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为攀作品《追随他的记忆》出版上市,《文艺风赏》常驻人气作者、获得国内多个重量级奖项、被媒体评为新浪潮文学代表人物之一,这是他的首部长篇小说。 好书推荐网书讯:近日,林为攀作品《追随他的记忆》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据图书试用网编辑部得到的相关资料显示,林为攀,90后青年作家。**联合文学奖、新概念作文大赛、TN文学之新获奖者其作品散见《文艺风赏》《大家》《青春》《萌芽》《作品》《山东文学》《福建文学》《青年文学》**《时报》等刊物。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这是一本关于谋杀以及逃亡的故事,总有一个人,会让记忆成为永恒;总有一座城,使漂泊成为宿命。在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包括他自己,均是想重掷命运的骰子的失败者。在充满遗憾的世界,唯有遗憾本身没有遗憾。小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他高考过后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开始讲起;另一部分从他收到讣告去参加葬礼那天开始讲起。回忆与当下皆 在一天之内发生。一个大学生阴差阳错杀害老师、逃亡九年、最后主动自首的故事。在逃亡的最后一年,他在一座城市的无名街上定居下来,继续隐姓埋名。有一天,他收到一个陌生人的讣告,在前去参加葬礼的路上,他开始回忆往事。 章节试读无名街在他看来就是一条鱼,这些人都是点缀其上的鱼鳞。如果有一天,这些鱼鳞不再吸附鱼上,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会彻底被风沙掩埋,死无葬身之地。夜晚的华灯,点亮了每一扇窗,提供着每个人活下去的动力。站在天桥上,眺望路面,那些眨着或明或暗眼睛的车辆,反应着每个人的内心,正向行驶的车辆满怀希望,逆向行驶的则万念俱灰。天桥像一座教堂,有人在里面重燃希望,有人在里面疗伤,而那些红绿灯就是教堂里点燃的蜡烛,永远在希望的红灯和绝望的绿灯之间转换,他无数次站在上面俨然像一个牧师,告知着他们前方堵车,或前方畅通无阻。不同的是,没有人为这个牧师指引方向。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而永夜却还未消逝。漫长的黑夜,让他经常陷入深层的梦境之中,他认为只有睡眠,才能抵消对黑夜的恐惧。但最近一段时间,令他引以为豪的睡眠质量也出现了问题,他经常会在半夜惊醒,看着黑暗里浓稠的黑暗,像被胶水胶粘住了身子,无法动弹。每一个失眠的夜晚都是一锅浆糊,都让他像对联一样牢牢贴在墙上。每当此时,他就会想起这些年过的每一个未曾感受过暖意的春节。这些无人恭贺的新年,他在租住的房子门外都未张贴对联,只有一个陈旧的倒福字挂在门上,还是上一个住户留下来的。很多时候,他都想揭下它,丢进垃圾桶,但每次都会忘记,久而久之,也就作罢了。在失眠的夜晚,他总会想起故乡的新年。家家户户都会提前买好春联,办好年货。父亲却对这些毫无特点的春联不感兴趣,在人们买春联的时候他却去买红纸,毛笔。浆糊不需要购买,用点稀粥熬制即可。父亲会在那段时间闭门谢客,专心在家书写对联。他先把红纸裁好,然后蘸好墨,对着那本翻破了的《春联大全》埋首书写。在他小时候,父亲的书法和他识字之初写的一样春蚓秋蛇,不能看,经过多年刻苦练习,最后虽没成方家,倒也看得过去了。他一直不承认自己写字差,状态和所持之笔对书法的好坏格外重要,要是状态佳,笔也好,那他的书法就不会差,要是状态不好,笔还差,就算书圣都会挠头。尤记得,他小时候经常写不好自己的名字,问题可不出在状态和笔上,而是自己的名字笔画太多,名字最后一个字的笔画比大都数人的全名笔画还多,为此,他数次让父亲帮他改名。这个预示着他以后将登千重山,行万里路的名字他无数次想换掉,父亲却一直没有同意。这个严格按照族谱命名的名字是曾祖父的得意之作,即使父亲同意更换,曾祖父也不会允许。小时候讨厌的名字没想到在他长大后却成了他身上唯一可称道的优点,每次想到这,他都有点哭笑不得,不过也为此让他庆幸当初好在没有改名。然而现在他早已换了名,这个承载着祖上无限期许的名字早已作废。现在只不过把小时候应该做的事延宕了十几年而已。改名的时候,他已经能把名字写得很好看了,甚至最后一个字的最后一笔经常会飘起来,就像蝌蚪尾巴,又像孔雀羽毛。父亲还在每年的春节亲自书写对联,他生来就有种特质,这种特质让他与最终的庄稼汉身份格格不入,也让他和其他从事相同工作的人有所区别,他的名字也是按照族谱命名的,同样承载着祖上的期许,但最后的结果却刚好相反,他是一个有着学问名字本身却毫无学问的人,世上再没有比这事还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专业点评林为攀的小说呈现着一种特别的瑰丽,有种夸张的鲜艳和毫无预兆的清冷。这种特质是他区别于他人的辨识度。他用散发着曼妙清香的藤蔓做成火把,在人性的幽暗处执着前进。火光照不亮前路,手中植物却化为洁净的灰烬,他的叙述就是存在着这样纤细的悲剧感。——笛安 |