具有整体性,这无非是一个重大的文学突破。 但这也是平时很多读者反映看不下去的原因,因为几百号人物放在一起写,而且各有特点,让人看得简直头昏眼花天花乱坠,根本分不清谁跟谁了。因为人物太多了,而且有些人物一下子出现,不需要的时候又不见了,突然在后面的情节出现的时候你就忘记他是谁了!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这样的困惑呢?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是因为它的不同、它的过人之处。要想全部的看懂《红楼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是原著未注释那就更难了,所以建议古文理解能力偏低的读者选择比较权威的注释本阅读,虽然这失去了部分原味,但《红楼梦》几百年流传至今知名度经久不衰,研究它的文学专家前赴后继,比较权威的注释本还是有不少的。 最后给出有上述困惑的读者阅读建议:就像毛泽东所说的,“不读五遍《红楼梦》,没必要发表评论”。时至今日《红楼梦》我也只读了三遍,所以我不评论,但我知道,名著不是用来看的,是用来品读的,静下心来,慢慢的读来,只要你读出了它的韵味,你就会发现《红楼梦》是多么的令人寻味了,你将有如获至宝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