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中国》是李零在《我们的经典》之后,又一部研究中国的巨制。李零历经多年遍访中国上古以来重要的城址、战场、祭祀遗迹等,在旅行日记和考察记的基础上写作此书。书中从禹贡九州,讲到周秦的两次大一统;从寻访孔子和秦始皇、汉武帝的足迹,到中国的山水形胜、岳镇海渎;最后还论述了20世纪中国革命的地理问题。经由此书,中国自上古以来的人文和精神世界,有了一个大地上的维度。 文物学家、考古学家孙机叙谈古代文物,唤醒沉睡在博物馆中的千年古物,讲述古代社会生活,把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大众。 作者在文物研究、鉴定方面造诣深湛,擅长运用文物与文献相互契合的方式和晓畅的文笔,一器一物,揭示起源与演变;既有宏观的鸟瞰,更有细节的发明。举凡历史时期的动物、饮食、武备、科技、佛教艺术,乃至杂项等中国古文物,一一复原岁月侵蚀下模糊乃至消逝了的历史场景,帮助读者通晓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常识。本书以饶有兴味的专题立篇,考证得出的结论固然令人信服,剀切从容、剖肌析理的过程,也同样引人入胜。雍容平易之文,而时挟攻坚折锐之风。书中用到的数百幅线图,皆出自作者手绘,严整精细,画面生动,图文相辅,涉笔成趣。 一个一百年前从大陆避祸逃到**定居的农民家族,从晚清到日据时代,再到光复后国民党主政的七十年,五代人一路走来的真实历程;一部**从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到商业社会的演进史;一曲告别“短工业化时代”的哀歌。**作家杨渡,以这部自传体小说,透视“**经济奇迹”背后的困顿与艰辛;讲述**人一百年来,心灵的流浪漂泊。 这是**的故事,也是中国现代化的故事。 本书收入由北京鲁迅博物馆珍藏多年的鲁迅收藏的全部浮世绘作品,其中包括在日本已经绝版的极其珍贵的第一书房版《浮世绘版画名作集(第二期)》的30幅名家名作,每图附有精当的评介。 书中另有专文,对鲁迅与浮世绘的关系以及第一书房版《浮世绘版画名作集》的由来做了详细的分析、考证,可以作为欣赏画作时的背景资料。 木山英雄以传记资料、历史回忆录证诗的方法对荒芜、启功、潘汉年、毛泽东、胡风、聂绀弩等文人、政治家的旧体诗展开论述,体察诗人们的精神苦闷、心理变动,并通过这种体察来理解几十年来革命中国的历史经验教训。该书出版之后,受到日中两国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北京是如何走过百年的?旧时北京为什么分为宛平人和大兴人?旧时的北京如何出行?“四合院”和“四合房”有什么不同?京城人如何看病?孩子们如何上学?王府井为什么被称为北京的香榭丽舍?旧时北京的古玩收藏与买卖如何进行? 在《百年旧痕》中,作者以亲闻、亲历追忆旧时风物,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城市规划到社会交往,从文化娱乐到医疗教育,以日常生活的角度还原微观历史,回溯北京的百年变迁,并观照社会生活变化背后的文化移异。 通过近代以来在华的西方重要摄影家的拍摄足迹,来展示百年中国历史变迁。全书从1844年中国有摄影术讲起,详细地介绍了14位西方重要摄影家在中国所进行的拍摄活动。深入浅出的文字与极其有价值的图片呈现了1844年至1980年代初,他们在中国的影像活动及其历史意义,非常独特地呈现出百年中国大历史下的许多重要细节。 红军长征途中,在北上和南下的战略抉择上,党中央与张国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毛泽东称之为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本书权威、客观地解读了这段隐晦的历史,生动讲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细节。1935年6月懋功会师后,红一、四方面军在荒凉的松潘草地分道扬镳,党中央和红军一部走出草地,开赴抗日前线;张国焘则另立中央,他率领的部队接连遭遇了南下失利、三过草地、西路军失败等重大挫折,党和中国革命的事业也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毛泽东对当年与张国焘的斗争一直念念不忘,当时的冲突主要集中于红军的战略抉择:张国焘下令南下,毛泽东力主“北上”。后来的历史进程雄辩地证明了,只有“北上”才是正确的和富有远见的决断。 这本书,在我的学术著作中,确实占据了相当独特的地位:它既是我的自传、学术自传与精神自传,又是一部学术史、思想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 —— 钱理群 本书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最为重要的作品,也是他最为看重的作品。它既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 有人说,“大都无城”的说法,具有相当的颠覆性。但读了这本小书,读者朋友们就可以知道,这并非标新立异之说,只是对中国古代都邑遗存显现出的某种现象的一个提示,对都邑发展阶段性特质的归纳和提炼而已。—— 许 宏 不惟公众,学术界一般也把“无邑不城”作为中国古代都城的一个显著特色。然而,这一特征并非贯串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始末,而是有鲜明的阶段性。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二里头国家诞生,到汉代的两千余年间,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城是没有大城的,“大都无城”,可以说是对汉代及其以前中国古代都城形态的概括。 中国古代都城的早期阶段有着怎样的发展轨迹?城郭齐备的状态源远流长吗?是单线平缓“进化”,还是有重大“变异”和波动?背后的动因又如何?何为城,何为郭?都城究竟朝哪个方向?如此种种,都是关涉中国古代都城甚至古代社会发展进程的大问题。本书从考古材料出发,宏观两千余年都邑动态大势,分析思考上古历史“大都无城”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