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奇妙的时代,妙在生命的各种可能性似乎都被时代慷慨地包容。精致的功利主义者有之,哀叹美好逝去者亦有之,碌碌奔忙者有之,超然世外者亦有之……我们摆荡在物质匮乏和精神困倦的两端,无法停歇。 然而,有这么一些人,他们的行为不被同代人理解,或是到了生命尽头才得到些许肯定。他们是最傻的傻瓜,为了心中的目标坚持十年、二十年甚或一辈子。虽然其中有些人已如秋叶回归泥土,但这些生命的光彩却穿越历史烟云,激励着后来者。这份生命的热度历经岁月磨砺,反而愈加熠熠生辉。 1896年深秋,《牛津英语词典》的主编默里博士从牛津动身,去见一位叫迈纳的神秘人物。二十年来,此人工整而有条理的词条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勇气和希望,将他从纸与墨的暴风雨中拯救出来。他们书信不断,却始终无缘一见。当默里博士满怀恭敬地到达目的地后,却大吃一惊:对词典贡献最大的志愿者,竟是个被关在疯人院里的杀人犯。 《牛津英语词典》成了英语语言界的金科玉律,迈纳和默里的故事却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在历史的尘埃中,他们真实而隐形地活着。 两个永不言弃的Loser,为世界确立了一种新秩序。我们的命运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结局。不管被安排了怎样的遭遇,你总还能做点什么。 三十年、三万三千节课、公立高中、职业高中、常青藤预备学校,教书的日日夜夜,饱含着不为人知的甘苦——普利策奖得主、全美最佳教师弗兰克·迈考特在这本书里回忆了自己的教师生涯。 在每星期五天、每天五课时的工作中,迈考特老师努力赢得那些充满个性、难以驾驭的青少年的尊重。他在高中教师这个并不光鲜的岗位上,用独有的方式与青春叛逆期的少男少女“周旋”,不仅引导他们寻找学习的乐趣,更鼓励他们活出自己的人生。这本书成了每位教师都想要找来一读的佳作。 讲故事本身就是一种拯救,在《教书匠》中,迈考特为读者展开了一次通向救赎和文学魅力的冒险之旅。 一位叫木村秋则的日本普通果农,用了一生来圆梦。 木村大爷立志要栽培无农药、无化肥的苹果,他用八年等待七朵苹果花的绽放,用十年换得苹果园的丰收,用三十年坚持种植改变大家人生观的奇迹苹果。 每一枚奇迹的苹果,都凝聚着木村秋则绝不轻言放弃的傻瓜精神。他的故事感动了千万读者,甚至让想要轻生的人重拾自信。大家都说,木村很努力,木村却说,其实不是我努力,是苹果树很努力。没有比当傻瓜更简单的事了,这是聪明人永远不懂的成功秘密。 18世纪末,两位年轻的德国人开始测量世界。一位是博物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他同原始森林和草原搏斗。乘船考察奥里诺科河,亲口尝箭毒,数土著人的头虱,钻洞窟,登火山,邂逅海怪和食人族。另一位是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约翰·费里德利希·高斯,他没有女人就无法生活,却在新婚之夜跳下床记录公式。 这两位同处一个时代的德国科学家,以截然相反的方式进行各自的研究,最后却走向奇迹般一致的远大目标:丈量世界! 我们毕生追求的事业到最后都会衰退、会消亡。只有一样是真的,那就是追求知识的乐趣,它值得我们为它献身。像《丈量世界》里的洪堡和高斯。 玄武书房拟定出版一部面向当代人的辞典《大渡海》,这项工作由阅历颇丰、一丝不苟的学者松本主持,谁知他最器重的编辑荒木却到了退休年龄。他们多方物色,终于相中了不善于和人交往,却对词语有敏锐认知,并且做事极为认真的年轻编辑马缔光也。 玄武书房编辑部的“编舟计划”正式启航!在浩瀚的词语海洋中,马缔与同事们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编织一艘驶向彼岸的小船。他们甘于寂寞,却也收获着弥足珍贵的幸福。 世界上处处是怀才不遇的人、不得人缘的人、想换工作的人,我们究竟要燃烧什么,才能激发真正的热情?这本书或许会告诉你答案。 雕完《大卫》后,雕刻家米开朗基罗名满意大利。但他再也不能专心雕刻了:先是被教皇召去铸铜像,之后又为西斯廷教堂画圆顶。 他不喜欢做铜像,但为了做出最好的效果,一锤一锉地打磨了半年。他也不喜欢画圆顶,但他遣散助手,一个人仰着脑袋在脚手架上孤独地画了四年。为了给美第奇家族教堂雕刻门面,他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开山铺路,从高山顶上采出质地最纯的大理石。他竭尽心力设计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工作。 在他的字典里,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一旦开始,最后的结果总是奇迹。他说:“我的自尊不允许一丁点儿的瑕疵。”那些美术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就这样产生于挚爱、忍耐和一颗诚挚的工匠之心。 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写下他的人生、他的电影,脚踏实地只开独此一家的“豆腐店”:“有人跟我说,偶尔也拍些不同的东西吧。我说,我是“开豆腐店的”。做豆腐的人去做咖喱饭或炸猪排,不可能好吃。我念兹在兹的,就是如何将人的温暖完美地表现在画面上。” 拍电影四十年,小津只走自己的路。人生中的执著,天性中的悲悯,都在这数十年间煮成一锅好豆腐。 看起来是做一件事,其实需要做许多事,才能将这一件事做好。这是纷扰尘世里最纯粹的坚持,最温暖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