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流行是种病?那美国大学课外读什么? 九月,又一个开学季。和往年一样,作为小编似乎也应该发布一下关于今年美国大学新生阅读的书单内容。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编辑一份份书单的时候,我们会感到一种内心的惶恐与不安。 美国的许多大学,每一年都会设立新的阅读计划,有的针对大一新生,有的针对全校学生,有的是教授推荐,有的是老师和学生合力选出。每一年我们都可以发布不止一份类似“”美国大学必读数目”的书单给到读者。 然而,发书单简单,我们关心的是,当我们把一份份书单推送给读者,究竟有多少人真正follow了里面的书目? 李靖,一位作者,同样也是一位母亲,曾经写下过一篇名为“书单流行是种病,我理解的阅读不是如此”的文章,表达自己对当今阅读行为的深深忧思。 她在里面这样写道: 好像从来没有哪一年像今年这样,社会对“读书”这个行为的推崇推得有点莫名的狂热。 打开各类公众号,全是各类书单推荐,根本看不过来。 人们纷纷在转发各路书单,可是真正看过的又有多少?仿佛转了、mark了、收藏了、喜欢了就等于看过了,仿佛知道了有这样一本书甚至花钱买下了,就等于读过了。 未见转书单的人们真正的follow书单里的书,在输入价值后再思考消化输出自己的价值。分享书单的大多数公号,也不过是借此来丰富“信息”的内容,而非真正输出书中的价值。至于接受信息的人们,也只是被feed罢了,至于“喂”到了舌头上,还是到心里,你我自知。 书单流行的原因,自然是出于对“阅读”的推崇。而推崇阅读的原因,是源于国民在阅读上的长期匮乏。 2015年,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显示,只有1.2%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8.0%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37.4%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45.0%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大部分人中国人意识到自己的阅读量明显不足。 而这一年,成年国民纸质与电子图书综合阅读量达到7.78本,比2014年同比增长0.06本,比2011年增长4.48本。虽然仍旧远低于发达国家,但这些年公民的个人阅读需求已经开始上升,对阅读的要求也显著提高,未成年人阅读、亲子阅读尤其受到重视。 因此,国民对于“阅读”的推崇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是,每年都有各类书单流传,其价值却参差不齐。 李靖反思“书单流行”的目的,实际是希望提倡一种有选择性的阅读法。说到底,不是书单不好,而是疯狂、盲目地“追捧”书单不是一个好现象。在这个世上,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书、新电影、新音乐向我们不断涌来。我们了解世界的路永远走不完。 那如何选择? 在这个问题上,李靖给出了她的解答: 只有一种节制的方法:读经典、看经典、听经典。正如成年人知道自己的胃就那么大,再丰盛的自助餐,也不可能一次饕餮。聪明的人,就会先选最好的、最贵的,再间歇挑选一些精致的小蛋糕作为调剂;但基本上,都优先选择蟹脚、牛肉、刺身。 阅读也是如此。 中国是如此,美国也是如此。对阅读的捍卫似乎从来都会回归到同一个主题:对经典的捍卫。 在中国,人们对于社会盛行的“浅阅读”之风入侵高校早有忧虑。2012年,新华日报曾评论“一些高校图书馆公布的借阅排行让人大跌眼镜。”那些榜单里,无一例外地没有经典作品的影子。当经典书被束之高阁落满灰尘的时候,图书馆里的流行小说短短几个月就会被翻烂。 而在美国,美国国家学者联合会(NAS,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lars)亦对高校阅读书目充满担忧。连续六年来,NAS每一年都会发布关于美国大学课外阅读书目的研究报告。2016学年,在研究了全美361所大学的推荐书目后,NAS直指高校为学生布置的新生和课外阅读“缺乏经典,充斥着没有学术挑战的流行书籍”(dominated by recent, trendy, and intellectually unchallenging books):超过半数推荐的书目出版于2010年之后,94%推荐的书目出版于1990年后,即这一届新生出生以后。 这些推荐书目大多为流行畅销书籍,语言上缺乏足够的学术挑战,主题偏向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常常集中于“种族压迫、环境灾变和社会运动”等本土议题,而忽略了古代经典小说和非小说类作品,现代经典文学和历史作品,以及外国的优秀作品。在这些书目中,既找不到简·奥斯汀、菲茨杰拉德、T.S.艾略特等人的踪迹,也看不到霍桑、亨利·詹姆斯、吉卜林这些大文豪的身影。即便是出自当代仍在世作家的经典作品也极少被收录。 美国国家学者联合会认为,对于大学生而言,阅读“比他们还要年轻的流行畅销书”难以在思想和观点上给他们强烈的冲击和启发。 阅读,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鼓励大家阅读经典,是因为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是人类思想的巅峰,是经历和经验的的浓缩,输出的绝对价值更高。 因此,大学生想在泛滥的书单中寻找真正有价值的课外阅读书籍,参考最权威机构发布的榜单不失为一个办法。例如美国现代图书馆发布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和100部最佳非小说类图书,或者美国国家学者联合会研究发布的60本最适合美国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经典书目。这些权威榜单的价值在于,其中的书籍无论从地域、语言、时期和题材上都更具多样性,同时能给大学学生带来一定的学术挑战。 大学时光有限,你愿意把宝贵的时间投入在什么样的书籍上呢? || 附录:(供参考) 美国国家学者联合会:60本最适合美国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经典书目 1、Flatland 1884年,艾勃特以科幻小说的形式提出不同维度世界的存在及各维世界之间的关系,被誉为“多维空间科幻小说的巅峰之作” 。《平面国》 Edwin Abbott Abbott (1884) 2、Things Fall Apart 小说讲述了一名非洲部落英雄的故事以及英国殖民者入侵博族人的生活实况,被称为非洲英语小说中的杰作。《分崩离析》 Chinua Achebe (1958) 3、A Death In The Family 《家中丧事》讲的是,二十世纪初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一位父亲意外死亡,给家庭各个成员造成的悲剧影响。1958年,这部小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家中丧事》 James Agee (1957) 4、Lucky Jim 金斯利・艾米斯是英国五十年代中期“愤怒的青年”作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代表作品《幸运的吉姆》从小地方的小人物入手,讲述了年轻人痛苦的生存状态,通过吉姆表达了愤怒和抗争,尖锐地讽刺了古板的学院生活和充斥着虚情假意的精英文化。这部小说也被评论家称为“完美无瑕的喜剧小说”。《幸运的吉姆》 Kingsley Amis (1954) 5、The Rector Of Justin 路易斯·奥金克洛斯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作家,在《贾斯廷校长》一书中讲述了盎格鲁撒克逊裔美国人为代表的权贵如何最终决定将高等教育开放给美国大众。《贾斯廷校长》 Louis Auchincloss (1964) 6、Confessions 《忏悔录》是奥古斯丁写的一本以祈祷自传手法所写的悔改故事,当中描写早期奥古斯丁归信时的内心挣扎及转变经历。《忏悔录》 Augustine (398 A.D.) 7、Persuasion 《劝导》是作者奥斯汀最后一部小说,塑造了一位其笔下最为高尚的人物。《劝导》 Jane Austen (1817) 故事讲述了韶光正从安妮的身上消逝,风华正茂的时候,因为接受了他人的“劝导”,她终与意中人温特沃斯上校分道扬镳。两人分手八年后再次相遇,上校不能冰释怨恨,违心追求他人;而安妮也险些接受伪君子堂兄的求婚。在因为家族事务而引发的一系列交往中,上校进一步发现安妮的无私与坚贞无人能比,而安妮也在一次次自我劝导中找回了爱的勇气。他们发现,重新团聚比第一次相爱更为幸福,于是,经受了考验的他们不再若即若离,开始尽情地回忆并表白。 8、Character: A Novel Of Father And Son 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天路历程》,是英国17世纪文艺复兴后期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约翰·班扬的作品。它被后人誉为“最有永恒意义的百科全书,”同时它也是阅读人数仅次于《圣经》的基督教著作。F. Bordewijk (1938) 9、The Pilgrim’s Progress 《天路历程》 John Bunyan (1678) 10、Life Is A Dream 《人生如梦》是卡尔德隆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描写了波兰王子塞希斯蒙多的不平凡经历。《人生如梦》 Pedro Calderon De La Barca (1635) 11、The Plague 《鼠疫》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代表作,作品描述了在一个叫奥兰的小城发生的一场持续将近一年的鼠疫之灾。该书在战后的西方社会一经面市就引起巨大轰动,并使作者获得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鼠疫》 Albert Camus (1947) 12、Death Comes For The Archbishop 薇拉·凯瑟的代表作《大主教之死》被视为一部历史题材的传奇小说,讲述了兰塔主教与其助手及友人维勇神父在荒蛮的新墨西哥主教教区传教过程中的传奇经历。两人以真诚的友谊、智力上的伙伴关系以及灵魂中的亲密感,写就了一份毕生的生死盟约。《大主教之死》 Willa Cather (1927) 13、The Decipherment Of Linear B 希腊离岛克里特的刻有符号的泥版在19世纪末引起学者的注意,分为“线性A”和“线性B”两种不同的类型。John Chadwick通过解读这些泥版上的线性B文字,把希腊的历史研究从荷马史诗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破译线性B文字》 John Chadwick (1958) 14、Under Western Eyes 《在西方的注视下》是康拉德唯一一部以沙俄社会为背景的政治小说,表现了作者在空间压抑下的焦虑与打破空间局限的期望,同时也再现了沙俄时期俄国社会的历史痕迹和社会特征。 《在西方的注视下》 Joseph Conrad (1911) 15、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最后的莫西干人》是《皮袜子故事集》中最出色的一部,也是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编写小说中的精品。本小说充分体现了:北美殖民地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这样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最后的莫西干人》 James Fenimore Cooper (1826) 16、The Voyage Of The Beagle 《贝格尔号航行日记》记述了查尔斯· 达尔文于1831年至1836年间经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澳洲重返英格兰的旅程,此次旅行加深了他对生物学的理解,丰富和发展了他的进化论观点。《贝格尔号航行日记》 Charles Darwin (1839) 17、American Notes For General Circulation 《美国纪行》是狄更斯的一部游记随笔集。《美国纪行》 Charles Dickens (1842) 1841年,狄更斯前往他所向往的美国。虽然他在那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狄更斯最终依然对那片新大陆感到失望。 18、Invisible Man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位黑人青年在白人主导的社会里饱受种族歧视,不断寻找民族文化和自我身份的过程。《看不见的人》 Ralph Ellison (1952) 19、Silence 远藤周作(是日本信仰文学的先驱。他的代表作《沉默》深刻探讨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受到读者与媒体的至高评价,诚如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评价:“堪称战后日本文学代表作。”《沉默》 Shusaku Endo (1966) 20、The Praise Of Folly 伊拉斯谟的《愚人颂》主要以“愚人”的口吻评论当时的世态世象,对以罗马教廷为代表的宗教权威和以君主制度为代表的世俗权威极尽讽刺之事,当然也没有忘了为法学家、哲学家之类不讨作者喜欢的人士捎上一笔,他很俏皮地称这些人为“贤人”,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而把普通人称为“愚人”,则满怀同情、大唱赞歌。《愚人颂》 Desiderius Erasmus (1509) 21、Everyman 《世人》Everyman 是欧洲中世纪道德剧经典,探讨了人在世间的生活与对待死亡和死亡后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宗教色彩。《世人》 (C. 1500) 22、Washington’s Crossing 这是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一段军事史,高度写实,并极具可读性着重分析了华盛顿1776年12月横渡德拉瓦尔河及之后的特伦顿战役,指出了越过德拉瓦尔河对于华盛顿和对于整个美国独立战争的战略意义和象征意义。《华盛顿的转择点》 David Hackett Fischer (2004) 23、Autobiography 它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富兰克林自传》 Benjamin Franklin (1791) 24、The Blithedale Romance 《福谷传奇》是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品之一。霍桑创作《福谷传奇》的原型是1841年由乔治·李普雷创建的乌托邦实验基地——布鲁克农庄为背景,讲述了一群知识分子试图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理想社会的故事。《福谷传奇》 Nathaniel Hawthorne (1852) 25、Blue Highways 这是一本由Heat-Moon在1978年写的自传型游记。在他与太太分开并且丢了工作后,他决定绕着美国游一圈。这本书记载了他13000公里的旅程,以及旅途中遇到的人。《蓝色公路:一次美国旅行》 William Least Heat-Moon (1982) 26、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老人与海》 Ernest Hemingway (1952) 27、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凝望上帝》是美国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长篇小说,讲述一名美丽活泼,充满热情而又敢于和种族歧视作斗争的黑人姑娘的故事。《凝望上帝》 Zora Neale Hurston (1937) 28、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自1961年出版以来,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Jane Jacobs (1961) 29、What Maisie Knew 《梅西知道什么》是美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之一,以小女孩梅西的视点展开故事情节,这位小姑娘因为父母的分开而深感苦恼。《梅西知道什么》 Henry James (1897) 30、Kim 《吉姆》是一本在今天受到褒贬不一的小说。故事背景设置在英属印度,吉卜林是大英帝国的坚定支持者。他常常对印度和印度人以恩人自居。然而,这仍旧是一本极好的小说,它向我们展示了大不列颠殖民世界尤其是印度当时的状况。《吉姆》 Rudyard Kipling (1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